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I押题,应考神器还是营销套路?

 nizijun 2025-05-16

付迎红

  随着2025年高考日益临近,考生们集体进入紧张的冲刺阶段,围绕高考的各类“周边产品”也备受热捧。这当中借助AI技术的押题资料吸引了不少学子的注意,但背后却套路重重。据央视报道,有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大力推销所谓的“AI押题”产品,一款名为“历年高考真题+DeepSeek预测2025高考题”的商品销量已过百。

  采用AI预测高考真题,听起来让人“不明觉厉”。AI押题真有那么神通广大吗?仔细观察发现,所谓的押题不过是打了“擦边球”,牵强附会罢了。比如,AI对比仅仅是基于题型和大致考查方向,完全抛开了具体题目内容。只要真题与AI预测题都包含基础题、难度题,涉及集合复数概率等考点,就会被判定为“相似度极高”。如此宽泛的对比标准,根本就谈不上精准押题。

  在鲁迅的《阿Q正传》里,主人公阿Q在面对不如意时,总会利用自己的一套“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简单来说,“精神胜利法”就是一些人在遇事时用主观的“自洽逻辑”来寻求心理疗愈和安慰。

  每逢高考前后,各种“高考神器”总会集体出没,各种“押题”的声音也此起彼伏。综观历年的“高考神器”,绝大部分也只能起到一个心理安慰作用。同往年各大机构的“名师预测”“绝密押题”一样,AI押题不过是商家深谙“精神胜利法”的心理,利用部分考生和家长的考前焦虑编织的又一个美丽谎言。相比之下,后者只是多披了一层科技的外衣。

  过来人都知道,但凡在考试前将希望寄托在押题上的,多半都不靠谱。毕竟,高考最终考查的是考生对学科知识的总体掌握程度,而不是“瞎猫碰上死耗子”的本领。更何况,高考命题本身具有严格的保密机制和反押题设计,要想在考前押中题目,简直难如登天。即便是运气爆棚猜对了,大多也是考查方向一致,基本不可能碰上完全一样的题目,这有无数例子可以证明。

  考试没有捷径。当下正处于高考冲刺阶段,对于广大考生而言,最好的“高考神器”就是摆正心态、踏实复习。与其自欺欺人寄希望于AI押题,不如回归课本、回归课堂,扎扎实实梳理知识要点来提升应试能力,这比什么考前神器都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