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王忠平,男,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道县作协副主席。在《湖南文学》《鸭绿江》《特区文学》《诗选刋》《小溪流》《莲池》《天津诗人》《中国汉诗》等发表诗歌500余首。荣获诗刋社"礼赞祖国诗韵乡村"全国诗歌大赛三等奖等多种奖项。入选《中国作家诗人风采日历》等多种选本。 鸟鸣飞翔(组诗) 白鹭一道道闪电 一个个下凡的天仙 在洑水上飞翔 白鹭,这高过尘世的云朵 一瞬间就牵住了人们的仰望 仿佛晨曦铺开的霞光 在河面流动,滑翔 抓住村庄吐出的炊烟 越走越远的乡愁 一下子又回到我们的眼眸 静观或者远望 一道闪电呼啸而去 河水闪亮了一下 天空闪亮了一下 两岸的村庄就焕发出青春的模样 两只喜鹊 熹微的晨光里 两只喜鹊 在柿子树上跳来跳去 有时又纠缠在一起说着悄悄话 转瞬间 一只跳上了香樟树 另一只也跟了上去 此刻微风轻拂 朝霞升腾阳光正暖 两只喜鹊就像两粒鲜活的微尘 仿佛爱,那么清澈 轻盈地,一下子把天空背在了肩上 秋收后的麻雀 又看见它们,我信了 秋风吹过田野的寂静 它们又找到了返回的路 站在空旷中,我确信 稻草人那颗仁慈的心 驮起遗失的穗子耐心等待 喜欢这春天的信使 喜欢这秋天的精灵 虽然没有白鹭的鲜亮 也没有夜莺的婉转 但我仍然喜欢这些农人眼中的老家贼 带着若即若离的童年 带着返璞归真的爱 布谷声声 悠扬的曲调传得很远 不疾也不徐 抬起了脚尖的稻子 鲜亮着浅夏的村庄 斑鸠鹧鸪野鸽子 这些异性兄弟 送上了殷殷祝福 送来杨梅的红送来枇杷的黄 唤醒了沉睡的灵魂 唤醒了节气里的奔忙 从暮春时节一路歌来 山川大地河流开始流传 布谷,布谷,布谷 一首民谣,传唱千年 ![]() ◉《白孔雀》诗刊的意义 挖掘民间好诗,激励创作激情,活跃、引领、倡导、拓展诗歌文艺的璀璨。 人这一生,能永存的不是钱财、地位、权利、名气,而是那些有用的,发着光的文字! ◉编前按 窦明俊(南京) 当我准备提笔准备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白孔雀》诗刊社长张小兰让我写这段序言的殷殷嘱托,对于一个诗爱者来说,的确让我感到诚惶诚恐。 我们知道诗歌作为一种文字的形式存在,它有自己存在的意义。同样《白孔雀》诗刊的存在也是如此。 秉承“心态、名利、欲望”归零以及倡导“直面生活、情感抒写”是我初识《白孔雀》的真实感受。《白孔雀》诗刊作为纯公益性民刊却能够真实地还原民间诗歌的面貌和特征,也如实地反应了诗歌的走势,在这一点上真的很不容易。 诗歌是 “语言的钻石”,诗歌也沉淀着人类灵魂深处的苦难和欢乐,或爱情的咏叹、或人生的感慨、或希望的遥寄、或梦想、或尊严、或美丽等等我们都可以在《白孔雀》诗刊中能够得到体验亦或释放。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对于诗歌,我一向怀着崇敬的心情。而对于民间诗报刊,我从九十年代开始接触并给予了很深的感情。如广西的《扬子鳄》《自行车》南京的《实验诗报》《他们》江西的《二十一世纪》山东的《新古典》《太阳诗报》等等都具备了相当的深度以及艺术价值,当今很多比较有影响力的诗人都从那里留下痕迹。所以民刊在包容的过程中一直也在努力地探索着,这也是许多官方刊物所不能比拟的,所以民间的那些具有质感和美学的语言也会让我们忍不住拍案叫绝。 曾几何时,诗歌开始远离读者,成为与读者距离较远的一种文体。诚然《白孔雀》诗刊如同诗歌一样年轻,但砥砺前行的《白孔雀》依然秉持初衷,为诗歌爱好者搭建一个最为纯粹而又最为美好的精神平台。《白孔雀》诗刊所承担的也是一份社会责任,它让许多诗歌爱好者有了自己的一个平台,这也是我最为感动的。“懿”首好诗、“同题精优选”、“重磅诗人”、“花翎诗人”等等无不体现了创刊者的良苦用心和担当。 综上所述之外《白孔雀》诗刊也正在不断地而且很努力地完善自己、超越自己。“言如苗叶,声如花朵”,我也自始至终地相信众多的诗歌爱好者都能够从《白孔雀》诗刊领略到诗歌的特有魅力以及艺术的熏陶。 最后祝《白孔雀》诗刊越办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