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建军认识新朋友,中国车企涌向巴西

 新用户5657qPkI 2025-05-13 发布于北京

“今天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巴西总统卢拉。”

5月12日晚,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与卢拉总统见面后,在社交平台发文称。他还表示,长城将“巴西作为在拉美地区的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会持续加大投资发展”。“我邀请总统参加长城汽车巴西工厂的开业仪式,卢拉愉快地接受了邀请,并高度评价了长城汽车在巴西的发展。”

卢拉于5月10日抵达北京,12日出席中巴企业家研讨会,探讨双边经贸合作机会。卢拉表示,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经济体,与中国贸易往来体量巨大,尽管双边贸易额飞速增长,“但相对于我们两国之间的交流、相互需要的投资来说,这个数额还是很小的”。


5月13日,卢拉与来华的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智利总统博里奇等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以及地区组织代表团,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

此次访华,卢拉带领庞大的企业家代表团,与中方企业交流,包括长城汽车、广汽集团等。长城汽车与巴西政府一直保持着密切交流,去年11月,卢拉会见了长城汽车国际总裁史青科,表示对长城在巴西的发展给与支持。

早在2021年,长城汽车就看到巴西市场的潜力,当时收下了原奔驰在巴西圣保罗州的伊拉塞马波利斯工厂,该厂预计今年年中投入运营,初期将投产3款车型,产能5万辆,2025年可带动至少800人直接就业,后续产能将逐步提高至10万,辐射拉美,带动超过2000人直接就业。同时,长城汽车还将在巴西打造研发中心、制造基地,辐射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2022年,长城发布巴西市场战略:未来10年将投资超100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115亿元),用于深化本地产业链布局。

不到两年时间,长城汽车经销商网络覆盖了巴西主要城市和核心区域。


此次,卢拉还与广汽国际总经理卫海岗进行了会面广汽集团明确表示,要在巴西投资13亿美元,计划进行本地化生产。此外,还将在巴西设立研发中心,将广汽研发体系全面导入巴西。

不止长城、广汽,在巴西落子的中国汽车企业还有比亚迪、奇瑞等,它们皆早已视巴西为出海“黄金地”。

巴西汽车制造商协会(Anfavea)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巴西新车累计上牌量为55.2万辆,同比增长7.2%。“良好的表现表明需求仍然旺盛。尽管面临信贷方面的挑战,但增长势头持续。”巴西汽车经销商协会(Fenabrave)主席阿尔塞利奥·朱尼奥尔表示。

现在,中国品牌车企几乎都把出海作为发展路径之一,纷纷以巴西为跳板,进军拉美市场。

到巴西去

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化外溢,大致经历4个阶段。

从1990年代起,约每10年一个周期,到2020年代初期,企业出海办厂渐成风气,长城、比亚迪等开始在巴西建造新能源汽车工厂。

2025上海车展期间,长城汽车发布ONE GWM战略。其实,“ONE GWM”全球行动纲领在2022年就已发布,长城以期各品牌合力实现出海及品牌向上。在去年北京车展上,还强调坚持“生态出海”的国际化战略,即产能在地化、经营本土化、品牌跨文化、供应链安全化。

回看2024年财报数据,长城汽车在海外市场营收802.59亿元,占总营收近四成,同比增长51.11%;海外销售45.41万辆,同比增长44.61%;同期国内市场销量为78万辆,同比减少14.80%。也就是说,海外市场已成为其营收和销量增长的主要来源。

魏建军曾表示:“国内市场是存量竞争的市场,中国品牌只有走出去,才有望继续提升销量规模。”


“海外市场是长城发力拓展的领域。”长城汽车首席增长官(CGO)李瑞峰在2025上海车展期间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将根据市场需求,快速把国内新上市的车型推向海外,以代际差的优势来推向全球市场,提升销量规模。我们每年都制定目标,但销量目标只是内部设定的阶段性指标,用来激发同事。”

目前,长城汽车已出口至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只在3个地区建了整车厂,巴西就为之一。

目前,巴西是中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出口市场。

为何该国能成为长城乃至其它中国车企的重要战略市场?这要从巴西本地的需求与特性说起。

首先,巴西人口众多,中产阶级消费欲望强烈。那里有2.03亿人,是世界第七大人口大国,在美洲仅次于美国。目前,巴西人口仍然比较年轻,人口年龄中位数为33.6岁。

其次,巴西政府出台支持政策。2023年,卢拉再次当选总统后,推出“人民汽车(Carro Pupular)”计划,通过给制造商提供高额补贴,以降低汽车的售价。同时,还提供便利贷款,加快消费类贷款的审批。

2018年,巴西政府就开始实行“Rota 2030”规划,提出“2030年电动汽车销量要占巴西汽车总销量30%”的目标。2024年,该计划更新目标,预计在2028年前提供190亿雷亚尔(约合240.8亿元人民币)的税收激励,促进汽车产业可持续性发展。

卢拉在2024年10月签署了《未来燃料法》,进一步鼓励乙醇、生物柴油和可持续航空燃料的生产和使用,推动巴西能源转型。同时,有相关部门向巴西国家能源政策委员会(CNPE)递交提案,计划在2025年将汽油中的乙醇掺混比例从目前的27%提高至30%,以降低燃油成本,促进生物燃料产业发展。


中国电动汽车蓬勃发展,与巴西的战略规划不谋而合。

国内新能源汽车需求量饱和,车企间竞争白热化,出海成为核心业务。纵观全球,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地的新能源汽车尚处于蓝海,而且依照能源转型目标,巴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具备巨大的增长空间。

巴西是全球第六大汽车市场,排在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和德国之后。然而,在新能源领域,巴西市场目前尚处于待开发状态,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巨大机会。

巴西难闯

“中国企业出海既是百年机遇,也是二次创业的生死局。”财经作家吴晓波在一篇文章中表示。

面对“创业”机会,把巴西作为进入拉美市场的通道,是近年来一些中国车企的常规操作。

今年4月底,7000多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港口“乘坐”比亚迪“深圳号”,驶往巴西伊塔雅伊港。据巴西电动汽车协会(ABVE)统计,2024年巴西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约12.5万辆,其中,比亚迪占据61.2%的市场份额,其次是长城汽车和沃尔沃。


2月18日,吉利控股与雷诺集团宣布,将通过雷诺巴西公司,扩大在零排放和低排放汽车领域的合作。由此,雷诺集团位于巴拉那州的Ayrton Senna综合工厂,除了现有的雷诺车型生产线外,还将用于生产吉利控股和雷诺的全新车型。

今年,长安汽车在巴西完成子公司的设立,是长安海外战略的五件大事之一。

奇瑞汽车的出海布局更早,2014年奇瑞便已在巴西建厂,如今是本地中高端车型的代表,奇瑞瑞虎8成为巴西警车专用。

“品牌出海是一个热门话题,我们去年接触的中国企业家大概70%都在讨论出海问题。”里斯战略定位咨询全球CEO张云表示,国内市场的“卷”逼迫中国企业出海,而在这轮出海潮中,明确自身定位的企业将获得先发优势。

不过,出海这条路并不如想象中的美好。

如今,企业出海已经从出口产品向本土生产转移,但在本地化建设过程中,中国车企或将遇到不少麻烦,包括关税制度、劳工权益、本地企业保护等。

去年7月起,巴西对新能源汽车的进口关税上涨至18%,此后将持续实施阶梯制关税,预计到2026年7月,相关税率将升至35%。2024年前4个月,中国对巴西乘用车出口增长372.4%,总额达7.62亿美元,这是关税调整前的最后一波突击。自去年6月开始,出口量已有收缩。

在劳动法规方面,巴西劳动法典规定了严格的劳动保护措施,包括每周工作不超过44小时、加班费制度等,在巴西的外国公司必须遵守,以保证劳动者的公平利益。去年,就出现巴西公共劳工部状告某中国车企巴西工厂工作环境恶劣,导致工厂停工。

然而,巴西本地企业雇佣工人却是另一种景象,它们更多采取非正式合同的方式雇佣劳工,导致巴西正式合同员工数量持续下降,而灰色经济地带的零工人数直线上升。但对包括中国车企在内的外国公司来说,这是不被允许的。


此外,巴西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系列支持举措,最根本的原因是扶植本土企业,而中国车企涌入将对其造成影响。

近期,巴西全国机动车制造商协会,敦促巴西总统卢拉对中国新能源车企展开反倾销调查。一旦查实,后者将面临高额惩罚性关税。目前卢拉政府暂未回应,但协会已宣称开始着手调查。

梅赛德斯-奔驰原巴西和拉丁美洲区域负责人菲利普·席默表示,保护主义政策会造成不良影响,他对此深有体会,美国当前的保护主义趋势让他感到担忧。奔驰在巴西圣保罗市设立的汽车工厂,已于2020年关闭。

挑战面前,中国车企仍心怀野望。

长城汽车表示,至2026年底,致力于在巴西生产的汽车所使用的零部件中,实现60%的巴西本土化生产。不过,要达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未来还有可能把负责专门生产汽车零部件的子公司,带到巴西进行本土化生产经营。

现在,巴西已成为比亚迪的第一大海外市场、长城的第三大海外市场,仅次于俄罗斯和澳大利亚。

从巴西角度来看,作为拉美最大的汽车市场,这里不仅是外国公司的出海目的地,该国也需要引进和共创全球技术。正如卢拉在今年中国-巴西商业研讨会上所言:“我们的关系将坚不可摧,因为中国需要巴西,巴西也需要中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