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胜利纪念日:俄罗斯如何将战争灌进奶瓶?

 洪澜 2025-05-16 发布于北京
图片

80周年的胜利纪念日,舞台在莫斯科红场,镜头对准二战老兵。然而,克里姆林宫真正盯紧的,是还没长大的俄罗斯下一代。

这场关于战争是否必须的洗脑战,已经打响。比坦克更沉重的,是历史叙事的齿轮,正在悄悄碾过俄罗斯孩子的童年。

表面纪念战争,实则是在播种战争

今年5月9日,是苏联战胜纳粹德国80周年胜利纪念日。对普通俄罗斯人来说,这是献花、缅怀、看红场阅兵的节日。但对克里姆林宫来说,这一天更像是一次大型的“政治投喂”。

谁才是这次胜利纪念日上的主角?

不是那些白发苍苍的二战老兵,而是眼下正在长身体的俄罗斯孩子。

图片

2025年5月,莫斯科红场,俄罗斯士兵队列整齐地参加八十周年胜利纪念日阅兵。

图片

2025年5月,俄罗斯儿童穿着二战苏联军装,手拿玩具枪,庆祝胜利纪念日。


镜头之外,俄罗斯国家机器正在悄悄把“战争不可避免”的理念,像奶粉一样,喂进俄罗斯孩子的世界观里。

在现如今的克里姆林宫主导下,俄罗斯式的“爱国主义”已经不再靠逻辑说服,而是靠“历史高光时刻”的情绪牵引。而这些高光时刻,也从来不是偶然被选中,而是被精心筛选、雕刻成一套叙事模板:

俄罗斯,历经苦难但永远胜利;人民,可以为祖国承受一切;敌人,不断变脸但从未缺席。

在此之中,胜利纪念日不是纪念历史,是重新讲述这套故事的黄金档。

昨天打纳粹,今天打乌克兰,同一场仗的幻术

在克里姆林宫目前的剧本里,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不叫战争,叫“特别军事行动”。听起来就像是“军事实习”,无害又必要。

而为了让普通人,特别是年轻人,买单这个说法,克里姆林宫干脆把它包装成“打纳粹2.0”。[1] [注 1]

是的,你没听错,他们把现在这场战争,直接比作当年和纳粹德国的决战。

这不是历史教育,而是叙事魔术。把“二战的道德光环”直接安在今天的坦克上,让人不好意思质疑。

可问题是,见证二战的人越来越少了。

于是,当亲历者的记忆离开人世,国家就可以用自己版本的记忆,取而代之。

但有个麻烦是,现在俄罗斯的年轻人越来越不吃这一套了。

老一辈看回忆录,年轻人不了解,爱国叙事正在失控?

2022年年底,俄罗斯官方舆论研究中心做了一个民意调查,发现有76%的14至24岁的年轻人,自信自己很懂国家历史。[2]

听上去不错对吧?

然而,半年后,另一项独立民意调查给了俄罗斯官方一巴掌:有70%的年轻人,其实并不了解国家历史。

这是俄罗斯目前的当权者最害怕的事情,因为历史现如今不再是一种集体记忆,而是成了像B站吐槽、知乎争议、微信群聊的碎片。

甚至,一旦年轻人开始从体制外接收历史,那么国家的叙事垄断权,就快掉队了。

怎么办?

答案是,重新抢回孩子的注意力。

2023年,俄罗斯历史教育跨部门委员会主席弗拉基米尔·梅金斯基(Vladimir Medinsky)在一个论坛上就焦虑发言:

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让俄罗斯的孩子们对历史感兴趣?[3]

他最后的答案是,“拍戏、拍电影、搞沉浸式表演。”听上去像是在拍《青春有你》,但舞台却是二战战场。

表面是娱乐,其实是在训练战争接受度

为了能够让历史变得酷一点,克里姆林宫现如今还把军事爱国教育系统做成了娱乐套餐。

教材里加上战争“英雄故事”,课堂上讲“怎么成为俄罗斯人”,活动搞“战争角色扮演”、“历史真人秀”、“红军少年特训营”。[4] [注 2]

不是开玩笑,他们是真的把战争教育做成了“潮流文化”。

不是讲战争多么残酷,而是讲战争多么值得;不是讲和平多么珍贵,而是讲牺牲多么光荣。

2024年4月,俄罗斯领导人在会见一个叫兹纳尼耶(Znaniye)的公益组织时,还亲口说:

我们必须学会,把过去几十年的真实故事,以真诚、动人,甚至可以说能打动人心的方式讲出来。[5]

翻译成人话就是,别硬讲道理,要让年轻人哭、热血、想报名。

打造战争偶像养成系,青春从军不再犹豫

那么,俄罗斯的孩子们会抗拒这些主流旋律的东西吗?

不,他们现在已经被“包装过的战争叙事”绕得晕头转向,甚至已经开始觉得“从军是荣耀的捷径”。

比如,一个叫“胜利志愿者”(Victory Volunteers)的组织,专门鼓励年轻人采访老兵,整理成故事库。[6]

听上去很温和,但它的核心信息是:未来的英雄,也应该是你。

图片

2022年11月,在雅罗斯拉夫尔,俄罗斯民族团结日当天,该地区的成百上千名学童,被隆重地接纳加入青年军组织。


还有个更出名的组织,叫“青年军”(Юнармия),创始人是现任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这个组织里的孩子不光穿军装,还学怎么正步走、拆枪、装弹、射击、模拟战斗。

可以说,他们不是在演军人,而是在提前预演当军人。

俄罗斯官媒三天两头报道这个组织的孩子,宣传他们在操场上模拟前线,表扬他们眼神的越来越像“下一场战争的预备役”。

国家出钱,领导人亲自点头的洗脑项目

种种这些行为,都不是草根自发,而是国家计划。俄罗斯专门设有一个“总统拨款基金”,每年分两次接受申请。

谁能拿到钱?通常都是能讲战争讲得热血沸腾的组织。而有传闻说,最后的入选名单,是俄罗斯领导人亲自挑选和拍板的。

2022年,有一个叫“沃尔尼察”(Volnitsa)的历史重建俱乐部就拿到了这笔钱,并且办了场名为“沿着胜利者脚步”的大型活动,纪念二战时从纳粹手中解放博古查尔地区的胜利。而且,这个地区靠近乌克兰边境。

这场行军,特别强调“情感浓度”和“教育效应”这两个关键词。说白了,就是要让年轻人哭、要让他们记住、最好还能让他们想打仗。

战争不是过去式,而是未来进行时

从表面上看,这是在讲历史。实际上,这是在预设未来。

胜利纪念日这种大型纪念活动,对于克里姆林宫来说,绝不只是一个日历节点,而是一种战略操作。

他们要做的,不只是让人“记住曾经打过仗”,而是要让整个社会认同:战争,是俄罗斯人生的一部分,是责任,是命运,是宿命。

而这一切操作的规模之大、用心之深,只说明一个可怕的信号:克里姆林宫已经在为下一场战争准备民意土壤,提前训练接受牺牲的社会心理预期。

注释

[注 1]

克里姆林宫对乌克兰发动侵略战争的一种荒谬和混淆类比,通过借战争打击纳粹德国的正义感,来为现在的侵略战争进行背书,让俄罗斯人认为这两场战争是同一种性质。

[注 2]

一种包装手段,把战争变得有趣、现代、酷,实则是糖衣炮弹,将战争内核伪装为青春时期的游戏。

参考文献

[1]

《莫斯科军事实力展示引发争议》(A Divisive Show of Military Might in Moscow),伊万·内切普连科(Ivan Nechepurenko),2025年5月9日,纽约时报。

[2]

《青年价值观》(Youth Values),2022年12月12日,俄罗斯舆论研究中心(VCIOM)。

[3]

《迫切需要积极参与爱国主义,而不是消极参与:如何让现代年轻人对俄罗斯历史产生兴趣?》(Есть серьезный запрос на деятельное, а не пассивное участие в патриотизме: как заинтересовать историей России современную молодежь?),奥列格·卡尔波夫(Олег КАРПОВ),2023年6月30日,共青团真理报(Комсомольская правда)。

[4]

《当下俄罗斯的历史军事化和记忆习惯:战争教育》(Militarization of history and mnemonic habits in Putin’s Russia: pedagogy of war),瓦伦蒂娜·费克柳尼娜(Valentina Feklyunina)、塞缪尔·罗伯特肖(Samuel Robertshaw)和詹姆斯·比尔斯兰(James Bilsland),第3期,第41卷,第181至198页,2025年4月5日,后苏联事务(Post Soviet Affairs)。

[5]

《与知识第一教育马拉松参赛者会面》(Встреча с участниками просветительского марафона Знание Первые),2025年4月30日,俄罗斯总统新闻办公室。

[6]

《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英雄:当下俄罗斯的儿童军事化》(Anyone can be a hero: the militarization of children in Putin's Russia),第101卷,第2期,第399至417页,艾莉森·爱德华(Allyson Edwards)和詹妮弗·G·马瑟斯(Jennifer G Mathers),2025年3月,国际事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