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不是打骂,也不是吹捧,而是这2句话

 平淡是真收藏中心 2025-05-14

在我们的文化中,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观念,那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

这种错误观念,催生出许多“打压式父母”和“贬低式父母”。

如果孩子犯错了,那就是一顿“竹笋炒肉”。

如果孩子进步了,也不会夸奖孩子,而是通过否定和打压来让孩子不要骄傲自满。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不是打骂,也不是吹捧,而是这2句话

近几年,随着90后、00后长大成人,他们开始意识到“贬低”和“打压”是非常不对的

于是,便产生了一种矫枉过正的情况,那就是父母应该不断地夸孩子。

其实,无论是不停地骂孩子,还是不停地夸孩子,都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方式。

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L·德西理查德·M·瑞安曾提出“自我决定论”;

他们指出每个人都会有三种最基本的心理需要,那就是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

当这种基本的心理需要被满足时,个体对于某件事的内在动机就会大大增强。

所以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其实不是打骂,也不是吹捧,而是这2句话。

“我尊重你的决定,但你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去年回家时,我的小表妹找我聊天,她问我,

姐,为什么明明我本来是打算周末早上先好好学习,然后下午打扫一会卫生,但我妈一催我,我反而就不想学了呢”。

其实,很多孩子都会有这样的心理,这是因为他们有自主感的需求,想要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不是打骂,也不是吹捧,而是这2句话

曾经看到一个词叫做“被动废”,指的是家长越催,孩子越废

当个体主动去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感受到的是自主感。

当完成这件事情之后,则会感受到一种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

然而,一旦他人通过命令的方式来要求个体完成某项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就会失去自主感的快乐,而感受到被命令、被要求的压力,从而产生抗拒心理

因此,孩子最希望听到的,莫过于家长说“我尊重你的决定”。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不是打骂,也不是吹捧,而是这2句话

但是,家长也必须给孩子树立起来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当孩子做出决定时,家长可以充当一个决策者和监督者的角色。

举个例子,周末孩子自己计划了学习任务。这时候,家长可以设定一个时间,比如周日下午。

如果孩子在这个时间内没有完成,那么,就算晚上熬夜也要把学习任务完成。

并且告诉孩子,熬夜是因为他在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这样一来,就把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变成了孩子因为没有完成自己的任务而所要承担的后果。

这种办法,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拥有自主感,还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我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依然爱你”

不知道有多少家长,现在还在对孩子进行“打压式教育”?

孩子得了一个奖状,家长在一旁说“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孩子学习取得进步,家长泼了一盆冷水“又不是全班第一”。

家长的初心可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戒骄戒躁继续努力,但如果孩子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就会产生不自信的心理。

这种不自信,最终会发展为不配得感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不是打骂,也不是吹捧,而是这2句话

也就是说,在父母长期的贬低和打压之下,孩子开始觉得我做不好任何事情,任何美好事物都与我无关

这样一个低配得感的孩子,是很难获得成功的。

如果想要让孩子在学习上取得进步,让孩子能够获得一番成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孩子的“胜任感”。

在心理学中,胜任感指的是个体坚信自己能够完成某一个任务

就算遇到了暂时的挑战和困难,也最终一定能获得成功

胜任感基于个体的自信、技能和经验,以及对自己完全的认可与肯定。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不是打骂,也不是吹捧,而是这2句话

那么,父母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拥有胜任感呢?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认可和肯定

尤其当孩子确实取得了进步的时候,父母应当充分的给予孩子应有的肯定和鼓励,而不是打压。

当孩子拥有胜任感的时候,他才会提升个人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

总而言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最渴望听到的无非是父母的尊重和支持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The End -

作者-猫头鹰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