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诗歌●诗情画意】2025年第10期(总第139期)

 安徽晓渡 2025-05-16 发布于安徽
图片
摄影:张承安   作品:《回味童年》
【本期入选诗人】
高绪华、万希贤、邵子玉、朱志运、廖兴坤、葛平、张春、王庆、陆勤元、白芍、闻歌、辛冬妹、李伟、张忠庆、李国庆、刘爱玲、夏书阔、江风、陆金凤、程向前、赵兴军、王永和、语希、但俊

时光陀螺

◎高绪华

弹珠卡进跑道裂缝的刹那

铁环已滚成青铜年轮

蝉蜕被风拧成麻绳

陷入三伏天发烫的指纹

我们追逐金属的嗡鸣

在褪色的红跑道上画圆

每个踉跄都溅起光斑

笑声划开黄昏的锈痕

汗水在裤兜结晶成盐

影子与铁环角力

直到晚霞的糖浆

将归途封存为琥珀标本

此刻它仍在暗处旋转

卷起整个童年的向心力

有群中年人正逆光而行

在时空褶皱里永恒地

追捕铁环滚动的颤音

作者简介:高绪华,笔名曙磐,196810月出生,安徽六安人,英语专业本科学历,初中英语高级教师。中华诗词学会和安徽省翻译协会会员,《国际诗歌翻译》季刊编辑部翻译。

童年的时光

◎万希贤

岁月静好。时光斑驳

无聊着无聊

聊到了童年多彩的时光

童年的天是蓝的

童年的水是清的

童年的梦是干净的

我们的童年

纯真,清苦,在大自然自由放养

春天,微风拂面

遍地的苦菜花开了

金色的花摇曳着童年的梦

一半苦涩,一半芳香

夏天到了

童年的时光又泡进了池塘

小伙伴打闹嬉戏

浪花飞溅

无拘无束的童趣在水上张扬

秋天的枣子熟了

一颗颗红得透亮

爬上树,尽情享受着天然的果香

酸酸甜甜,余味绵长

冬天的雪,绵绵软软

随着欢笑打着雪仗

结冰的池塘

那是天然的溜冰场

没有冰鞋一样滑得有模有样

童年的时光

是清苦与甘甜酿成的一杯酒

醉了太阳,醉了月亮

那颗心,未醉

成长的路上才不会迷失方向

作者简介:万希贤,山东潍坊人,退休检察官。中国诗歌网会员。作品散见于《检察日报》《大众日报》《城市信报》《中国当代诗词集》《齐鲁文学》《大地文学》《文学纵横》和《桥山》等书刊。

回味童年

邵子玉

童年,记忆长河中

如璀璨星辰照亮快乐时光

童年,溪水清澈

哗啦啦的水声载着笑声

我们捉鱼摸虾,嬉闹

童年的天空

是那么高,那么湛蓝

我们在阳光下奔跑

牵着纸鸢,像自由的鸟儿飞翔

光影洒下梦幻

我们一天天长大

斑斓的色彩遗落在年轮中

回味童年

跳皮筋,唱儿歌

在滚铁环的涟漪里荡漾

我们在时间的沉淀中渐老

纯真童年永耀心间

无论皱褶多深,岁月多长

作者简介:邵子玉,喜欢一切的艺术形式与载体,用美怡养心情。

回味童年

◎朱志运

一晃就长大了  变老了

童年已封存在过去的时光里

除了怀想

再也取不出来

童年时代  一定有某件事

会让你记忆犹新

慢慢咀嚼

有一丝特别的味道涌上心头

捉迷藏  滚铁环  纸风车  打仗…

童年的世界是浪漫的

童年的天空是明亮的

童年的梦是香甜的

童年不知天高地厚

不知道什么叫忧伤

快乐的心永远在飞翔

每个细胞都在兴奋地奔跑

让我们找回那颗童心吧

甩掉一切重量

重新玩一玩童年的游戏

畅怀大哭或大笑

作者简介:朱志运,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衡阳作协会员。在《中国诗人》《一线诗刊》《安徽诗歌》《长江诗歌》和《湖南诗歌》等发表诗歌。

滚铁环

廖兴坤

在悠长的青石板路上

铁环圈住锈色的童年

年轮在滚动中剥落,一圈圈

滚成一道道永不闭合的辙

我们追逐那个不会破碎的圆

而那些滚动的轨迹

依然在灵魂深处延伸,像命运

给每个奔跑的孩子留下的

没有终点的谜题

我们追逐的何止是一个金属的圆周

当所有转动的生命轨迹

都沉入记忆的深井

那些未完成的弧线

仍在骨血里生长

作者简介:廖兴坤,男,布依族,中国诗歌学会和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安顺市作家协会理事与西秀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发表诗歌四百余首。

回味童年

葛平

在操场的旧跑道上

微风轻舞时光的绸带

铁环飞旋,似记忆的桨

唤醒沉睡的往昔

一串串笑声,如铃

在岁月的巷弄里叮咚

奔跑的脚步,踏响尘土

扬起童年的梦影

我们曾追逐那一抹斜阳

在田野或窄窄的街巷

弹弓,纸飞机,玻璃弹珠

装满小小的行囊

如今,站在时光的对岸

看那远去的烂漫

铁环的轨迹,蜿蜒成诗

在心底,悠悠地婉转

童年如褪色的画笺

却在回味里,清晰如前

那纯真的片段,永不落幕

在心灵的角落熠熠生辉

作者简介:葛平,安徽巢湖人,合肥市作家协会会员,巢湖市作家协会理事。作品散见《安徽青年报》《鸭绿江》《速读》《渤海风》《三角洲》和《神州文学》等。

回味童年

◎张春

父母经历了从城市到农村

后来又返城回到工作岗位

我的出现,是他们情绪低落时的高光时刻

地图上找不到我的童年

村外洗澡、钓鱼的那条小河

不但真实存在,至今还在记忆里流淌

有数不完的快乐细节

家人的特殊身份,在那里

没有受到乡邻的冷落

走街串巷,就像出入自家庭院

孩童皆是玩伴,大人朴实亲切

遇到饭点,可以分食一块玉米面饼子

那时长成的骨头,今日敲打

落下的也是白雪一样的粉末

作者简介:张春,东北人,现居青岛,喜欢码字煮酒,自娱自乐。诗观:写诗,修炼心灵。   

追寻童年

王庆

滚着铁环,滚动年轮,滚动起

几十年的岁月

褶皱里抖落一地锈蚀的蝉鸣

骨缝挤出陈年呐喊

在水泥地上撞出咯咯的回音

白发是体内溢出的雪

覆盖所有未能滚远的清晨

不太协调的动作,裹紧喜悦

锈住的童年在掌心发芽

心跳声啄破的黄昏

所有圆都走向重逢

作者简介:王庆,安徽省天长市人,现居天长。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有作品发表于《文化月刊》《文学少年》《奔流》和《三角州》等报刊。诗观:清新质朴。

重拾童年

陆勤元

谁说童年是遗失的宝藏

丢了就无法找回

剥开时光坚硬的外壳

抽去思想上疯长的稗草

苍老的脚印长成池塘边的翠柳

铁环滚过笑声的辙痕

长出青苔的年轮

沉睡的弹珠突然苏醒

折射出彩色的黄昏

跳房子的格线里游出银鱼

指缝间飞出去的纸飞机

瞬间变成皱纹沟壑里的私语

作者简介:陆勤元,合肥人,中学教师。部分作品获奖或在纸质刊物及公众号平台发表。

回味童年

白芍

讪笑着

爆米花焦糖香黏住的眉毛

回头看,已长成一片刺痒的稻茬

锈迹斑斑的铁环

找不到一块平整光滑的地

金属咯咯的笑滚进尘土的叹气

传递不了速度与激情

在路灯下的路上

偶尔拾到的烟盒

皱巴巴的,折不出棱角

偷偷藏夹在书本里

缺损的玻璃弹珠

从大姆指带着血弹出

碰撞出冰河的碎光

似乎用尽了稚嫩的力气

那些被河水泡软的童年

总带着鱼塘腥味

带进暮色舒展筋骨的酸痛

或被晚风吹成紫烟

作者简介:白芍,本名王广宣。现居安徽马鞍山市。安徽省诗词学会现代诗专委会委员。作品主见于《诗歌月刊》《安徽文学》《作家天地》和《扬子晚报》等报刊。多次全国诗赛获奖并入选多部诗歌选集。

在别处

闻歌

沿着梦的深井

我艰难地爬出地面

抖落满身的泥水和疲惫

投入到南方一个早晨

冷雨凄迷的怀抱

雨声在别处

鸟声在别处

车声在别处

人声在别处

我,也在别处

我在知天命的荒草丛中

重新拾回了那只曾经遗落在童年的铁环

而今,早已锈迹斑斑

我俩衰老的速度相当

我俩共同经历了时光的轮回

我在岁月的这一头

它在岁月的那一端

五月的风

沿着最后一根白发的末端顺流而下

琵琶的心事

在半青半黄时最乱

慌张了鸟的翅膀

翻飞了蝶的花瓣

再把手牵起来

再把歌唱起来

再背起书包踏上那条熟悉的小路

再重新把腰弯成铁环的弧度

再在风中奔跑成

曾经的少年

作者简介:闻歌,素喜文字,尤其着迷于现代诗的参差错落,以为诗是一个人内心最直白的表达方式。100万+文字作品散见于各类报刊杂志。

妈妈,我把乳名弄丢了

辛冬妹

我庆幸,我有一个

响亮的乳名

那时候,母亲唤我

东西南北唤我

把乳名叫得满村庄响着

推铁环,捉迷藏,打泥巴仗

抑或把牛放牧天涯

每每夜色沉默时

母亲就开始四处唤我乳名

村庄里家家户户

响着我的乳名

岁月沧桑,耳畔

已经无人唤我乳名

村庄里上了年纪的人

也不再唤我乳名

年轻人异样的眼神里

停泊不了我的乳名

我想,我已经把乳名弄丢了

妈妈呀,我多想

在故乡的原风景里

响起儿时,你那声声急的

我的乳名

作者简介:辛冬妹江西万载人,60后,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资深媒体人,高级编辑。在《中国文学》《星火》等多家文学刊物和多个知名文学平台发表诗歌、小说和散文若干,出版新闻、文学、教育等专著多部。

回味童年

李伟

当双鬓染白了岁月的风霜

你是否还会忆起

那童年铁圈滚动的声响?

瞧,一群花甲老人赛场亮相

推起铁圈,似时光流淌

有的聚精会神

目光紧追铁圈,如猎豹紧盯前方

有的开怀大笑

笑声冲破云霄,在天空中回荡

有的沉浸回忆

思绪如脱缰野马,驰骋在童年牧场

场外同龄人个个激情荡漾

双手似把欢快的鼓点鼓掌得山响

吹口哨的嘴奏响悠扬的乐章

他们一起投入童年的温馨海洋

助阵的小朋友们睁大眼睛,满脸迷茫

他们不明白爷爷们为何如此欢畅

哦,这铁圈是童年的时光宝盒

装着纯真的快乐,闪烁着七彩的星光

它滚过四季,滚过梦想

如今又滚进花甲的心房

在铁圈哗啦啦的滚动里

岁月仿佛忘记了沧桑

童年的梦哟,永远在心底深藏

作者简介:李伟,重庆德乐坊文化传播公司艺术总监,诗歌爱好者。有多篇诗作刊发在《诗刊》《作家天地》及网络平台。

回味童年

◎张忠庆

滚动的铁环

唤起人们美好的回忆

咸涩的汗水

打湿了坎坷曲折的足迹

多彩的纸鸢

翻飞在儿时梦想的天际

树上的知了

唱着夏日快乐的歌曲

沧桑的脸庞

历经人世间的风霜雪雨

回味童年

绽放的花朵诉说菲芳故事

作者简介:张忠庆,山东省青州市人,网名:夏天。作品发表于《安徽诗歌》《山东诗歌》《齐鲁文学》《中国诗歌网》和《中国作家网》等。

回味童年

李国庆

晨雾还没散尽

一只鸟儿衔着湿漉漉的童话

穿梭于林间

晨光追着我的脚丫

我背着书包,手持铁环

叮叮当当, 歪歪扭扭

在蜿蜒的石板路上穿梭旋转

丈量童年的时光

放学路上,我用粉笔头

在青石板上勾勒出

一方小小的天地,叫跳房子

我和伙伴在格子里跳跃

笑声酿成蜜糖

装进童年的玻璃罐

可长大成家后

那曾经轻易跨越的方格

竟变成钢筋水泥筑成的困局

为一套房奔波发愁

作者简介:李国庆,男,安徽黄山人,中国诗词研究会、安徽省诗词协会、宣城市作协和黄山市诗词学会会员,作品发表在多种刊物。现居安徽泾县。诗观:诗是生命的光芒。

回味童年

刘爱玲

一个小小的铁环

串起了我们的梦想

一枚小小的毽子

上下翻飞带着我们蹦跳着张扬

一堆小小的泥巴

让我们捏出各种动物像变魔术一样

一块小小的方格

我们在格中跳跃忘记了忧伤

这些带着泥土的芳香

伴着我们成长

童年的欢乐取代了惆怅

使我们终生难忘……

作者简介:刘爱玲,女,六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文学爱好者。

回味童年

夏书阔

纸船在檐沟里打转

载着一根鸡毛

那时我总以为

这就是比鸡毛信还快还远的航行

铅笔在作业本上歪歪扭扭地生长

橡皮擦哭了

总也擦不去

越来越深曾经嫩稚的指纹

冰棍车叮当驶过

我们掏出攥出汗的硬币

蝉鸣突然安静——

原来甜蜜也需要屏住呼吸

外婆的蒲扇

漏下整个一条银河

我伸手去接

却接到一颗融化的星星

后来我学会了把锁挂在门上

而那些在口袋里哗哗作响的弹珠

却永远留在了

向阳的门坎上……

作者简介:夏书阔,中国诗歌学会、安徽省作家协会和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面试专家库成员。

回味童年

江风

铁环,转唤出灵悟

声声编织着童年彩梦

脸庞长满太阳

照亮行路,跟光走

在阴晴冷暖里,跌一跤

就高一截

渐渐,萌生星星的睫毛

一圈圈环,越滚越远

研磨斑驳时光

和岁月一起长大

绽放的明朗笑纹里

抖动着圆而清的转动声

宛如春天的竖琴

弹响优美旋律

作者简介:江风,原名安志国,黑龙江省五常市作协会员,曾在纸刊及网络平台发表过小说、散文和诗歌。

忆童年

陆金凤

在记忆的深处

滚铁环之类的熟悉场景

好似旧胶卷清晰得发烫

在凹凸不平的场院路上

铁环飞转如同把欢乐吟唱

丢沙包,沙包起落

欢笑声声穿梭

这些是童年欢娱的迷人甜点

那时,物资如贫瘠的土壤

可童年的画卷却缤纷异常

没有奢华玩具、书籍的琳琅

大自然就是最美的宝藏

捉蛐蛐于草丛,捕蝴蝶在花旁

每一次探寻,都是惊喜的碰撞

再看如今的孩子,仿若置身万花筒中央

选择琳琅满目,却也迷茫

读书学习是成长的基石,不松挷

兴趣班林立犹如无形的网

他们在知识与技能间来回奔忙

虽拥有丰富资源,却难寻纯粹舒畅

童年啊,无论哪个时光

都该是梦想绽放的温床

愿孩子们在岁岁年年里

每天都像小鸟一样悠然与欢畅

作者简介:陆金凤,女,陕西省镇安县人,业余作者,曾就职于镇安县人大。作品散见于《中国电视报》《中国诗歌网》与《安徽诗歌》等10多家报刊和网络媒体。

回味童年

程向前

如断线的风筝

童年飞得那么遥远

如今回味起来

依旧是一段甜蜜的光阴

高兴时可以放声大笑

受了委曲就放声痛哭

可以赤身在池塘里洗澡

可以在河水里摸鱼捉虾

载着梦想与稚嫩的承诺

将纸折的小船漂向溪流

从树上捉下鸣唱不息的蝉

让萤火虫点亮夜晚的蚊帐

时光匆匆流失

童年的影子历历在目

每当微风拂过耳畔

仿佛又听见童年的呼唤

作者简介:程向前,安徽潜山市人,安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安庆晚报》《安庆作家》《安徽诗歌》《西狐文学》《三江文学》和《名家美文欣赏》以及其他文学平台发表散文、小说与诗歌作品若干篇。

追寻童趣

◎赵兴军

曾经的乐趣

简单纯真不掺功利

曾经的玩具

随手拿来随心制作因地制宜

想当初童趣所至

泥炮对摔比谁炸得更响

泥洞谁炸开得更大

叠牌儿(叠宝)对拍

抽转陀螺

筷子、细竹竿筒与桐树果子自制发射器

简单的游戏愿赌服输的规则

强大了那时孩童的内心

在学习改进游戏规则中

追求完美一路前行

想当初大自然中万物皆为顽童所用

悦手悦心但不一定悦目

玩得昏天黑地炊烟四起鸦雀归林

总是在母亲“来家吃饭啰”的声声呼唤中

与邻村或本村的同学依依话别

恋往日少不更事

然每天开心不断

以至于成年后见着滚铁环的游戏

也总是眉开眼笑

走路都挪不动道

童心未泯

总想自己上手去划拉划拉

找寻那份曾经属于自己的乐趣、自豪

与再不归来的美好童年

作者简介:赵兴军,安徽省巢湖市人,安徽省诗词学会、合肥市与巢湖市作家协会会员。

回味童年

王永和

春天的秧苗,在风中摇曳

似我们童年天真的模样

低矮的校舍,书声琅琅

破旧的课桌,刻着梦的形状

尘土飞在操场上

跳皮筋,笑声清脆悠扬

滚铁环,身影欢快匆忙

露天电影,闪烁旧时光

小兵张嘎,英雄本色

我们模仿着打鬼子的飒爽

捉鱼虾,在河塘中泥鳅游滑

追蝴蝶,在芬芳花旁撒欢跑

捕鸟雀,在稻草堆里喂养

煤油灯下,书写自己的成长

嬉闹声,在云中漫步与荡漾

难忘的童年,心中不灭的灯火

亮堂堂,任岁月流转

一闪一闪的小星星

在白发间熠熠生辉

作者简介:王永和:安徽合肥人,诗歌爱好者在多家文学平台发表文章。

回味童年

语希

画面触动灵魂,勾起

懵懂岁月中的一段小记忆

母亲的叮咛

被下山的日头吞噬,晚风有些凉意

挨揍是一定的,或许

母亲有过对着渐黑的天空呼唤了无数次的

着急与担忧,远大于

她抬起又落下的那威武戒尺

周末,跳皮筋,踢毽子

看男生推铁环,把时间弄丢

星星挤满院落,那一刻

母亲已不再和蔼可亲

低下头,我硬是

挤出一堆的小雨点,博取母亲的原谅

肚子“咕咕”抗议,保证

此后定要比星星早回家

作者简介:语希,原名:李爱华,居安徽淮南。爱诗歌的八公山人。

圆满

但俊

时光的圈韵

转动起蓬勃的笑容

青春的样子

在爽朗的集聚中

丰满

又一次翔飞的翅膀

心灵的卷尺

依然丈量前方岁月的秋高

拓展明朝视野

把延续的旷达

让无数赏阅

存储追逐的响亮

欢唱的节奏

热闹万家情怀

作者简介:但俊,作品发表于《安徽诗歌》《安徽文学》《作家文荟》《大别山诗刊》《皖西日报》和《新安晚报》等。

《安徽诗歌》编委会

编委会(以姓氏笔画为序):
凡非子、王维勤、许  洁 、许三业
肖丁丁、陈   怀、高建国、晓   渡
靳   生、蔡   永、潘志远
校对组(以姓氏笔画为序):
朱述云、朱浏德、张学党
赵兴军、程新立、潘德道
朗诵组(以姓氏笔画为序):
于   洱、小   荷、开心果子、石   头
沐   一、雨叶子、李白的李、张   青
邵   梅、周惠芳、青   禾、明   璜
秋   心、荀琼芳、梧   叶、笑   溪
惊鸿无妍、雪如玉、葛云松、葛   锋
瑞雪丰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