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突发心绞痛,记住这三个“救命穴”——中医急救指南

 沧海一滴水8uba 2025-05-16

声明:本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葛传军医生个人临床见解,仅供中医爱好者交流心得,不网诊,不回复具体病情咨询,文中方剂用药请勿擅自生搬硬套,以免贻误救治。

心绞痛发作时,胸口如压大石、憋闷疼痛,甚至伴随冷汗、呼吸困难,是心脏供血不足的紧急信号。若在旅途中、户外活动时突发心绞痛,身边无急救药物,或等待救援的过程中,按压特定穴位可快速缓解症状,为生命争取宝贵时间。中医经络理论认为,通过刺激与心脏相关的穴位,能疏通气血、宽胸理气,以下三个穴位被临床证实对缓解心绞痛有显著效果。  

内关穴:心绞痛的“急救开关

内关穴位于前臂内侧,腕横纹中央向上三横指(约2寸)处,两根肌腱之间。此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自古被誉为“心胸内关谋”——专治心、胸、胃部急症。心绞痛发作时,用拇指用力按压内关穴(双侧交替进行),以产生明显酸胀感为宜,持续按压3-5分钟,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缓解胸闷胸痛。现代研究显示,刺激内关穴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其效果与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有相似作用。  

图片

膻中穴:宽胸理气的“总枢纽”  

膻中穴位于胸部正中线,两乳头连线中点处。作为“气会”之穴,它能调畅全身气机,尤其擅长化解胸中气滞血瘀。突发心绞痛时,可用手掌根部快速上下推擦膻中穴30-50次,或以拇指点揉,力度由轻至重,使局部皮肤微微发热。此法能迅速缓解胸闷、气短症状,配合深呼吸效果更佳。  

图片

至阳穴:藏在后背的“强心点” 

至阳穴位于背部正中线,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处(约与两侧肩胛骨下角平齐)。此穴是督脉要穴,能振奋阳气、通络止痛。他人协助时,可用拇指关节或硬币边缘用力顶压至阳穴,持续3分钟,疼痛多能明显减轻。研究显示,按压至阳穴可在数分钟内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适合急性发作时使用。  

图片

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 

1. 力度与时间:穴位按压需保持适度力度(以患者能耐受的酸痛感为准),持续至少3分钟,不可浅尝辄止;  

2. 配合呼吸:边按压边引导患者缓慢深呼吸,避免紧张导致的过度换气;  

3. 体位安全:立即停止活动,扶患者平卧或半坐位,松开衣领,保持通风;  

4. 及时就医:即使症状缓解,仍需尽快送医排查病因,尤其首次发作或疼痛持续超过15分钟者,需警惕心肌梗死。  

需特别提醒的是,穴位急救不能替代药物治疗!若患者随身携带硝酸甘油,应在舌下含服后配合穴位按压。对于已知冠心病患者,日常可每天按揉内关、膻中穴3-5分钟,长期坚持有助于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  

掌握这些穴位,如同为心脏备上一把“无形急救箱”。在突如其来的危机中,一双巧手、几个穴位,或许就能为生命打开一扇希望之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