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川千亩入秦关 ![]() 淇澳青青水一湾 ![]() 1 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 靡靡风还落,菲菲夜未央。 元·倪瓒《桂花》 秋日傍晚,桂花绽放着,那点点金黄仿佛执意要留住这一抹晚色。 淡淡的帘影,在秋光的映衬下,呈现出一种静谧而雅致的美感。
微风轻轻拂过,桂花如精灵般在风中翩翩起舞,而后又悠悠飘落。 那轻柔的姿态,那纷纷扬扬的落花,似梦似幻,美得让人窒息。 这靡靡之态,像是大自然最温柔的诉说,每一朵飘落的桂花都是一个动人的音符,奏响着绝美的乐章。
夜色渐渐深沉,却依然芳菲无尽。那菲菲的落花铺满了一地,如金色的地毯,散发着醉人的芬芳。 秋光与落花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到极致的画卷。 这美,既有桂花的婉约与灵动,又有秋夜的深沉与神秘,两者相互融合,演绎出一种令人心醉神迷的绝美之景。 2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唐·白居易《春题湖上》 松树,层层叠叠,排列在起伏的山峦之上,山峦间的千重翠色,宛如大海的波涛,一波接一波,无穷无尽。 在这一片翠绿的包围中,高悬的明月仿佛是特意安排的点缀,它静静地倒映在清澈的水面上,圆润如珠,明亮而不刺眼。 月光与水波相互映照,使得那颗“珠”在波动中闪烁生辉,既灵动又祥和,为这份壮美添上了几分柔和与神秘。 山之壮丽与水之柔美,松之苍翠与月之皎洁,构建了一个既宏大又细腻的自然景观。 ![]() 3 波光映澈涵山影,秋色澄清鉴物华。 元·鲁懋《遗爱亭》 那粼粼波光清澈而透亮,倒映着山峦的影子,仿佛水中藏着另一个世界。 秋色如洗,一片澄澈,似是大自然用最纯净的色彩描绘出的画卷。 它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世间万物的华美。 山影在波光中摇曳,与澄澈的秋色融为一体,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静谧。 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美,心灵也在这美妙的景致中得到了洗礼和净化,沉醉于这自然的恩赐与美妙之中。 4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唐·温庭筠《利州南渡》 空寂而澄澈的水面平静地面对着斜晖。 那余晖倾洒下来,给水面染上了一层暖金色的光芒。 曲曲折折的岛屿在苍茫之中,与远处那一抹朦胧的翠微相连,仿佛它们是从古老的画卷中走来。 水天一色,余晖与岛屿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又深邃的氛围。 时光仿佛在这里静止,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祥和。 那斜晖似在讲述着岁月的故事,而曲岛和翠微则展现着大地的深沉与神秘,让人沉醉其中,心生无尽的感慨与遐思。 ![]() 5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宋·朱熹《秋月》 一条清澈的溪流潺潺地流过碧绿的山头,那溪水宛如灵动的丝带,舞动着秋的旋律。 空明的水与澄澈的天空相互映照,呈现出一种鲜亮而纯净的色彩,整个世界仿佛都被这澄鲜之色所浸透。 这是独属于秋天的明净与清朗,没有丝毫的杂尘与喧嚣。 山头上,树木静立于那里,似在聆听溪水的吟唱;天空中,云朵悠然飘荡,与这清透的画面融为一体。 6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天空中,黑色的云朵如墨般翻涌,仿佛是巨大的墨块在天际肆意晕染,但却尚未完全遮住山峦。 紧接着,白色的雨点如跳跃的珍珠般急急坠落,噼里啪啦地乱入船只。 那雨珠颗颗分明,在天地间拉起一道雨幕。 风卷着云,云携着雨,雨敲打着水面和船只。 眼前的景象既有着磅礴的气势,又有着灵动的美感,让人既惊叹于大自然的变幻莫测,又沉醉于这充满活力与激情的瞬间,感受到一种别样的震撼与兴奋。 ![]() 7 渚寒烟淡,棹移人远, 飘渺行舟如叶。 宋·姜夔《八归·湘中送胡德华》 于清冷的水边,轻烟袅袅升起,淡淡的,仿佛水墨画中的一抹悠远。 "渚寒烟淡",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略带凉意的画面,那是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让人心归于平和。 水面上,一叶扁舟缓缓移动,随着船桨的每一次划动,"棹移人远",不仅是舟行渐远,也是心灵在这一刻与世俗的疏离,向着无垠的思绪深处漫溯。 小舟轻若浮萍,随波逐流,"飘渺行舟如叶",在浩渺的水面显得如此渺小而自由。 画面虽静,却充满了动态的哲思,仿佛在告诉我们,人生亦如行舟,于茫茫天地间寻觅着自己的方向,每一次前行都是对自我的超越和探索。 8 枝叶扶苏,漏下月光,碎如残雪。 明·张岱《十锦塘》 在这幽静的夜晚,枝叶繁茂间,月光羞涩地探进,如细丝般穿梭其间。 "枝叶扶苏",道出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绿意盎然中藏着自然的秘密。 而"漏下月光",则是夜的低语,温柔地拂过每一片叶子,将银白洒满幽径。 那光,不似白昼的炽烈,而是柔和且含蓄,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变得缓慢,让人忘却尘嚣。 "碎如残雪",这一喻,将月光的碎片比作融化中的冬雪,既显露出一种清凉而脆弱的美,又带有一丝即将消逝的哀愁。 这光与影的交错,如同轻盈的梦,轻轻触碰着观者的心房,引人遐想连篇。 此情此景,美得令人心动,又略带几分寂寞,恰似一场无声的诗,静静诉说着夜与自然的和谐篇章。 若是喜欢,点个在看或点赞,再走吧 |
|
来自: 昵称503199 > 《微信:十点共读-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