分享

名医治胃痞经验揭秘

 书香人生zbs 2025-05-13

胃痞,又称“心下痞”,是中医临床常见病证,以胃脘部痞塞满闷、按之柔软不痛为主症。其病因多与中焦气机升降失常相关,历代医家对此有丰富的治疗经验。

名医治胃痞经验揭秘

三、辨证分型与治则

1. 寒热错杂痞(《伤寒论》)

- 症状:心下痞满,呕恶肠鸣,舌苔黄白相间。

- 治法:寒热平调,辛开苦降。

- 方药:半夏泻心汤(寒热并用,补泻兼施)。

2. 痰湿中阻痞(《丹溪心法》)

- 症状:痞满呕恶,头身困重,苔白厚腻。

-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宽中。

- 方药:二陈汤合平胃散(朱丹溪“治痰为先”)。

3. 肝胃不和痞(《叶天士医案》)

- 症状:痞满随情绪波动,胁胀嗳气,脉弦。

- 治法:疏肝和胃,理气消痞。

- 方药:柴胡疏肝散(叶天士“治胃必调肝”)。

4. 脾胃虚寒痞(《脾胃论》)

- 症状:痞满喜温,食后加重,便溏乏力。

- 治法:健脾温中,益气消痞。

-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李东垣甘温补中法)。

附医案一则:肝胃不和型胃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