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馆寻珍(115)

 美食美景皆不负 2025-05-14 发布于北京

江苏省徐州市并不是非常著名的城市,但徐州博物馆却闻名遐迩,特别是节假日,要提前七天在公众号预约到才有机会参观,稍晚很有可能就满员了。来此参观最重要的是来看那个有名儿的金缕玉衣,其实这里还有银缕玉衣和铜缕玉衣。

徐州博物馆坐落在云龙山北麓,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乾隆皇帝南巡时的行宫旧址上建立起来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现在博物馆旁边还有“乾隆行宫”,地方不大,来“徐博”参观的人也都会去那里看看。


徐州博物馆建于1959年,次年正式开馆,是以“汉文化”为鲜明特色的地方博物馆,前两期分享的“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也归属徐州博物馆。

徐州博物馆馆藏文物自新石器时代至明清,内蕴丰赡,其中以新石器时代、汉代和明代文物最为丰富,又尤以汉代文物最具特色,形成完整陈列体系。馆藏文物近三万件/套,珍贵文物一千余件/套。博物馆主楼为主展区,常年陈列有“古彭千秋”、“大汉气象”、“天工汉玉”、“汉家烟火”、“俑秀凝华”、“金戈铁马”、“邓永清收藏书画展”等七大部分展览,展出各类文物珍品五千余件,全面展示了徐州丰富璀璨的历史文化和厚重的地域文明。这里分享前五部分中我喜欢的展品。



古彭千秋



徐州古称彭城,是汉王朝的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是先民理想的生息之地。禹分天下,徐州为九州之一。夏商时期为大彭国。两周时期,先属徐、宋,后归齐、楚。秦汉之际,西楚霸王项羽号令天下,都彭城。两汉时期,中央政权先后封楚国、彭城国、下邳国于此。汉代以降,徐州一直是我国东部区域性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和南北文化交汇之地。

徐州文物资源丰富,拥有众多的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遗址、规模宏大的两汉王侯宗室陵墓、完整的明代地下城址以及无数的珍贵文物。它们见证着先祖的劳作、百姓的安康、兵武的豪勇、王侯的奢华。这里展出了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文物1400余件。

黑陶三足觚形杯&陶杯&镂空陶高柄杯【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


船形黑陶壶【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


红陶鬶&白陶鬶【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

彩陶鼓&彩陶钵【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

陶鸭形壶&陶鸟形壶【战国】

鎏金铺首衔环铜壶【西汉】
“吕”铭铜鼎【西汉】

“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无饥人”十二字铭文方砖【西汉】

半瓦当&花纹墓砖【汉】

残石碑【晋】

辟邪形青瓷插座【晋】

兽面纹砖【北朝】

神兽纹画像墓砖【南北朝】
人物画像墓砖【南北朝】
花纹墓砖【南北朝】

青瓷四系罐【北朝】

青瓷虎子【北朝】

鸡首盘口青瓷壶【北齐】

青瓷十系罐【北齐】

青瓷四系盘口瓶【隋】
经幢残石【唐】

“宣和三年二月”铜钹【北宋】

鸱吻【明】

河清门石匾【明】

铜佛造像【明】

木雕供养人像【明】

铜镶玉兽【明】

白釉印花环耳瓶【明】

白釉印花瓷三足炉【明】

黄地五彩云鹤纹瓷盘【明】

青花缠枝花纹瓷瓶【明】

玉鱼【清】

豇豆红釉暗花太白尊【清康熙】

粉蓝瓷方尊【清雍正】

青釉月牙耳瓷盖罐&斗彩云龙纹次盖罐【清乾隆】
青釉刻花荷莲纹瓷盘【清乾隆】

粉彩花蝶纹玉壶春瓶【清宣统】

刻花小口白瓷瓶【清】




大汉气象




一曲大风歌,唱出了大汉王朝的千古风流,蕴藏着两汉四百多年的万干气象。

汉高祖刘邦即位第二年(前201年),封其弟刘交于楚国,王东海、薛郡、彭城三郡三十六县,都彭城。东汉时期,这里始封楚国,后改封彭城国与下邳国。两汉时期,这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得到巨大的发展。

迄今,西汉楚国和东汉彭城国、下邳国的都城均已得到考古发掘证实,已发现和发掘两汉王侯宗室陵墓近 40座,出土文物洋洋大观,精美绝伦。


铜列鼎【西汉】

陶女俑【西汉】

铜铺首【西汉】

铜铺首衔环【西汉】

鎏金铜铺首衔环【西汉】

金带扣【西汉】


鎏金璧形铜饰【西汉】

鎏金铜钫【西汉】

四乳四神铜镜&四乳四虺铜镜【汉】

“长宜子孙”连弧纹铜镜【汉】

五铢禽鸟纹博局铜镜【汉】

东王公西王母人物画像铜镜【东汉】

蟠螭纹铜镜【西汉】

西王母神兽画像镜【东汉】

人物画像铜镜【西汉】

重圈铭文铜镜【西汉】

“尚方”博局镜&“善铜”鸟兽纹博局铜镜【东汉】
四乳草叶纹铜镜【西汉】

盘龙纹铜镜【东汉】

铜椑【西汉】



豹形铜镇【西汉】

龙符【西汉】




汉家烟火




农耕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徐州因其地利人勤的综合优势,“膏壞千里,谷米丰赡,一熟而饱数岁”,为百业俱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两汉时期,徐州地区农业稳定、商业兴盛、手工业种类齐全。传统的制陶业和纺织业进一步繁荣发展,采石、制玉、冶铁,铸铜等行业尤为发达,盛极一时,是当时极为繁荣的商业都会,也是当时人口高度密集的地区之一。

彩绘漆陶鼎【西汉】

彩绘漆陶钫【西汉】

彩绘陶盆【西汉】

彩绘陶茧形壶【西汉】

青釉直颈瓷壶【东汉】

绿釉陶奁【汉】

陶猪、陶熊、陶鸡、陶鸭、陶狗【汉】
陶锥牛组俑【汉】

铜提梁卣&铜提梁壶【西汉】

陶熏&陶熏盖【西汉】

盒形铜灯【西汉】

羊形铜镇【东汉】




天下汉玉




石之美者为玉。

距今9000年左右,中国先民与玉已经建立紧密的关系。此后,玉成为神权、王权的象征,是沟通天地的媒介、等级制度的体现。春秋以降,以儒家学派为代表,将玉道德化、人格化,玉文化成为中华文明重要的内核之一。

汉代崇玉、尚玉,玉成为礼仪、交往的载体,生活、装饰的用器,道德、品行的典范,也是人们追求长生、渴望不朽的工具。

彭城是秦汉之交的政治中心,也是汉代刘姓楚国、彭城国的都城。在今徐州市区周围发现了包括楚王、彭城王墓在内的大量高等级墓葬,玉器是出土文物中最具价值的品类之一。徐州出土汉代玉器数量多、品类全、质量高,代表了汉代玉器的最高水平。


谷纹白玉璧【西汉】


玉戈【西汉】

螭虎纹玉饰【西汉】

龙纹青玉璧【西汉】

出廓玉璧【西汉】

出廓大玉珩【西汉】

豹形石镇【西汉】

玉卮【西汉】

双龙首玉带钩【西汉】

水晶带钩【西汉】

鹅形玉带钩【西汉】

熊形玉镇【西汉】

双联玉管【西汉】

双龙纹玉佩【西汉】

镂雕玉饰【西汉】

玉铺首【西汉】

S形玉龙佩【西汉】

出廓龙形玉佩【西汉】

双龙纹玉佩【西汉】

龙凤纹玉珩【西汉】


玉组佩【西汉】
双龙珩形玉佩【西汉】

龙凤獏纹玉环【西汉】

蟠龙纹玉佩【西汉】

玉冲牙【西汉】

凤鸟螭纹玉剑珌【西汉】

透雕凤形玉佩【西汉】

凤鸟形玉饰件【西汉】

铜缕玉衣【徐州拉犁山一号东汉墓出土】
共用2008枚玉片,已遭盗扰。

银缕玉衣【西汉刘和墓出土】
共用青玉2216片,是目前所知唯一一件未遭盗扰的西汉银缕玉衣。

金缕玉衣【1995年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出土】
出土时已散乱,金丝多被盗。使用4248枚玉片,编缀用金丝重1576克,是目前所知使用年代最早、玉片数量最多、玉质最好、制作工艺最精的金缕玉衣。

镶玉漆棺【1995年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出土】

镶棺玉片【1995年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出土】

玉泡钉【1995年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出土】

葬玉组合【徐州铁刹山十一号汉墓出土】

玉面罩【西汉】

“食官监”玉枕【西汉】

镶玉漆枕【西汉】


玉枕饰【西汉】

鎏金铜龙架玉枕【西汉】






俑秀凝华




陶俑是指用陶土制作的各种人俑和动物俑形象,是我国古代造型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徐博馆藏的历代陶俑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绝大部分来自于考古发掘,形成了两汉、南北朝、隋唐、宋、明等较为完整的时代序列。汉代俑拙朴凝重,南朝俑清秀端庄,北朝俑粗犷豪放,隋唐俑丰满雍容,体现了不同的时代特征及艺术风格。当然,尤以汉俑最为突出,是徐州汉代文物的典型代表之一。

陶俑【西汉】





陶仪卫俑【西汉】


彩绘陶兵俑【西汉】




陶抚瑟俑、陶击㲈俑、陶吹奏俑、陶女舞俑【西汉】




陶将军俑、陶兵俑【西汉】





陶马及骑马俑【西汉】



彩绘陶俑【西汉】

彩绘陶双髻执笏女立俑&彩绘陶男立俑【北朝】

彩绘陶立俑【北朝】

陶俑【北朝】

陶象奴俑【北朝】

陶立俑【北魏】

釉陶男立俑【北魏】

陶文吏俑【北齐】

彩绘陶俑【北齐】


陶明光铠武士俑、陶鞍马俑【北朝】

陶骑马俑【隋】

陶戴盔武士俑【隋】

陶女立俑【唐】

陶人面鸟身俑【唐】


陶卧妪俑【宋】

绿釉陶仪仗俑【明】
图片拍摄于2025年5月7日
【本号第783篇文章】
Image
《宝馆寻珍》百集索引(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