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化史上,宋代的特色,除平民阶层兴起之外,另一重点就是知识分子人格典型的树立。以下为苏轼《试院煎茶》一首,是宋代极负赞誉的茶诗,亦可作为表现文人风格的例证。 《试院煎茶》 《试院煎茶》注释译文
《试院煎茶》赏析 这首关于煮茶的诗句由一个寒冷的冬夜写起,鸣风、飞雪,然後才写到银瓶,最後才是炉火旁的作者慨然叹道:未识古人煎水意。伟大的诗人总能将自己的生命与历史和世界相连。 苏东坡写茶却不限於茶,他联想到李约为了远来的朋友亲自煎茶,北宋名臣文彦博为了老友而拿出珍藏的茶具,这些都是人情之中、爱茶之人的表现,至温至厚的点点滴滴。而他作为一个饥寒交迫的诗人,便从知识之中,深刻的意会到自己的生命有孤独与不孤独的两面。 苏东坡在自身不如意的遭遇中,认知到千古悠悠、不如意者成千上万;从小处看,他是一个孤独者,但从大处看,他与无数的孤独者一同处於历史洪流中,并非形单影只。更何况,他还有朋友!往昔,他有相濡以沫的知交,在未来也可能结识心灵上的同伴,他想到朋友间的真情相待,便感到不必自囚於苦闷的监牢。 鸣风飞雪是人世所恒有,失意人恒在,友谊亦恒存,苏东坡的诗实际上是无数人生命中所必须经历的时刻。苏子之诗向来脍炙人口,此其因之一。 诗中贯串时空距离的,不是别的,只是一捧热茶。热茶是非常简单的东西,但它可以消解复杂的痛苦,让一言难尽的滋味冲入愁肠,化为淡淡馨香。这正是回忆。正是寻常人世,千万珍重。 从苏东坡这首关于茶的诗句中,我们亦可感受到煮茶如做人。茶应该恰到好处地掌握火候,人也应该恰如其分地掌握火候。茶的品格,不是十分的强烈,但也不是那么怯弱;不是十分的浓酽,但也不是那么无味。人的品格,自然也应该不温不火,不急不徐,进取而不保守;积极而不躁急。茶是我们的闲暇之趣,更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作者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