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的瑞莲庵位于齐门路星桥巷,始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原名大悲庵,清道光七年(1827年)由画禅寺退院僧如本重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僧修文重修。 星桥巷中有瑞莲庵,又名大悲庵,建于明崇祯年间,现已散为民居。门牌号码为13、14、16、18、20、22、22~1号。 瑞莲庵历经变迁,1950年佛像和9个佛台迁入西园,庵内办起私人布厂,花园渐为菜地。 1958年后归工厂使用,1966年庵内佛像全部损毁。 1977年后,后院九曲桥、荷花池被阀门厂拆填造楼房,其余建筑成为苏州染织三厂宿舍。如今,瑞莲庵的遗存散为民居,分布在星桥巷的多个地址。 部分建筑仍保留着原有的结构和细节,如石库门、花岗岩条石门框、木窗骑楼、青石井栏等,但整体已破败不堪,亟待修缮保护。 备弄南段可见木窗骑楼;第二进为木窗堂楼,黛瓦破损,电线密布。小天井内有一口青石井栏,内圆外六角,疑为瑞莲庵旧物。 原新苏丝织厂宿舍,现已散为民居。从门口备弄进去,可见二楼厢房内的旧木梯、残缺的木格窗和方砖地。 瑞莲庵门厅。小青瓦双坡屋面,梁架采用抬梁式木构架形式,圆作梁。正贴用六桁四柱。 瑞莲庵大厅。小青瓦双坡屋面,梁架采用抬梁式木构架形式,圆作梁。 据记载,瑞莲庵始建于1636年,距今已有380多年历史。庵内的荷花池又叫“七星池”,池底凿有七口水井,保证水源。池内广植荷莲,其中不乏名种,传说有从西域移植来的异种,有五色、并蒂、重楼等。文人称其为“瑞莲”,“瑞莲庵”的庵名由此而得。 现在仅剩屋脊上雕饰的荷花图案依稀可见。 知名书法家萧退庵对瑞莲庵钟爱有加。一次,他从随身携带的茶叶罐里,取出一个白色绢包,里头放着少许碧螺春新茶。他将绢包放入含苞待放的荷花里窨制。次日,他赶到庵内取出花瓣中的绢包。吸足荷花清香的茶叶,沏出来的茶水清香滋润,别有一番境界。 老驴友的视角公众号 25.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