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种首饰尽量别戴,戴一天相当于做近百次胸片,白送都不能要!

 刘沟村图书馆 2025-05-15
内容图片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很多人爱戴首饰,图个好看、显身份、甚至图个“辟邪”。但你可能不知道,有些首饰戴一天,辐射量居然能接近做一百次胸片。不是骇人听闻,而是有实打实的研究和数据支撑。

内容图片

问题不在“戴”,而在“戴错”。有些首饰看着光鲜,背后藏着的健康隐患,足以吓退任何一个理智的人

现在就说清楚,不是所有金属都无害。尤其是以下几类首饰,戴上不仅没加分,反而可能在慢慢削你健康值。

先说那种“颜色特别亮”“特别重”的银白色项链。很多人以为那是纯银,其实里面往往掺了重金属钴或镍。这类合金看着光滑,氧化慢,但问题也大——镍是明确的一类致癌物

内容图片

0长期接触,尤其是戴着睡觉、洗澡,皮肤直接接触金属,镍离子一点点渗透进皮肤,时间久了,可能引起DNA损伤

你以为过敏只是红疹?长期微量摄入镍,可能伤害免疫系统,甚至诱发慢性病。戴这种项链,简直是把风险挂在脖子上。

再说那种“时尚感拉满”的玫瑰金耳环。颜色好看,是因为里面掺了铜和铝。铜本身问题不大,但铝的问题就大了

内容图片

有研究发现,长期接触铝可能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尤其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增加。耳环长期佩戴,铝通过汗液进入体内,在大脑中逐步积累,风险一点点叠加。

还有一种最容易让人放松警惕的:发光的夜光首饰。什么夜光戒指、手链、甚至小孩子佩戴的荧光挂件。

它们的发光成分很多使用了放射性物质钍或镭的衍生物。虽然剂量少,但戴在身上,持续发射低剂量射线,如果每天戴,相当于在进行慢性“照射”

内容图片

别以为剂量小就没事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的研究指出,慢性低剂量辐射对细胞DNA的伤害是可以叠加的

戴一整天,辐射剂量可达0.1~0.2毫希弗/天,一个胸片是0.1毫希弗。你算算,是不是等于一天做一两次胸片?一年戴下来,近百次

还有那种“看着像玉,其实像塑料”的绿色手镯。它们多用含铀绿泥岩、人造放射性矿石仿制,颜色鲜艳但背后藏着天然放射源。特别是从地摊或不明渠道买的,放射性根本没人检测。戴上它,不仅没显气质,还给自己贴了个“辐射源”

内容图片

更离谱的是,有些“保健手链”,宣传能“疏通经络”“激活细胞”,里面实际含有放射性锶、钍、钾-40等元素。虽然说这些是“天然放射矿”,但“天然”不等于“无害”。这些手链在接触皮肤时会释放α、β或γ射线,即使剂量不大,长期接触也可能累积伤害骨髓、皮肤细胞

不是你不怕辐射,辐射就会怕你。特别是儿童、孕妇、免疫力低的人,佩戴这些含“保健功能”的首饰,风险成倍增加

现在市面上很多“能量石”“量子项链”,主打“负离子”“微电流”“调节磁场”那一套。听起来高大上,但真正研究发现,很多这类产品里面含有高放射性物质钍、铀甚至镭

内容图片

这些元素一旦贴近皮肤,释放的γ射线就能穿透组织对血液系统尤其危险

而且,这种“剂量不大”的慢性暴露最难察觉,等你感觉不对劲时,往往已经悄悄影响了身体的免疫系统和细胞修复能力

你以为戴首饰是“点缀”,但有时候,它是你身体健康的“隐形负担”。

特别要说一句,那些“祖传首饰”或者“路边淘来的老物件”,尤其是年代久远的发光胸针、怀表、军用夜光表,很多都使用了镭226这种早期发光涂料。

内容图片

它的半衰期是1600年,也就是说,它今天还在持续释放辐射。把这样的东西挂在身上,不等于自己主动当了个“微型辐射源”?

这些不是危言耸听。国家原子能机构和放射卫生研究中心曾对市场抽检,发现确实有首饰辐射剂量超标。问题是,这类产品往往游走在灰色地带,监管难、检测贵,普通消费者根本没办法分辨。

所以,选首饰,不能只看“好不好看”,得看它背后是不是“在偷偷害你”。

很多人说“我戴了也没啥感觉”,但辐射并不是立刻就有反应的。它是一种“沉默的杀手”,今天一点、明天一点,几年后才爆发

内容图片

更讽刺的是,这些首饰背后的危害,往往不是“便宜货”才有,有些高价“能量产品”反而更容易含有放射材料,因为它们要“有感觉”。

你要是还在相信“平衡磁场”“能量频率”这些说法,那还真是把自己当了实验小白鼠。

对比一下,一块普通的纯金手链,不含杂质,不发光,不变色,也不“调频”,看起来没啥科技感,但它安全、稳定、不刺激皮肤。这才是首饰该有的样子。

想要戴得安心,尽量选择国家质检认证的产品,尤其是标注无镍、无铅、无放射性的正规产品。别贪图几块钱买个“看起来还不错”的东西,结果赔了健康。

内容图片

如果你实在分不出真假,那就记住一个原则:越复杂的功能,越容易藏风险。越“朴实无华”的材质,反而越安全。

首饰是点缀,不是“试验品”。那些打着健康旗号、含能量石、带夜光、金属混合成分不明的首饰,送你都别要。

别拿身体做赌注,它可不是用来“尝试”的。

内容图片

参考文献:

[1]张丽,李文俊,张思睿,等. 市售放射性“保健”首饰中γ射线剂量率调查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24, 33(05): 411-414.

[2]刘慧芳, 赵建军, 王静. 人体佩戴含镍金属饰品引起的慢性毒性研究[J]. 中国公共卫生, 2023, 39(10): 1354-1358.

[3]陈志峰, 徐文彬. 铝暴露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23, 36(01): 15-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