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曾记载:“蛇床子温肾壮阳,燥湿祛风……独胜诸药。” 蛇床子一药,其形如细米,色褐微辛,故名蛇床子。此药性温味辛,具有燥湿祛风、杀虫止痒、温肾壮阳之效,对阴囊潮湿等湿热下注之症有显著疗效。 然其性温燥烈,过用易耗伤阴津,有效剂量与过量之弊需精准把握,用之得当,可燥湿止痒、愈顽疾;用之不当,则口干咽燥、小便短赤,反伤正气。 用蛇床子治病时,需深谙其药性、炮制之法及配伍之道。如配伍苦参、黄柏,可增其清热燥湿之力;佐以熟地、山茱萸,则养阴生津,使燥湿而不伤阴。 孙先生,38岁,主诉阴囊潮湿。 自述症状如下:阴囊部位潮湿多汗,瘙痒难耐,伴有异味,夜间尤甚,影响睡眠,且觉腰膝酸软,精神不振,舌质淡红,苔黄腻,脉滑数。 辩证:湿热下注,肾气不固。
方解: 苦参、黄柏清热燥湿,苍术、薏苡仁健脾祛湿,使湿热之邪从根源上得以消除;泽泻利水渗湿,助诸药之力,使湿邪从小便而出。 熟地、山茱萸养阴生津,使燥湿而不伤阴;菟丝子温肾固本,针对肾气不固之证,起到补肾固本之效;甘草调和诸药,缓其燥性。 患者按此方服用21剂后,阴囊潮湿、瘙痒等症状明显减轻,夜间睡眠质量改善,腰膝酸软、精神不振等症状亦随之缓解。后复诊,见仍有湿热未尽,故加蛇床子粉继服14剂,诸症皆消,阴囊部位恢复干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