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送别诗的10首巅峰之作:落笔封神,广为流传,首首有名句,不愧为“诗仙”!

 一卷诗书慰风尘 2025-05-13 发布于山东

李白以其豪放飘逸的诗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成为无数人心中的“诗仙”。他的送别诗,更是情感与才华的完美交融。这些诗作,既有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又有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深沉感慨;既有壮志未酬的悲愤,又有豁达超脱的洒脱。落笔之间,神韵天成,佳句频出,流传千古。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李白这 10 首送别诗的巅峰之作,领略“诗仙”笔下的离情别绪与无尽诗意。

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唐代〕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名句译文: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的长江水向天际奔流而去。

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开元十八年(730)三月,李白与孟浩然在江夏相会又别,送别时李白写下了这首诗,另一说此诗约作于开元十六年(728)。彼时李白刚出蜀地,胸怀壮志,对世界满怀憧憬。孟浩然诗名满天下,此番东游扬州,李白既惜别又心生向往。“烟花三月”点明送别时节,柳絮如烟、繁花似锦,为离别添了几分诗意。“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伫立江岸,目送友人远去,直至帆影消失。“唯见长江天际流”,滚滚江水,恰似诗人绵延不绝的牵挂与怅惘,将离情别绪融入浩渺江景,情深意远,韵味悠长。

2

赠汪伦

李白〔唐代〕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名句译文:即使桃花潭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意。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徽泾县有个隐士汪伦,他十分仰慕李白的诗才,一直渴望能有机会结识这位诗仙。

当时李白好饮酒、喜游历,汪伦得知这一喜好后,便心生一计。他给李白写了一封信,信中言道:“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李白看到信后,被信中所描绘的美景与美酒深深吸引,欣然前往。

然而,当李白到达后,才发现实际情况与信中所述大相径庭。原来,“十里桃花”并非真的有十里桃花盛开的美景,而是当地有个叫桃花潭的地方,潭水方圆十里;“万家酒店”也不是有一万家酒店,而是酒店店主姓万。面对这“骗局”,李白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用心所打动。

汪伦以丰盛的宴饮款待李白,两人边喝边谈,越谈越投机。李白在汪伦家一连住了数日,十分愉快。临别之时,汪伦又带着村民踏歌为李白送行,这种质朴热烈的送别方式,让李白深受感动,于是他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赠汪伦》。

3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唐代〕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名句译文:请你问问东流的江水,离情别意与它比谁短谁长?

这首诗是作者即将离开金陵东游扬州时留赠友人的一首话别诗,创作于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

李白一生洒脱不羁,广交天下好友,这首诗便记录了他与金陵友人的深情厚谊。李白即将离开金陵,友人们前来酒肆为他践行。春风吹拂,柳花纷飞,满店飘香,吴姬捧出新酿美酒劝客品尝,气氛温馨又热烈。友人们举杯畅饮,难舍难分。末句诗人以东流水为喻,将抽象的离情别意具象化,问流水与别意谁更长,含蓄深沉地表达出对友人的不舍,情韵悠长。

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唐代〕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名句译文:我把我的忧愁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你一直到夜郎以西。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目前有两种说法,一说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八载(公元749年),一说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的职位上被贬为龙标县(也就是如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李白当时身在扬州,听闻王昌龄被贬这一不幸消息后,满含同情与关切,提笔写下了这首饱含深情的诗篇,从远方寄给了王昌龄。

开篇“杨花落尽子规啼”,点明时令,杨花飘零、子规哀啼,渲染出凄凉哀伤的氛围,也暗示友人被贬的苦楚。“闻道龙标过五溪”,直述友人被贬之地偏远,更添担忧。“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将愁心托付明月,让明月陪伴友人至夜郎以西。这奇思妙想,饱含着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不舍,真挚动人。

5

送贺宾客归越

李白〔唐代〕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名句译文:古代曾有王羲之写黄庭经向山阴道士换鹅的韵事,您到那里一定也有这样的逸兴。

贺宾客即贺知章,他与李白是忘年之交。贺知章晚年告老还乡,李白写下此诗相送。首句“镜湖流水漾清波”,描绘出镜湖波光粼粼的秀丽景色,为友人归乡营造出清新美好的氛围。“狂客归舟逸兴多”,“狂客”是贺知章自称,此句想象友人乘舟归乡,意气风发、兴致勃勃的模样。后两句借用王羲之写《黄庭经》换白鹅的典故,既赞贺知章有王羲之般的才情,又想象友人归乡后与道士相见的逸事,含蓄表达出对友人的祝福,在轻松诙谐中尽显送别深情。

6

送友人

李白〔唐代〕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名句译文:游子心思恰似天上的浮云,夕阳余晖可比难舍友情。

李白一生漂泊,广结好友,这首《送友人》便是他送别友人时的深情之作,为李白的名篇之一。开篇“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以工整的对仗勾勒出送别之地的山水画卷,清幽宁静中透着淡淡离愁。“孤蓬万里征”将友人比作飘蓬,写出其漂泊无依的命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以浮云、落日自比,道尽游子漂泊的怅惘与对友人的不舍。末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友人挥手作别,离群之马嘶鸣,更添几分悲凉,将离情别绪推向高潮,情真意切,令人动容。

7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唐代〕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名句译文:我们就如同飞蓬般一样各自飘远,且来个淋漓痛快饮尽手中杯吧!

此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四载(745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在洛阳相遇后同游梁宋,又到鲁郡,情谊日笃。这首诗便是李白在鲁郡东石门送别杜甫时所作。开篇“醉别复几日”,点明二人相聚已久,醉饮度日,离别在即。“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直抒对重逢的期盼。中间“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以景衬情,秋波、海色勾勒出送别时的开阔之景,却难掩离愁。“飞蓬各自远”将二人比作飞蓬,写出漂泊命运。最后“且尽手中杯”,以酒消愁,尽显豁达又饱含不舍,真挚情谊令人动容。

8

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代〕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名句译文:我依然喜爱这来自故乡的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李白年少时便渴望仗剑远游、建功立业,这首诗正是他初出蜀地、辞亲远游,途经荆门山时所作。诗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尽行舟江上,山峦渐隐、原野开阔、江水奔腾的壮阔之景,尽显豪情。“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又以奇幻笔触,描绘月映江水、云霞似楼的瑰丽画面。然而,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笔锋一转,将故乡水拟人化,言其万里相送,实则是诗人借水抒怀,饱含对故乡的眷恋不舍,在壮阔豪情中添了一抹温柔缱绻的离情。

9

江夏别宋之悌

李白〔唐代〕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名句译文:我的一生从未流过泪,现在却在这里泣涕不止。

宋之悌是宋之问的弟弟,与李白交好。彼时宋之悌被贬往交趾,李白在江夏为其送行。开篇“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描绘楚水澄澈与碧海相连,以宏大开阔之景起笔。然而“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笔锋陡转,千里之别令人惆怅,只能借酒消愁。颈联以乐景衬哀情,谷鸟欢唱、江猿悲啸,更添离别愁绪。尾联“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直抒胸臆,李白一生豪放洒脱,此刻却泪流不止,足见其与友人情谊深厚,送别之悲痛溢于言表。

10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唐代〕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名句译文:拔刀断水水却更加汹涌奔流,举杯消愁愁情上却更加浓烈。

这首诗是李白在宣州饯别族叔李云时所作。彼时他仕途不顺,内心烦闷。开篇便直抒胸臆,感慨昨日已去不可留,今日烦忧乱心,尽显愤懑。接着写登楼远眺,见长风秋雁,欲借酒消愁。而后盛赞李云文章有建安风骨,又以小谢自比,道出二人都怀逸兴壮思,欲揽明月。然而“抽刀断水”“举杯消愁”句,又道出愁绪难消。末句“明朝散发弄扁舟”,是他在现实困苦下的无奈选择,虽有豁达之态,却难掩壮志未酬的悲愤,送别中更添人生感慨。

备注:文章/资料皆为个人整理学习用,如有错误,欢迎指正,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