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花、买花、养花,本是人类爱美天性的自然流露。 然而,在封建社会的沉沉阴霾下,当广大劳动人民还在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而苦苦挣扎时,赏玩鲜花竟悄然沦为豪门贵族的专属特权。彼时,唐代长安城便盛行着这般奢靡之风。 白居易曾以一首《买花》,将帝城长安上流社会那车水马龙、竞相买花的热闹场景刻画得入木三分。 而下面这首唐代诗人吴融的《卖花翁》,却独辟蹊径。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位卖花翁于清晨时分挑着鲜花踏入长安城,而后将花送入豪门深院的平凡画面。 透过这一简单事实,吴融如抽丝剥茧般,无情地揭露了豪门贵族贪婪无度、垄断一切、霸占世间美好的丑恶本质。 ![]() 《卖花翁》 吴融 〔唐代〕 和烟和露一丛花,担入宫城许史家。 惆怅东风无处说,不教闲地著春华。 这首诗的大意是: 卖花翁摘下一丛新鲜的花朵,担入了许府和史府。东风吹来,不见百花绽放,寂寥空空,心中失落无比,只知百花闭锁进豪门深府。 吴融,唐末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人。龙纪元年,登进士第。 他工诗能文。其诗多流连光景之作,只有少数诗篇对唐末战乱有所反映。辛文房评其诗“靡丽有余,而雅重不足”。 ![]() 这首诗诗人以“花”为材,另立新意,自出机杼,哀怨惆怅的诗句间自然流淌出一股愤愤不平之气,自是妙笔! 诗的开篇便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清新而美好的画面。 那丛花,带着清晨的烟雾和露珠,娇艳欲滴,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一个“和”字,将烟、露与花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朦胧、柔和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花朵的鲜嫩与生机。 次句笔锋一转,将画面从美丽的花丛拉到了残酷的现实。 卖花翁挑着担子,满心期待地将花送入宫城,卖给那些权贵世家。 这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边是卖花翁的辛苦劳作,一边是权贵们的奢华享受。 这种对比,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与阶级的差异。 三句将卖花翁的无奈与惆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东风,本应是吹拂大地、带来生机的使者,但在这里,它却成了卖花翁无奈心情的见证者。 卖花翁心中有太多的苦楚和委屈,却无处诉说。 这种“无处说”的惆怅,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哀,更是社会底层人民共同的无奈。 结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也是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不教”一词极有力度,既表现了豪门贵族垄断春色、独占春光的骄横霸道,从此小事便可窥见平日里大户人家的骄纵与蛮横,亦可想见小户人家的苦楚与怨恨。 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这种霸道行径的愤怒和痛恨。 此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通过对卖花翁遭遇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