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内障中药以及制剂方选编25篇

 ycd2468 2025-05-16

白内障是晶状体或其囊膜失去正常的透明性,发生部分或全部晶状体混浊而影响视力的一种常见慢性眼病。一般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两大类,而后天性白内障又分为老年性、并发性、外伤性等数种,且以老年性为多见。白内障属祖国医学的“圆翳内障”、“如银内障”、“枣花内障”、“浮翳”、“沉翳”、“剑翳”、“黄心内障”和“惊震内障”等病相类似。初起易治,日久难疗。

病 因:先天性白内障多因肾精不足,肝肾亏虚所致。后天性白内障多因脾胃虚弱,失于运化,气血乏源,目失所养;或年老体衰气弱,或肝肾亏虚,或心肾不交,以致精血亏虚,目失濡养所致。

症 状:初起视物不清,眼前或见黑点,或素有黑影随眼移动,或如隔轻烟薄雾,或有单眼复视现象。视力逐渐下降,甚则仅能分辨手指或明暗,瞳孔完全变为银白。白内障有一个发展过程,不同阶段,内障程度也不一样。如老年性白内障临床经过分初发期、未成熟期、成熟期及过熟期。药物治疗仅适于初发期,未成熟期疗效次之。成熟期后宜手术疗之。

1.消障散

【组成】海螵蛸50克,菊花15克,蛇蜕15克,木贼15克,当归尾15克,青箱子25克,芜蔚子25克,石决明25克,蝉蜕5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15克,每日早、中、晚各1次,饭前用白开水送下。

【功能】平肝潜阳、祛风消障。

【主治】白内障。

【附记】引自程爵棠《单方验方治百病》。屡用有效。若配合眼保健按摩,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方法是:早晨起床时,用左手食指从左眼大眼角(睛明穴)用中等力度向外横揉至小眼角100次;再换右手食指用同法横揉右眼100次。揉后用双手食指尖适度压两侧太阳穴36次。晚上睡前按上法重揉一遍。每日2次。坚持下去,对于治疗白内障确有好处。

2.消障灵

【组成】黄芪60克,党参30克,白术25克,茯神20克,远志25克,龙眼肉15克,当归10克,丹参25克,枸杞子30克,木香15克,赤芍15克,牛膝10克,莪术10克,磁石20克,红枣10克,川贝母10克,生姜6克,三棱10克。

【制法】蜜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10克,每日2次,白开水送服。

【功能】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主治】老年性白内障早期。

【附记】引自胡熙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安同寿方。治疗89例170眼,显效(视力提高7~9行)21眼,有效(视力提高3~6行)80眼,好转(视力提高1~2行)27眼,无效42只眼。总有效率达75.29%。

3.冰香散眼药

【组成】甲组药:制炉甘石60克。乙组药:黄柏、黄芩、黄连、蝉蜕、山栀仁、白芷、羌活、薄荷、川芎、白菊花、荆芥、大黄、当归、赤芍、连翘、木贼各3克。丙组药:海螵蛸6克,荸荠粉9克,冰片7.5克,西黄0.6克,珠粉1.2克,熊胆0.6克,淡础砂0.3克,朱砂3克,蕤仁霜3克,麝香0.75克。

【制法】散剂。先将乙组药16味,用清水数碗煎汁去渣,然后将甲组药浸入乙组药汁内,日光下晒干,然后研磨至极精细,用细绢筛滤过,能在舌上舔之似无渣者,方可应用,最后将丙组药加入,自晨至暮,要在一天内研细,以免泄气。制成后装入玻璃小瓶内密封,以防药气外泄。

【用法】外用。用消毒点眼玻璃棒蘸药少许(约一粒芝麻大的1/3,量不能多,多则有刺痛)。每天点眼2~3次,点在近下睑缘处(不可点在下穹窿内),静闭10分钟,以患者感觉清爽为佳。

【功能】滋补肝肾、祛障明目。

【主治】老年性白内障(肝肾阴亏型)。症见视力下降,眼前有黑影,两眼晶状体前后皮质混浊,核心较透明,眼衣正常。可伴有头晕耳鸣,腰酸,舌红,脉细数。

【加减】同时配用黄叔仁氏汤剂内服:药用枸杞子10克,白

菊花10克,五味子10克,川石斛10克,桑椹10克,谷精草10克,沙苑子10克,女贞子10克,菟丝子10克,陈皮10克,制首乌15克,决明子15克。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温服。

【附记】引自陆南山《眼科临床症录》。陆南方。屡用皆效。

4.石斛夜光丸

【组成】石斛15克,人参60克,山药22.5克,枸杞子22.5克,肉苁蓉15克(酒蒸),生甘草15克,五味子15克(醋蒸),天冬60克,枳壳15克(麸炒),茯苓60克,麦冬30克,青箱子15克,黄连15克,决明子22.5克(炒),牛膝22.5克,蒺藜15克(盐水炒),菊花22.5克,熟地黄30克,生地黄30克,川芎15克,苦杏仁15克(炒),菟丝子22.5克,防风15克,羚羊角15克,犀角15克。

【制法】蜜丸。先将羚羊角、犀角分别到研为细粉;将枸杞子、天冬、麦冬、牛膝、生地黄、熟地黄、五味子、苦杏仁等8味同捣烂;再将余药石斛等10味共轧为粗末,与枸杞子等8味混匀捣烂,晒干或低温干燥,再共轧为细粉,和匀,过80~100目筛。然后将羚羊角、犀角细粉置乳钵内,与石斛等细粉,陆续配研,和匀过筛。最后取炼蜜[每药粉300克,约用炼蜜(112℃)360克,和药时蜜温90℃]与上药粉搅拌均匀,成滋润团块,分坨,搓条,制丸。每丸重约9克。分装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功能】滋肾、养肝、明目。

【主治】肝肾两亏,瞳孔散大,视物昏花及内障等。可用于肝肾阴虚,内障目疾,头昏脑涨,视物昏花,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炎,脉络膜炎,视神经炎等症。

【附记】引自《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瑞竹堂经验方)。屡

用效佳。武汉另法:用蜜量为药粉的50%,水泛为丸。

5.加味磁朱丸

【组成】磁石60克,琥珀末15克,朱砂30克,神曲120克,生蒲黄15克。

【制法】蜜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9克,每日早、中、晚各1次,温开水送服。

【功能】镇静安神、活血明目。

【主治】白内障。

【附记】引自王渭川《王渭川临床经验选》。屡用皆验。

6.摩顶膏

【组成】生麻油2000毫升,酥90克,莲子草汁1000毫升,淡竹叶1握,长石45克,槐子31克,曾青30克(研),盐花90克,栀子叶45克,朴硝45克,玉竹45克,大青叶45克,吴蓝45克。

【制法】药膏。上药除生麻油、酥外,余药细到,以厚布裹。先下生麻油,酥在锅内煎,以莲子草汁尽为度。入药熬至膏成,绞去渣,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于每夜临卧时,取药膏半匙涂头顶上,不住手摩,令消散入发内,觉脑中清凉为度。

【功能】益肾祛风、去毒消障。

【主治】肾虚致目昏暗,风毒上攻,脑脂下流,变为内障。

【附记】引自明代朱棣《普济方》。屡用神效。

7.犀角地黄丸

【组成】犀角100克(到末),川芎100克,当归120克,熟地黄120克,白菊花120克,淮山药120克,远志120克,蒺藜120克,白芍120克,茺蔚子120克,菟丝子120克,决明子120克,密蒙花120克,石菖蒲60克,黄柏60克,青箱子60克,巴戟天60克,蝉蜕60克,知母60克,石决明240克,女贞子240克,枸杞子200克,五味子30克,肉苁蓉30克,青盐30克。

【制法】蜜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炼蜜为丸,辰砂为衣,每丸重10克,分装备用。

【用法】口服。成人每次1丸,日服2次,白开水化服。小儿酌减。

【功能】滋阴补肾、平肝祛风、清心凉血。

【主治】肝肾阴虚,肝热偏重的各种眼底病。可用于阴虚肝旺的眼衣出血,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早期白内障,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等。

【附记】引自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本方为眼科临床常用药,疗效好,服用方便。

8.明目还睛丸

【组成】生地黄500克,熟地黄500克,枳壳250克,石斛250克,防风250克,苦杏仁250克,牛膝250克,川芎250克,夜明砂250克,青箱子250克,女贞子250克,石决明300克,白茯苓300克。

【制法】蜜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炼蜜为丸,每丸重10

克,辰砂为丸;或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白开水化服。水丸: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功能】滋阴益肾、理气宽中、平肝明目。

【主治】阴虚不足,肝阳偏亢,视物昏蒙,头痛,烦渴,便燥,胸腹胀满。可用于慢性虹膜睫状体炎,色素膜炎,外伤性白内障,慢性单纯性青光眼,以及伤阴烦渴之玻璃体出血和其他眼底病。

【附记】引自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本方为眼科临床常用药,疗效好,服用方药。

9.内障蕤仁丸

【组成】蕤仁120克(去壳),海螵蛸40克,广木香15克,石决明240克,川黄连60克,玄精石60克。

【制法】糊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每料用羊肝一具(连胆),用竹刀刮去筋膜切片,用新瓦焙干,研作糊,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6克,每日早、晚各1次。淡盐汤送服。

【功能】平肝清热、滋阴泻火、退翳明目。

【主治】素有痰火,肝热偏热之早期老年性白内障,或外伤性白内障等。

【附记】引自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屡用屡验。

10.斗障散

【组成】九制炉甘石500克(威灵仙液制9次),飞辰砂5克,牛

黄3克,麝香1.5克,上冰片50丸。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舌添无渣,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泄气。

【用法】外用。每晚取此散少许,点眼1次。

【功能】涵晶抗老。

【主治】老年性白内障早期。

【附记】引自李文亮《千家妙方》。柏超然方。早期老年性白内障,用药物治疗是有效的。20年来用本方配服内障三奇丸,临床治疗1612例,视觉功能改善的有80%;晶体中软性混浊吸收的有14%。特别是初发期和混浊互配不到十分之五的成熟前期,疗效显著。老年性白内障是新陈代谢反玄在晶珠(晶状体)上的过早衰老。早期用药物治疗是积极有效的。而晚期老年性白内障(成熟期),作者25年的针拔统计212只眼,复明率为96%。针拔有审机,点眼,探骊,射度,扰海,卷帘,圆镜,完壁等“金针八法”。

11.内障三奇丸

【组成】蕤仁霜20%,甘菊花40%,车前子40%。

【制法】水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5克,一日2次,用药煎汤送下。

【功能】涵晶抗老,清肝明目。

【主治】早期老年性白内障。

【加减】气虚型者,雾视易疲,纳少气短,脉缓乏力,舌淡苔白,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各15克,煎汤送丸;血亏型者,目眩头晕,咣白失眠,脉涩,舌绛,苔剥者,用当归、生地黄、麦冬、龙眼肉各15克,煎汤送丸;精衰型者,腰膝酸软,

耳鸣视歧,脉细尺浮,舌小苔薄白等,用菟丝子、枸杞子、覆盆子各15克,五味子3克,煎汤送丸。

【附记】引自李文亮《千家妙方》。柏超然方。通常与斗障散配合应用,内外并治,效果甚佳。

12.珍珠散

【组成】珍珠4.5克,玛瑙4.5克,琥珀4.5克,珊瑚4.5克(以上四味皆用豆腐煮过,再分研细末),硼砂1.5克,熊胆1.5克(烘脆),龙脑1.2克,麝香0.75克,瓜竭2.35克,朱砂2.35克(水飞),黄连末1.5克,明乳香1.5克(簪上炙干),没药1.5克(簪上炙干),制炉甘石45克(按法炮制)。

【制法】散剂。1.制炉甘石法:取炉甘石250克,入大柴土罐中,外用柴土泥封口,将罐搁稳,四周用粟炭覆盖,上下起火,自早至晚为度,取出研细,过罗筛,水飞,再用下列药水制。药用鹅不食草、黄连、黄柏、黄芩、当归、生地黄、栀子、连翘、赤芍、薄荷、大黄、细辛、白芷、羌活、独活、甘草、龙胆、红花、苦杏仁、白菊花、防风、荆芥、蔓荆子、蕤仁各3克,桃叶、桑叶、枇杷叶、槐叶、杏叶各7片。加清水两碗,煎至一碗,去渣,入金银箔片各7张,再熬至1刻钟,用煅过的炉甘石60克,入洁净的铜器内,和匀,隔汤煮干取起,再加金银箔片各加7张,择清爽天气,露一宿,晒一日,即得形如羊脑、白如雪、松如花之炉甘石方可,若见沉重黑暗,则不堪用。慎之。2.上药各研极细末,过罗筛,称准配合,复以棉纸筛下,瓷罐收贮,备用。

【用法】外用。用银簪蘸药粉少许点眼,每日1~3次。

【功能】温补肝肾、退翳明目。

【主治】内障云翳初起。

【附记】引自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屡用神效。本方为眼药中之至宝,神验也。如上方一时未备,用制炉甘石6克,朱砂1.5克,硼砂1.5克。共研极细常点眼,效果亦佳。

13.朱冰散

【组成】朱砂9克,冰片1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为极细末,过筛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泄气。

【用法】外用。用灯心草蘸冷开水,沾本散少许,点抹眼内眦角。每日早、晚各1次。连续治1周,停药1周,为1个疗程。

【功能】清热解毒、退翳明目。

【主治】白内障初起。

【附记】引自程爵棠《单方验方治百病》。一般用药3或4个疗程即效。

14.退障片

【组成】龙胆、茺蔚子、白芍、丹参、牡丹皮、蒺藜各4000克,墨旱莲5000克。

【制法】片剂。上药共研细末,依法制片剂,每片含生药0.6克,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6片,日服3次,以温开水送服。坚持用药,视力恢复到1.0以上停服。

【功能】补益肝肾、解郁凉血、退障明目。

【主治】老年性白内障。

【附记】引自程爵棠《单方验方治百病》。屡用皆效。或取新

鲜鳗鲤鱼血适量。每取血少许点眼,日点3次或4次。祛翳明目。故用治白内障有效。

15.空青丸

【组成】空青3克,细辛30克,五味子30克,车前子30克,知母60克,生地黄60克,防风60克。

【制法】蜜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10丸,日服2次,空心茶汤送下。

【功能】凉血清热、祛风利水、消障明目。

【主治】老年性白内障。

【附记】引自《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左柏庆方。屡用有效。

16.羚羊止障散

【组成】羚羊角50克(到末),细辛45克,知母60克,人参60克,车前子60克,防风75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4.5克,日服2次,水一盅煎至5分,食后温服。

【功能】益气利水、平肝祛风、消障明目。

【主治】不痛不痒初发和未成熟期老年性白内障。

【附记】引自《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左柏庆方。屡用有效。

17.祛障明目丸

【组成】生地黄20克,熟地黄20克,白芍15克,当归12克,枸杞子30克,麦冬20克,玄参20克,车前子10克,茺蔚子15克,白术12克,云茯苓12克,防风10克,菊花12克,青箱子12克,决明子12克,红花10克,香附10克,石决明30克,钩藤20克。

【制法】水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青黛为衣,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6~9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功能】滋养肝肾、清肝健脾、祛障明目。

【主治】未成熟白内障。

【附记】引自《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任弘毅方。屡用有效。

18.石斛明目丸

【组成】石斛25克,肉苁蓉25克,五味子25克,菟丝子25克,决明子25克,苦杏仁25克,山药25克,蒺藜25克,川芎25克,青箱子25克,生甘草25克,牛膝25克,黄连25克,防风25克,枳壳25克,菊花25克,枸杞子25克,麦冬50克,茯苓100克,人参100克,天冬100克,生地黄25.6克,生磁石20克,生石膏51克。

【制法】浓缩丸。上药依法加工,制成浓缩丸。每100粒,干重25克。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30粒(约7.5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

【功能】平肝清热、滋肾明目。

【主治】肝肾两亏,虚火上升所致之瞳仁散大,夜盲昏花,视物不清,内障抽痛,头目眩晕,精神疲倦。

【附记】引自《北京市中成药规范》。屡用有效。忌食辛辣食物。

19.明目膏

【组成】生地黄12克,玄参12克,麦冬12克,车前子12克,牡丹皮12克,女贞子12克,枸杞子12克,石斛12克,制首乌9克,山药15克,丹参15克,桑椹15克,生石决明30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用时每取药末15克,以人乳汁适量,调和成稀糊状,外敷于双手心劳宫穴和患眼上,上盖敷料,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口服:又每次服10~15克(药粉),每日2次,用温开水冲服。

【功能】滋肝肾、益精血、调气血、和阴阳,

【主治】老年性白内障(早、中期)。

【附记】引自程爵棠《手部疗法治百病》。笔者经验方。屡用有效。此方内外并治,取效持续,持之以恒,必大有益处,对改善症状,控制病情发展,确有良效。

20.圆明内障散

【组成】干姜3克,五味子6克,茯苓9克,防风15克,白芍18克,柴胡21克,人参30克,炙甘草30克,当归30克,白术30克,升麻30克,葛根30克,黄芪45克,羌活45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15~21克,日服2次,用黄芩3克,黄连3克,加水煎取浓汁,分2次冲服本散。食远热服。

【功能】益脾气、升清阳、清心火。

【主治】内障眼,得之脾胃元气衰弱,心火与三焦俱盛,饮食失节,形体劳役,心不得休息,故上为此疾,此乃脾胃气虚引起的白内障。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金代李东垣方。临床屡用,疗效甚佳。

21.干熟地黄丸

【组成】人参6克,炙甘草9克,天冬9克,地骨皮9克,五味子9克,枳壳9克,黄连9克,当归15克,黄芩15克,生地黄22.5克,柴胡24克,熟地黄30克。

【制法】水丸。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9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功能】滋阴养血、清热消障。

【主治】肝肾阴虚,心肺火盛引起的内障眼,瞳子散大,视物昏花,偏头肿痛。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金代李东垣方。屡用神效。

22.益阴肾气丸

【组成】泽泻7.5克,茯苓7.5克,生地黄15克,丹皮15克,山萸肉15克,当归15克,五味子15克,山药15克,柴胡15克,熟地黄60克。

【制法】水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9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功能】滋肾阴、养肝血。

【主治】老年性白内障,目暗不明,视物模糊,眼睑干涩,因肾亏木旺引起。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金代李东垣方。屡用有效。

23.九子地黄丸

【组成】熟地黄60克,山萸肉15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丹皮15克,五味子15克,枸杞子15克,沙苑子15克,决明子15克,青箱子15克,荒蔚子15克,菟丝子15克,覆盆子15克,车前子15克。

【制法】蜜丸。上药共研为细末,另取醋制龟板30克,另研细,灵磁石30克(火煅醋淬3次),另研细,沉香粉3克(不见火)。诸药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9克,每日早、晚各1次,淡盐汤下。

【功能】滋补肝肾、消障明目。

【主治】一些内眼病及白内障等眼病。

【附记】引自中国中医科学院《蒲辅周医疗经验》。蒲老云:“我在青年学医时,我县有一位眼科名中医龚老,为了向他学习,我帮助他做了几年丸药。他对我说:九子地黄丸能治疗控制一些内眼病及白内障等眼病。在他去世的前几月,把方传予我。”

24.退障明目丸

【组成】黑豆、枸杞子、沙苑子、菟丝子、何首乌、煅石决

明、夏枯草、茺蔚子、决明子、楮实子、墨旱莲各等分。

【制法】蜜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炼蜜为丸,每丸约重9克。分装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1丸,每日早饭前、晚饭后各1次,温开水化服。100丸为1疗程,连服3个疗程停药。

【功能】益肾平肝、退障明目。

【主治】早期老年性白内障。

【附记】引自《程氏医学笔记》。刘吉年方。治疗100例,显效19例,好转32例,停止发展44例,无效5例。忌食辛辣食物,禁忌烟酒。

25.滋补口服液

【组成】生地黄12克,玄参12克,麦冬12克,山萸肉9克,山药15克,丹参15克,桑椹15克,车前子12克,丹皮12克,女贞子12克,石斛12克,生石决明30克(先煎)。

【制法】浓缩液。上药加水煎煮3次,滤汁去渣,合并滤液,加热浓缩成口服液。每毫升含生药2克。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20毫升,一日2次,1个月为1疗程。

【功能】滋养肝肾精血、调和气血阴阳。

【主治】老年性白内障初中期。

【附记】引自《名医治验良方》。袁彩云方。治疗315例574眼,总有效率达86.4%。平均治疗2~5个月。临床证明:本方对老年性衰退性眼病,是有一定疗效的,既可提高视力,改善老年性白内障症状,对全身体质的增强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