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长了脂肪瘤,不疼不痒却总让人心里犯嘀咕,去医院吧,小手术切除怕留疤,放任不管又担心它 “长大”。别焦虑!中医里两味普通药材,或许就能帮你轻松化解这个小烦恼。
中医认为,脂肪瘤多因脾胃虚弱,水湿代谢失常,聚而成痰,再加上气机不畅,痰气互结形成。而陈皮、半夏这两味药,正是化解脂肪瘤的 “利器”。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半夏燥湿化痰、消痞散结,二者搭配,直击痰浊、气滞根源。
陈皮: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药材,由成熟橘子皮经晒干或烘干制成,性温味辛、苦,归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它就像一位疏导交通的交警,能让体内停滞的气机重新流动起来,把堵住的 “气路” 疏通开。
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擅长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是化解体内痰浊的高手,就像一把 “铲子”,把堆积的痰浊一点一点铲除。
两味药搭配,既能化痰浊,又可行气滞,直击脂肪瘤的发病根源。
去年我接诊过一位45 岁的患者,半年前发现自己的后背长了一个鹌鹑蛋大小的脂肪瘤,按压无痛感,但总觉得后背有异物,很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建议手术切除,担心留疤,便找我就诊。
初诊时,患者还伴有食欲不振、舌苔白腻、脉象濡滑等症状,我综合判断,他是脾胃虚弱,痰湿内生,阻滞气机,从而形成脂肪瘤。
我以陈皮、半夏为基础方,又加入茯苓健脾利湿,增强化痰之力;搭配厚朴行气除满,辅助陈皮畅通气机。同时叮嘱,服药期间一定要忌生冷、油腻食物,规律作息。患者调理2个月后,脂肪瘤明显变软缩小,持续调理4个月后基本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