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参加小学二年级家长会,听“家校共育”有感

 宁乐爸的小天地 2025-05-16 发布于湖南

女儿学校利用晚上的时间组织召开了家长会,会上介绍了孩子在学校学习情况、学校教学情况和教学理念,并重点对家校共育工作进行了交流。家长会结束后,总的感觉是,作为一所严格落实双减政策的小学,学校的教学理念不可谓不先进;但作为为生活疲于奔波的家长,实施科学的育儿方法不可谓不困难。


学校很努力,但家长不可期待过多

学校为了全方位培养孩子,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孩子的知识面,在孩子应试能力上也想方设法抓基础提升、抓习惯养成。尽可能的在减负的情况下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可是,学校毕竟只是尽学校自身资源所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耘,将来学生要参加中考高考等残酷的竞争,还得想方设法为孩子争取尽可能多的资源。

并且更加优秀的小学还有很多,学校的能力上限可能并不能给孩子在今后的竞争中获得优势,所以不能过于寄希望于学校。


家长很重视,但常常觉得有心无力

参会的家长大都在认真听讲,认真记录,有的家长在结束后还在和班级老师认真沟通,希望能够找到培养孩子新的有效途径。

大家对孩子的教育培养工作都很重视,可是能够有完全充足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培养习惯、寻找方法、疏导心理的家长不多。对于大多数家长而言,为生活奔波劳累已经用尽了时间精力,昂贵的费用也是影响孩子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感情上,家长都愿意为孩子成长全面提供支持;但实际中,总会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心里美好的愿望和现实窘境的强烈反差造成了深深的无力感。


孩子都很棒,但学习仍然备受关注

在班主任介绍孩子们在校表现时可以发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有的学习成绩好被同学们公认为“学霸”,有的集体荣誉感强,有的热爱劳动,有的动手能力强……

但是,不论孩子哪方面优秀,老师和家长对学习成绩的关注都不会降低。

这就造成了孩子的闪光点得不到充分的正反馈,学习成绩成为压在孩子们头上的沉重负担(听别的家长说,有个孩子因为考试只考了99分,自己扇了自己两个耳光)。

孩子们都渴望得到大人的肯定和认同,大人在孩子学习成绩上不可避免的紧张,会给孩子造成不小的心理压力。


家校共育,难在平衡教育内卷的情绪和孩子成长的规律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这种节奏和社会上教育内卷的情绪是格格不入的,一步慢步步慢在这种快节奏的社会中已是普遍的共识。

就算学校严格落实双减政策,也不能避免孩子在学校间的交流中受到教育内卷情绪的影响,社会情绪的急切和科学育儿的慢性子,在家长脑中打架,造成迷茫,无所适从。


“木桶理论”和“长板理论”的抉择

木桶理论(短板效应)指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在教育中,如果这块木板正好是大家关心的学习成绩,很可能会导致家长忽视孩子的独特优势,过度关注补足短板。

长板理论(优势理论)则认为个人的成功取决于最突出的优势(长板),而非短板,通过最大化长板,并与其他长板合作(类似“木桶斜放”),实现更高效能。在教育中,如果这块长板不是学习成绩,则很可能导致家长忽视孩子的天赋,毕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在孩子的教育中,选择木桶理论还是长板理论,对家长来说总是难以抉择的。

目前来看,最公平的竞争还是在中考、高考这个应试教育系统中,学习成绩是无法让家长释怀的关键因素。

一般家庭很少能主动放弃这个赛道,去赌一个不确定竞争是否公平的孩子的其他优势。


对孩子的呵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阳光、雨露和肥沃的土壤都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

事物的发展总是存在着客观的规律,人的主观能动性虽然会影响事物的发展,但这种影响是向好还是向坏或未可知。

培养教育孩子健康成长,就像在泥土中种下一颗种子,只给肥沃的土壤是不行的,还得给适量的阳光和雨露,根据植物的生长规律去打理,揠苗助长是不行的。

对应的,孩子成长中的物质支持、情绪价值、关心关爱、平等尊重等就像阳光雨露和肥沃的土壤一样,要根据孩子成长的规律适度的提供,这样才能让孩子茁壮成长。


从社会环境来看,过去这些年,国际国内局势都还比较稳定,国内经济快速发展,掩盖了很多社会不稳定因素,导致学习成绩成为衡量孩子能力最主要因素。只要学习成绩好,就会被认为是优秀的人才,从而得到人生机遇。

可现在国际环境变化莫测,国内经济发展承压,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暴露出来,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也悄然变化,学习成绩虽然还是不得不考虑的重要方面,但是生存能力已不是简单的学习能力所能解释的。

以前我们培养的就像“水稻”,禾苗长势旺盛但根系不发达,在风调雨顺的年成能获得丰收;现在我们要培养的可能是“野草”,虽然叶子长得不那么健硕但根系发达深扎地底,任他风吹雨打都能顽强屹立于天地之间

从培养温室里的花朵到培养旷野里的生命,这一届父母何其艰难。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在育儿的道路上,仔细寻找适合的方式,用心用情,坚持陪伴,永不放弃,是父母一生的修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