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视角下肌营养不良的诊疗与调养

 新用户29708ypu 2025-05-15 发布于北京
肌营养不良在中医理论中虽无对应病名,但其肌肉萎缩、无力等症状,可归属于 “痿证”“痿躄” 范畴。《素问・痿论》指出 “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点明了本病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肌营养不良的发生,多因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无法濡养肌肉筋骨;后天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肌肉失于滋养,即 “脾主肌肉”,脾虚则肌肉瘦削无力。此外,劳伤久病、外邪侵袭(如湿邪困脾),也会加重病情,致使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
在治疗上,中医遵循 “治痿独取阳明” 原则,以健脾益气、滋补肝肾为核心。对于脾胃虚弱者,常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健运脾胃、生化气血;肝肾亏虚者,则以虎潜丸、右归丸补益肝肾、填精益髓。同时,配合针灸治疗,选取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肾俞等穴位,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辅以推拿按摩,促进肌肉血液循环,延缓肌肉萎缩。此外,康复训练结合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功法,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肢体功能。中医通过整体调理,从根本上改善患者体质,缓解肌营养不良症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