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月留痕,母爱永恒

 星星情景英语 2025-05-15 发布于上海

岁月留痕,母爱永恒

王琴

2025.5.15

初稿于2025年母亲节

今年的415日是母亲诞辰110 周年纪念日,123日将是母亲逝世30周年的纪念日。

带着哥嫂和家人们的嘱托,415日我和女儿从外地奔赴扬州,以独特的方式追忆母亲,重温与她有关的点点滴滴。

我们来到母亲的坟前,献上鲜花,和坟前我表弟刚刚送来的鲜花融为一体,供上点心,行礼叙谈,寄托思念。望着墓碑上母亲的名字--那前不久清明时节家人们前来扫墓刚刚重新描过的字迹,醒目而又亲切,那些关于她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母亲静卧在公墓中,离她不远的地方还静卧着我的外婆以及家中其他的一些亲戚和朋友,我们也都去行了礼,寄托我们的思念。父亲虽然离她稍远,但也在默默地守护着她。我想,在天堂,母亲也不会太寂寞……

我们走进扬州大学。在扬州大学校史馆,我们看到了扬州大学为六校合一,六校的历史在此重现。江苏农学院是其中的一所,这个校史馆就建立在当年的江苏农学院的校址之中。江苏农学院,这里承载着我们对母亲太多的回忆。学校的发展,有我母亲曾经的参与—-尽管只是一位普通的教师。看展览,听讲解,让我们仿佛触摸到了母亲当年工作的痕迹。她认真备课、精心教学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

去扬州大学农学院的路上,女儿要体验当年她的外婆上班步行一小时的路程,那时的扬州还没有公共汽车。后来我们决定还是从扬州中学大门那边走过去,虽然那可能还不到整个路程的三分之一。一步一步,我们仿佛能感受到母亲当年迎着晨曦、踏着暮色的步伐。她每周从皮市街步行到农学院都要经过这么长途的跋涉,风雨无阻,无惧酷暑严寒。从农学院回家时,每次都带着购买的农产品或是未批完的学生作业负重前行。途中,我们感受母亲为教育事业、也为我们小家奔波的坚定步伐。每一处转角、每一段石板路或是石子路,都可能留下过母亲的足迹。路边曾经的扬州市医学专科学校,门口已经挂上了苏北人民医院的牌子,看到里面高耸的大楼,我想以前的苏北人民医院离这儿还有一段路程呢,现在这个医院都扩展到这么大了!其实这只是扬州从当年的小城市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世界闻名的城市的一个缩影。

好在路还是原来的路,途经的苏农一村,二道河,苏农二村还有当年的痕迹,不过路比以前宽多了,路边也热闹很多!

故地重游。进了学院的大门,我们径直走到曾经居住过的宿舍旧址,虽已重建,但地点依旧。站在这里,往昔的生活片段不断在脑海中闪现。我、母亲、女儿、家人们,都曾经在这里度过了无数温馨的时光。那时这里建有学生的第一到第四宿舍。在学生第四宿舍,安排了不少教职员工居住。记得当年哥哥在宿舍外自来水边洗被子(没有洗衣机,哥哥担心母亲太累,又觉得我年纪小洗不了),引来妈妈同事们的赞许的目光;我们一起在宿舍外面的晾衣杆上晾晒洗好的被子和衣服,在阳光下嬉笑打闹;记得宿舍的尽头就是操场,我们曾在操场边玩耍,在操场上飞奔;记得宿舍过道里一家家门口放着的煤炭炉,做饭时各种香味四溢,不过妈妈工作忙,我们总是在学院的食堂吃饭……那些夜晚的欢声笑语,那些生活中的琐碎温暖,都成为了我们最珍贵的回忆。

我们在农学院流连忘返,几次重走我几十年前去扬州中学上学在农学院里的必经之路。途中经过路边的小池塘。那时放学时,我一走到这个池塘边就开始遥望我们住所的窗户是否有灯光,我要判断妈妈是在家等我,还是已经走进了辅导学生的课堂。坐在后来修建的塘边小亭中,看着池塘里黑天鹅自由自在地游弋,看着不远处的小桥流水,我心潮澎湃:池塘依旧,风景变。池塘边,那栋母亲当年工作过的教学大楼-—西大楼依然矗立。我们特地在西大楼周围漫步,寻找当年的痕迹,楼前曾经的几棵小松树现在傲然挺立,以自己坚强的身躯形成绿色王国,呵护着西大楼,我不禁上前抚摸着它,我思绪万千:树木依旧,人已非。透过窗户,仿佛能看到母亲在里面忙碌的身影,曾经在办公室里看到的各种数学教学模型,此刻也在脑海中清晰浮现;微风拂过,似乎还能听见母亲教学时那洪亮、充满激情的声音从教学楼中飘出。在农学院,母亲全身心投入教学,1979 年和 1983 年,她两次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的光荣称号,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 “巾帼不让须眉。 

漫步在农学院,曾经的大礼堂、面对以前农学院大门的办公大楼,以及东大楼、西大楼,还有如今作为校史馆的建筑等,都已被扬州市人民政府冠上 “扬州市历史建筑第 xx 号楼” 的标志。这大礼堂,我当年和母亲、家人或朋友在里面看过电影和大学生们表演的节目,这些建筑,我曾经在楼前或是里面常常走过,那么熟悉。在我离开扬州后,这些建筑曾经多少次来到我的梦境中,他们居然还在,还被保留得如此之好!这些建筑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也见证了母亲在这里的奋斗与奉献。农学院主要大道两旁的法国梧桐树,如今高大挺拔、整齐排列,它们像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土地,也守护着我们对母亲的记忆。

农学院大门外,旧时对面的苏农三村已变成扬州大学的办公区域,办公大楼拔地而起。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但母亲认真工作的精神永远影响着我们。她热爱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她爱岗敬业,精心备课,再难的教学内容,她都能以独特的方式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掌握。她热爱学生,倾尽毕生心血备好每一节课,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同事的尊重,社会的认可。她热爱孩子。母亲对我们的爱是润物细无声的。“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母亲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使我们心领神会,她用自己的爱成就了一双儿女及其后代,她更成为了我们心中最好的母亲。

今天是母亲节,亲爱的母亲,我们以这样的方式纪念您,缅怀您。您的教诲、您的爱,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愿您在另一个世界一切安好,我们永远怀念您!

扬州大学原农学院校区的部分照片,最后一张是在校史馆内用现代技术拍摄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