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历史 | 特点类及非传统设问答题角度,避看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5-05-14 发布于甘肃
角度分析

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步骤是分好几步的,只有分析过解题的步骤,才能更好的获得更高的分数。如在审题过程中,就要确定答题点数、答案主要来自所学知识还是材料、答题角度;如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就要确定此条语句是否为答题的要点、触发了所学的所块知识、关键词的获取及概括转换、整句答案如何整合、检查是否遗漏了答题点数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步骤主要是:构建答题角度、关键词的概括转换两种,以下主要介绍答题角度是如何构建的(教材所涉及常见内容的答题角度除外)。

思考的角度:

(一)要依据历史要素思考,如:背景方面、过程方面、影响方面等。

(二)运用历史分期思维,如: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等。

(三)结合不同史观分析,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

(四)对比相似历史事件或现象

找出不同时空下相似历史事件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分析,更清晰地把握历史事件的特征和本质。例如,比较中国的戊戌变法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可以从改革的背景、领导力量、改革内容、结果等方面进行对比。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都是在面临民族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改革,但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中国戊戌变法却失败了。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日本明治维新有较为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强有力的领导集团,改革措施全面且执行较为彻底;而戊戌变法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封建势力强大,改革派力量薄弱,且改革措施在执行中遇到重重阻力。这种对比能帮助我们从多个角度理解两国近代化道路不同的原因,答题时也能更全面地分析类似改革事件的相关问题。

(五)关注历史事件中的人物

思考历史人物的动机、行为和影响,以及他们与时代背景的相互关系。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他们的决策和行动往往对历史发展产生重要作用。比如,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就要考虑到秦始皇本人的雄才大略和统一六国的抱负,同时也要看到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等时代背景为统一提供了条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一系列措施,如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等,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人物角度思考,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答题提供丰富的角度。

(六)探究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认识到历史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同时又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例如,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从先秦的分封制到秦朝的郡县制,再到汉朝的郡国并行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等,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政治制度特点,但又与前后阶段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从连续性角度看,后世的政治制度往往是在前代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发展的;从阶段性角度看,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又适应了当时的社会发展需要。关注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有助于我们在答题时准确把握历史事件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和作用,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构建答题角度。

(七)考虑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偶然性与必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偶然性角度看,萨拉热窝事件是直接导火索,斐迪南大公夫妇的遇刺成为战争爆发的契机;但从必然性角度看,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矛盾日益尖锐,这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在分析历史问题时,既要看到偶然因素的触发作用,也要深入挖掘背后的必然因素,这样可以更全面、客观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为答题提供更具深度和广度的角度。

真题示例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 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