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7期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便秘216例宋连会 (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北京100026) 摘要:老年性便秘辨证施治,分肠道实热、肠道气滞、脾肾两虚、阴虚肠燥四型,运用中药口服治疗。观察216例病人,治愈89例(肠道实热型43例、肠道气滞型22例、脾肾两虚型14例、阴虚肠燥型10例),占41.2%;好转103例(肠道实热型16例、肠道气滞型12例、脾肾两虚型29例、阴虚肠燥型46例),占47.7%;未愈24例(脾肾两虚型14例、阴虚肠燥型24例),占11.1%;总有效率88.9%。肠道实热证、肠道气滞证病程短,疗程亦短,疗效好;脾肾两虚证、阴虚肠燥证病程长,疗程亦长,疗效较差。 关键词:老年科;便秘;辨证施治;中医药疗法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周期不长,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便而不畅的病证。《内经》称便秘为“后不利”“大便难”,《伤寒论》称“大便难”“脾约”“不更衣”“阴结”“阳结”,宋《活人书》称“大便秘”。便秘包括西医学的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本文所讨论的是功能性便秘。 老年人是患便秘的主要人群,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分重视中医药在社区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工作,老年人便秘是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影响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笔者从事社区中医工作多年,通过学习前人经验结合自己临床心悟,积累了一些治疗老年人便秘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全部病例来自笔者中医门诊2013年2月—2016年1月病例,均为笔者所在社区常驻居民,无其他疾病,年龄在65~85岁,其中男性114例,女性102例。病程最短7天,最长1年。 1.2 诊断依据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1)排便时间延长,二天以上一次,粪便干燥坚硬。2)重者大便艰难,干燥如栗,可伴少腹胀急,神疲乏力,胃纳减退等症。3)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 1.3 治疗方法根据每位患者具体情况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大体分为肠道实热、肠道气滞、脾肾两虚、阴虚肠燥四个证型,运用中草药水煎剂或中成药口服治疗。每疗程7天,最多4个疗程。 1.3.2 辨证分型肠道实热:大便干结,腹部胀满,或不胀,按之作痛或不适,口干或口臭,舌苔黄,脉滑实。治则:清热泻火通便。方药:当归龙荟片(汤)加减。 肠道气滞:大便不畅,欲解不得,甚则少腹作胀,嗳气,舌苔薄白,脉弦。治则:顺气导滞。方药:木香、乌药、香附、厚朴、枳壳、槟榔、莱菔子、桔梗、薤白、何首乌、黄芪。加减运用。 脾肾两虚:大便干结如栗,临厕无力努挣,挣则汗出气短,面色白,神疲气短,腰酸膝软,舌质淡苔薄白,脉弱。治则:补脾益肾,顺气润肠。方药:生白术、茯苓、党参黄芪、枳壳、当归、肉苁蓉、草决明、火麻仁、瓜蒌、薤白、桔梗、杏仁。加减运用。 阴虚肠燥:大便干结,状如羊屎,口干少津,神疲纳差,舌红苔少,脉细数。治则:滋阴养血,润肠通便。方药:何首乌、生地黄、当归、白芍、沙参、生白术、火麻仁、草决明、肉苁蓉、瓜蒌、桃仁、杏仁、薤白。加减运用。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治愈89例(肠道实热型43例、肠道气滞型22例、脾肾两虚型14例、阴虚肠燥型10例),占41.2%;好转103例(肠道实热型16例、肠道气滞型12例、脾肾两虚型29例、阴虚肠燥型46例),占47.7%;未愈24例(脾肾两虚型14例、阴虚肠燥型24例),占11.1%;总有效率88.9%。 2.2 验案举例案1患者,女,68岁。2013年10月14日初诊。大便不畅伴左侧少腹胀满1月,未解大便3 d。1月前因生活变故出现大便不畅,虽有便意,但解下困难,时大便干结,有时用“开塞露”方可解下,10 d前结肠镜检查未见异常,现3 d未解大便,每日便意感数次,左侧少腹胀满,按之不适,无压痛,舌苔薄白,脉弦。辨证为肠道气滞,治以顺气导滞法,方药:木香10 g,香附20 g,乌药10 g,厚朴15 g,炒枳壳15 g,槟榔10 g,莱菔子10 g,桔梗10 g,薤白10 g,何首乌20 g,郁李仁10 g,黄芪20 g。7剂,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温服,嘱调畅情志。服药后未复诊,于3月后随访,自述大便正常,1至2日1行,无余不适。 案2患者,男,72岁。2015年11月20日初诊。未解大便5天。5天前听朋友之言,需冬日进补,吃羊肉较多,平素又常饮白酒,至今未解大便,伴全腹部胀满,口干、口苦,心烦,腹部不喜按,舌苔黄略厚,脉滑。辩证为肠道实热,治以清热泻火通便,治以当归龙荟片,每次4片,每日两次,嘱清淡饮食,每餐半量。3日后复诊,自述服药1 d即解下较多干结大便,诸症明显减轻,嘱每次2片,每日2次,继服药3 d。14日后复诊,自述上次服药后大便规律,每日1次,便软通畅。后又因饮食不节,发作1次,自服当归龙荟片后正常。3月后随访未复发。 案3患者,男,78岁。2014年9月7日初诊。大便干结6月。6月来大便干结,不能自行解下,需用开塞露方解,1月前结肠镜检查未见异常,平素无其他病史,经朋友介绍来服中药治疗,现大便干结如羊粪状,无粘液及脓血便,无腹胀及腹痛,伴口干,乏力,纳差,时心烦、双膝无力,睡眠易醒,醒后不易入睡,,舌偏红苔少,脉细数。辨证为阴虚肠燥,治以滋阴养血,润肠通便法。方药:生何首乌20 g,当归15 g,白芍15 g,生地黄15 g,沙参10 g,生白术15 g,瓜蒌20 g,薤白10 g,杏仁10 g,火麻仁10 g,草决明20 g,肉苁蓉10 g,柏子仁20 g,蜂蜜适量兑服。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嘱忌辛辣、油炸饮食。服药后大便干结减轻,每日大便1次,7日内仅用开塞露2次,纳食好转,余症均有减轻,又上方加减治疗共四周,大便2日1次,便润通畅,余症亦除。6月后随访病未发作。 案4患者,男,81岁。2015年3月12日初诊。大便干结1年,加重1月。1年来大便干结,解下如栗子大小,曾用果导片、番泻叶、开塞露等治疗,只能临时缓解,近1月大便干加重,虽用上述药物亦难缓解,临厕努挣无力,气短多汗,神疲,腰酸,不耐劳累,无腹部不适,于北京朝阳医院做结肠镜检查未见异常,舌淡红体大苔薄白,脉弱。遂来服中药调理。辨证为脾肾两虚,治以补脾益肾、顺气润肠,方药:生黄芪30 g,党参30 g,生白术80 g,茯苓15 g,肉苁蓉30 g,莱菔子20 g,草决明20 g,火麻仁15 g,炒枳壳20 g,瓜蒌20 g,薤白10 g,杏仁10 g,桔梗10 g,怀牛膝10 g,蜂蜜适量兑服。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逐渐减少上述临时缓解症状药物。以此方加减共调理四周,大便每日1~2日1次,便质润而通畅,精神转佳。6月后随访未复发。 2.1 疗效评定治愈:2 d以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短期无复发。好转:3 d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欠畅。未愈:症状无改善。 3 讨论 中医治疗老年性便秘方法很多,有中药内服、中药灌肠、针灸、按摩等诸多方法,其中又以中药内服调理机体阴阳为主要治疗手段,蔡淦[2]教授分五型治疗:温中行气、通腑导滞治气秘;活血化瘀,清化湿热治顽固性便秘;温阳益气、助运通便治阳虚便秘;益气滋阴、润燥通便治阴血亏虚便秘。孙广全[3]等用补脾益气滋肾润肠法治疗。薛凤玉[4]用补肾法(六味地黄汤、金匮肾气汤加减)治疗。熊腊根[5]教授用温阳行气增液法治疗。都取得了较好疗效。 笔者在学习中医理论知识及各家经验基础上结合自己临床感悟认为,老年性便秘从发病和治疗上都不同于普通成人便秘。老年人肾精亏损,气血津液均显不足,阴亏血燥,大肠液亏无力行舟,形成便秘,以虚为根本。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老年精亏体衰,抗病能力相对较差,很容易受到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当的影响,而使大肠传导功能失常,造成大便秘结不通,形成虚实互见之证,老年性便秘虚证多见,但笔者在临床中所见,实证患者也很多,如肠道实热证、肠道气滞证就占相当大的比例,究其原因可能与这些因素相关,该地区经济发达,生活富足安逸,饮食厚味,体力活动少,气血运行不畅,容易形成内热,积滞肠道形成肠道实热便秘;内有蓄热,易招外邪,老年体虚,外邪易入里与内热搏结形成便秘;老知识分子较多,情志细腻多思,思则气结,所愿不遂,肝气不疏,气机郁滞,致使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形成肠道气滞便秘。笔者治疗老年性便秘虽有上述四种分型,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不可拘泥,临床需灵活运用。 治疗上,老年人气血不足,不耐攻伐,慎用大黄、芒硝等大剂攻伐之品,而以缓调为治疗原则。肠道实热证患者亦尽量不用承气剂强力攻伐,而用中成药当归龙荟片缓攻,每遇此证患者,根据患者体质强弱,病情缓急,或先用最大剂量攻下,以小剂量收功,或先以最小剂量给药,逐渐加量,直致火去便通,总不可久服,之后生活干预调理即可。肠道气滞证需顺气导滞,行气药易伤渐衰之气血,需加黄芪、何首乌补气养血。脾肾两虚证为老年人脾气虚与肾阳不足常相兼为患,气虚导致大肠传导无力形成便秘,参芪益气,重用生白术健脾为胃行其津液濡肠通便,李东垣重脾胃,有“治病必求其源,不可一概用牵牛、巴豆之类下之”之论,魏龙骧前辈认为:便干结者,阴不足以濡之,然从事滋润,而脾不运化,脾亦不能为其行津液,终属治标,重用白术运化脾阳,实为治本之图。余临床运用确实疗效很好。阴虚肠燥证以滋阴养血,润肠通便,加生白术运脾行津可增加疗效。瓜蒌润燥滑肠,清肺利气,薤白行气导滞,杏仁降气润肠通便,三药均入肺、大肠经,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宣肃功能正常则大肠气机通畅,余在治疗各证型便秘加入此三药,确能起到事半功倍作用。 肠道实热证、肠道气滞证病程短,疗程亦短,疗效好;脾肾两虚证、阴虚肠燥证病程长,疗程亦长,疗效较差。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4):18. [2]丛军,蔡淦教授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1):11. [3]孙广全.补脾益气滋肾润肠法治疗老年性便秘86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8):654. [4]薛凤玉.补肾法治疗老年性便秘[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11):101. [5]安明伟.熊腊根教授温阳行气增液法治疗老年性便秘[J].河北中医,2013,35(1):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