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都说时尚是个轮回。 喇叭裤,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可以说是最流行最时髦的打扮了。 村姑陈家里的老相册中,至今还留着一张母上大人穿着喇叭裤在海边迎风而立的照片。 宽大的裤腿随风摆动,配上花衬衫和蛤蟆镜,妥妥的都市丽人。 时至今日,喇叭裤也依旧是潮人们必备时尚单品。 无独有偶,Y2K千禧风也在近两年席卷全球。 2000年左右充满未来感审美,在Z时代的演绎下焕发新生,成为了新的流行。 曾经那些被嫌弃“老土”的爸爸polo衫、奶奶裤,如今也能被穿出别样的复古时髦感。 村姑陈虽然没有时刻追赶潮流的热情,但看着曾经熟悉的事物再次“翻红”,也颇有趣味。 说到底,审美本就相当主观,各种风格的轮回反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然而,但有些东西一旦被淘汰,就再难翻身。 比如那些曾经风靡一时,却因太过鸡肋而被茶客们集体抛弃的茶具。 不同的时尚风格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会获得新的诠释,焕发出新的魅力。 而茶具,不好用就是不好用,即便曾经风靡一时,一旦被淘汰,也再难回到大众视野。 今天,咱们也来“复古”一回,盘点一下那些因为“不好用”而被淘汰的茶具,看看它们是究竟为何退出茶具这个大舞台的。 《2》 一、飘逸杯,看似方便实则不便居多。 飘逸杯,实际上就是一个泡茶的杯子。 外观上看,有点像泡咖啡用的法压壶,但用法却大不相同。 用飘逸杯泡茶,不需要任何的泡茶经验,在当时被称为“办公室泡茶利器”。 它主要由外杯和内胆构成,结构简单。 用清水将飘逸杯和内胆内外洗净后,将干茶投入内胆,而后注水、盖上盖,茶味就会逐渐浸出。 等待片刻,按下阀门开关,内胆的茶水便会自动过滤到外杯内。 单看冲泡流程,飘逸杯的确实用省心,既不烫手,又能轻松做到茶水分离。 但实际用起来,就会发现飘逸杯的局限性不小。 第一,用飘逸杯泡茶,全程不用开盖,几乎闻不到茶香。 喝茶不闻香,品茶的乐趣要大打折扣,对老茶客来说,不如用盖碗。 第二,飘逸杯的出水口很小。 出汤时只能做到“滴滤”,没法快速出汤,很容易闷泡茶叶,导致茶汤苦涩。 第三,飘逸杯的内胆空间十分有限。 如此一来,投茶量就不能多,否则就容易泡出浓茶。 但投茶量少了,没泡几冲茶味就淡了,难免扫兴。 最后,内胆中自带的过滤网,很难清洗,时间一长,难免滋生茶垢细菌。 对于好茶来说,飘逸杯实在不是什么好选择。 《3》 二、快客杯,说不烫手都是假。 与飘逸杯类似,快客杯也是一种新式茶具。 市场上声称它是盖碗与茶壶的结合,是年轻人必入的第一套茶具,事实果真如此吗? 外形上看,快客杯类似于茶壶,只是少了壶把,又把细长的壶嘴改成了短尖的鹰嘴形状。 虽然没有壶把,但在壶身的两侧增加了抓手,因此也被称为“手抓壶”。 快客杯从表面上看,似乎的确避免了紫砂壶出汤慢和盖碗烫手的问题,但实际用起来,这样的设计漏洞百出。 鹰嘴出汤口跟盖碗的开口比起来,依旧是小巫见大巫,尖细的壶嘴形状不流畅,并不利于茶汤奔涌而出。 滚烫的茶汤没法顺利流出,便会不受控制地从合盖的缝隙中流出。 这时候,握在壶身的手就要遭烫了。 况且,快客杯的整体更接近于茶壶,壶口略窄,投茶注水多有不便,若遇到蓬松的干茶,投茶时难以规整茶叶,甚是糟心。 与盖碗相比,快客杯基本没有优势。 用盖碗时,掌握持碗技巧,用指腹抓握在碗沿上就不会烫手。 对新手来说,多花时间熟悉盖碗的使用技巧更务实有效。 《4》 三、茶洗,已成可有可无的茶具。 茶洗是一种清洗茶具、温杯烫盏的器物,通常是陶瓷类的。 宽口径、浅腹,像一个小盆,是茶洗的共性。 用茶洗温杯烫盏,就跟去饭馆吃饭,服务员端来一盆热水给食客烫餐具异曲同工。 宽大的茶洗,能同时容纳多个品茗杯。 喝茶前温杯烫盏,更显卫生,但现在大多数茶客都不再使用茶洗了。 原因很简单,现在大家都习惯用干泡台。 在干泡台上泡茶,先用水烫盖碗,再将水倒入公道杯、接着烫品茗杯,最后将温杯的沸水倒入茶盂或茶水桶中,完事。 专门用茶洗温杯,往往会弄得台面到处是水,还要多做一步清洁的步骤,并不省事。 之前还看到不少博主,在互联网上分享茶洗的妙用,用茶洗来到茶渣、做烟灰缸。 若之后没打算再用茶洗,这么做并无不妥,但若还打算接着用装过垃圾的茶洗温杯烫盏,还是先考虑一下卫生问题吧。 《5》 四、茶滤,过滤功能太鸡肋。 茶滤,主要用来过滤碎茶渣。 但随着制茶技术的不断进步,品质优秀的茶,一般都不会有太多碎茶。 偶尔出现零星的碎茶,茶汤倒入公道杯后,碎茶也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沉淀在公道杯底部。 分汤时只要稍微注意,便不会让碎茶落入茶杯。 即便有一两片碎茶,喝下去也没什么影响。 况且,使用茶滤带来的额外麻烦,比起这些碎茶根本不算什么。 首先,茶滤要过滤碎茶,一定会配细密的滤网。 若使用完不仔细清洁滤网,不出一段时间,孔眼中就会留下一堆茶渍茶垢。 长期以往,厚厚的茶垢不仅会影响茶汤滋味,还容易滋生细菌,对人体不利。 其次,茶滤的材质,基本都是金属。 使用后不及时晾干,这些金属必定要生锈,生锈的茶具,用起来也伤身。 最后,用茶滤,容易滤掉茶叶中的精华,尤其是在过滤白茶时。 白茶表面细密的白毫,在沸水的冲淋下会落入茶汤中,提供鲜爽的滋味和丰富的营养物质。 倘若用茶滤过滤了茶汤,白茶最精华的部分就会被留在滤网上,白白浪费掉。 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茶滤逐渐被淘汰是情理之中的事。 《6》 在茶具的选择上,优胜劣汰格外重要。 那些造型奇特又华而不实的茶具,买回来图得一时的新鲜,但用不了多久就要放在角落生灰。 买了不用是浪费钱,放在茶桌上是占地方,用起来更是影响心情,不如不买。 茶友们若是哪天心血来潮,想尝试一下这些复古玩意,记得先来看看村姑陈的这篇文章,及时打消心中的念头,免得一时兴起,浪费了好茶。 现代人选茶具,讲究的就是好用、易清洗、耐用,此外若再能兼顾一下美观大方,便堪称完美。 喝茶喝到最后,陪伴茶客最久的往往还是那只朴实无华的白瓷盖碗。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