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以后才知道,“刻舟求剑”是弥补遗憾,“掩耳盗铃”是有意放纵,“削足适履”是不懂将就,“邯郸学步”是盲目从众…… 难怪我时常觉得,但凡我能脱口而出的成语,都成了自己生活的真实写照。而我每日的所见所闻,不过是在温习我学过的那些成语。
刚刚在抖音上刷到一条视频,文案中用到了好几条成语,且都是带些贬义的,似乎是在描述当下越来越不确定的日子。 于此同时,我也想到了在周三下午的社会文化课上,冯老师提到的那些有褒有贬的成语,有的耳熟能详,有的却是头回听到。
最近几天,冯老师一直在泗交茶山上做茶艺师培训,直到昨天夜里才赶回来。正因如此,大家对这期的社会文化课能否正常开展,多少是心有疑虑的。虽然发了通知,但有人还是做了其它安排。 这次能按时过来听冯老师讲河东文化的,也就薛总、育芳老师和我。人是有点少,收获却是半点没少。
冯老师先让我们闻闻两款茶的味道,其中一款味道奇特,不像是茶的味道,却又说不上是什么味道。 冯老师说,这两款茶都是她在茶山上亲手炒制的,先怎样后怎样再怎样最后还要怎样,解释得足够详细了,但我是个茶盲,还是听了个稀里糊涂。 待新茶泡好,浅尝了一口,果然是好茶。
冯老师这回重点讲的,是夏县和平陆的几处景点,都是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有关的,比如说“天下第一忠心之人”的周仓文化园,比如说“伯乐相马”的古盐道,比如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的傅说祠…… 顺便聊到的,还有三门峡的来历,黄河河东段的几个“铁码头”,绛县的太阴寺……既然说到绛县老家了,我也借机卖弄了几句,介绍了勃村、将军府、尧寓村等地名的来历。想到有老乡说绛山山顶上正在安装光伏呢,就没好意思说出来,不知道此举是利是弊,总归是不太舒服。
冯老师还问我们几个:知道自己姓氏的来历吗? 对于焦姓起源,我是多少知道一些的,只是不够详尽。这向上一追遡,就不得不提到三门峡一带的古代焦国了,还有假道伐虢的虢国,接下来话题就转到了“唇亡齿寒”“辅车相依”两个成语。 “唇亡齿寒”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就不再提它了,反正不是夸人的。 重点说一下“辅车相依”:辅,指的是人的脸颊骨;车,指的是牙床。意思是颊骨与牙床互相依附,谁也离不开谁。 还有另一种解释,辅为车两旁的板,大车载物必用辅支持,故辅与车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搞笑的是,我把“辅”听成“覆”了,只在手机上查到了“覆车继轨”这个成语,算是意外收获吧。 “覆车继轨”是一个汉语成语,由“覆车”和“继轨”两部分组成,大概意思是:前面的车子已经翻倒了,后面的车子仍在沿着前车的轨迹行驶,自然是也跟着翻车了。 这个成语是在讽刺那些不吸取前人的失败教训,继续重蹈覆辙的傻叉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