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纪五大珍邮点亮嘉德春拍

 QIANSHI 2025-05-16


何欣

中国嘉德2025春拍,五大国宝级珍邮“红印花小字当壹圆”、“北京一版帆船贰圆中心倒印”、“纽约版孙中山像贰圆中心倒印”、“蓝军邮”和“全国山河一片红横双连”联袂登场,这在嘉德拍卖史上尚属首次。从中国最早的珍邮,再到离我们最近的珍邮,串起世纪珍邮传奇的历史,每一枚都有着特殊的发行背景,历经百余年岁月流转,在集邮界留下了一段段惊心动魄的流传故事,共同为中国珍邮史书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如今,它们齐聚中国嘉德2025春拍,续写中国珍邮辉煌的经历,谁将有幸将这些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瑰宝收入囊中?让我们拭目以待!

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小字当壹圆

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小字当壹圆(简称“小壹圆”邮票),为举世闻名最为珍贵的中国古典邮票,迄今为止共发现三十一枚。此枚邮票在中国旅菲已故红印花专家黄光城先生对小壹圆邮票的编排纪录中,排列在第十一枚,在台湾集邮家王栋材先生对小壹圆邮票版式研究基础上所做的复组全版之排列中,位于右方一版最下一横排自左至右的第三枚。此枚邮票印刷精良,色泽艳丽,图案居中,齿孔完整,加盖字体完美无缺,背面保有绝大部分原胶,有贴纸,总体品相为上品

源流:

英国皇家海关旧藏

1947年3月,海马(英国伦敦)公司函售予朱伟国

1961年朱伟国售予英国弗兰克公司

1964年1月弗兰克公司列入让品目录,图录号1091,由陈昇昌购得

1964年4月,陈昇昌售予徐名标,后经多次转手流传至现收藏家

红印花“小壹圆”邮票发行背景:大清邮政于1897年将库存的红印花票加盖文字改作邮票使用,红印花票全张为一百枚,在加盖壹圆面值的邮票时,为了方便加盖,就将全张十字形剖开,成为四个小张,每张二十五枚。因此,加盖的版模是直五枚、横五枚。印版内“当壹圆”三个字相当于5号铅字,加盖了两个全张,共计五十枚。送审时邮政当局嫌加盖的中文“当壹圆”字形太小,不甚醒目,使用起来不方便,即令停止加盖。随后改用字号略大的字继续加盖“当壹圆”邮票,文字内容未加改动。

按理说,不合格的邮票是废品,应就地销毁不得外流。然而,“小壹圆”邮票并未销毁,据说随着“大字当壹圆”票一起交邮局出售。因此,“小壹圆”票是正式发行的邮票,目前发现三十一枚,成为中国第一珍邮,华邮瑰宝。

红印花“小壹圆”、“大壹圆”邮票

菲律宾著名集邮家黄光城先生是研究“小壹圆”第一人,其编著的《红印花小壹圆票存世考图鉴》是研究“小壹圆”的经典著作,其中对“小壹圆”做了高度评价,摘录如下:

红印花“小壹圆”票成为国邮中第一珍贵票之原因:

“蜚声世界邮坛,成为华邮中最脍炙人口之红印花加盖小字 “当壹圆”票,何以在国邮中享誉如此之隆,深受国人重视,宠称国邮瑰宝,而能高踞国邮第一珍贵票王座,且历久不衰。尤其在国际上大放异彩,为万千国际集邮家所重视。究其实此种国邮瑰宝所以能深受集邮者之爱好,雄踞华邮珍贵票之冠首,确具有其优越条件,笔者不揣浅陋,敬列下面九种重要因素:

(一)赖其本身优美条件:原票印刷精细,影版网线雕刻细腻而明晰,精美异常,仿制为难。无赝品伪盖能掺插其中,使邮宝多一层保障。

(二)国邮中之正票,非变体票所能比拟。

(三)为一高数值邮票,且其发行数量甚少,而其留存于世者更加稀少,求之者多。

(四)能经得起历史考验,公认无疑,而确立其高贵身份,其价格亦是由历史累积而逐渐增长者。

(五)一部中华邮票专集,缺此票则黯然失色,难得称为高等华邮专集,故中外收藏家皆垂青此票。

(六)每一枚小壹圆的流传,皆有其可考历史经过,使集邮者深具信心,虽高价亦愿购进,甚至添价争购。

(七)本票历史富有传奇性,已成为国人家喻户晓之著名瑰宝。

(八)经由华邮大家周今觉先生力文推崇,渲染拥护。中华邮票会大会公决择之为华邮四宝之冠首。周氏并费尽心力,以重金购进此票之四方连孤品,使此瑰宝声誉日隆。国人受其说之影响者极深,争购此票者亦日多,成为华邮收藏家心目中追求之目标。

(九)历次国际上华邮集之大拍卖,若有此票必大事宣扬,其拍目上必刊登此票之图照(多数内彩色版)在封面上,或显著版面上,加以渲染,使国际爱好华邮人士竟相投拍,致使此宝之声价蒸蒸日上。

由上述九种重要因素,造成此小壹圆票之特殊地位,其声誉日隆,顺理成章地高踞华邮第一之王座,历久不衰。在华邮中亦无其他珍贵票,能与它分庭抗礼,一争宝座,盖亦缺乏上述种种齐全之重要因素也。

成名珍贵票,除靠珍邮本身有其重要之优越条件外,其他最重要者都由邮人心理因素而引起重视其所心爱邮票。上述即有多项邮人心理因素在焉。”

《红印花小壹圆票存世考图鉴》

北京一版帆船贰圆邮票中心倒印

北京一版帆船贰圆邮票中心倒印,俗称“宫门倒印”邮票,为“民国五珍”之一,原胶,上中品

“宫门倒印”邮票发行背景:1913-1923年,中华邮政分别发行三版普通邮票,主图相同,版式有差别,为雕刻版印制,全套票有三种图案,“分单位”票为帆船图,“角单位”票为农获图,“圆单位”票为牌楼(俗称“宫门票”)。

1913年发行的第一版邮票是在英国伦敦印刷的,全套十九枚,称“伦敦版帆船邮票”。1914年发行的第二版由北京财政部印刷局印制,全套总共二十二枚,称“北京一版帆船邮票”。1923年发行第三版在北京财政部印刷局印制,全套二十二枚,称“北京二版帆船邮票”。

全套票中“分单位”和“角单位”为单色印刷,“圆单位”为双色套印。在北京一版的“宫门票”中,有壹圆、贰圆、五圆、拾圆和廿圆等五种圆单位票。其中面值贰圆的在印刷中出现了严重的错印。主图牌楼为黑色,边框为蓝色,此票采用双色套印的方法印制的,即先用一个版印出边框,再用另一个版套印中心图案。由于印刷工人忙中出错,将其中一个版纸张放倒了,所以印出来的邮票中心图案牌楼是倒印的,俗称“宫门倒印”票。据考证,这种“宫门倒印”错体票仅流出四十八枚,十分罕见,被列为“民国五珍”之一,为中国邮票中的珍罕之品。

北京一版帆船“分单位”“角单位”和“圆单位”邮票

纽约版孙中山像贰圆邮票中心倒印

纽约版孙中山像贰圆邮票中心倒印,此票共发现一版五十枚,为“民国五珍”之一,原胶,上中品

“纽约倒”邮票发行背景:民国三十年(1941年)2月中华邮政发行了一套以孙中山先生头像为主图的普通邮票,全套十六枚,雕刻版,面值分别为分、角、圆三种,从半分到廿圆,其中“分单位”和“角单位”票为单色印刷,“圆单位”票为双色套印。图案内孙中山先生头像居中,边框上刊青天白日徽,下列“中华民国邮政”六字,阿拉伯数字在左右两边,白色无水印纸印制,由美国钞票公司在纽约代印。由于通货膨胀,面值过低不适用当时邮资费用,到4月21日,该套邮票就被停售。由于此套票不适宜作为邮资使用,故在1944年打包出售。重庆中学生郑介初在邮局购买一包此类邮票,发现其中有一版五十枚纽约版孙中山像贰圆中心倒印邮票,瞬间传遍重庆集邮圈,求购者络绎不绝,这枚珍邮由此开始了其传奇经历。

这套邮票印刷精美,少有变异,但贰圆面值的邮票却出现中心图案孙中山像倒印变体票,这是由双色套印引起的。边框呈蓝色,中心图案孙中山像呈黑色,分两次印刷,第一次先印边框,第二次套印孙中山像,套印时,由于纸置反了,导致印刷错误,就产生了孙中山像中心倒印的变体大珍邮。

根据有关资科记载,纽约版孙中山像邮票圆数票的印刷全张为三百枚,上胶打孔后,再切成五十枚一版的六个邮局全张。除郑介初所买的一张邮局全张五十枚(10×5)纽约版孙中山像贰圆中心倒印票外,其余五个邮局全张二百五十枚至今未见露面。估计当时分切时,分装六包,其他五包检验时被发现而销毁,故仅漏出一格五十枚。美国钞票公司知道自己承印的邮票中竞出现孙中山像中心倒印的错误后,在报刊上发出公告,表示愿以高价收购流传在外的五十枚倒印邮票,以挽回其印刷质量造成的不良影响,结果却徒劳一场。

关于倒印,有人认为是“边框倒印”,也有人认为是“中心图案倒印”,集邮界最后统一称为“中心倒印”。这枚倒印票已成为中国最珍贵的邮票之一,位列民国珍邮之首,并跻身世界珍邮行列。

纽约版孙中山像“分单位”和“圆单位”邮票

1953年蓝军邮

1953年蓝军邮,中国著名珍邮之一,上中品

“军人贴用”邮票撤销发行始末

1953 年邮电部与军邮总局决定 8月发行底纹为桔红、棕、蓝三种颜色的“军人贴用”邮票,作为军人信件的免费标志,集邮界俗称“黄军邮”“紫军邮”和“蓝军邮”。按规定军人贴用邮票由军邮总局派人去邮电部财务司所属的邮票库分批领取,然后转交军内财务部门逐级下发。

1953年7月31日,军邮总局领取了第一批军人贴用邮票。8月初,军委通信部领导下部队调查研究,有三个军区反映使用军人贴用邮票可能产生的问题:

一是信件盖上地方邮戳容易暴露部队驻防及移防的秘密;

二是因无专人把关,无着信件可能增多;

三是享受优待的信件实际上无法控制;

四是边远分散驻扎的部队邮票如何销盖;

五是部队实行供给制,官兵分到的邮票不够用怎么办;

此外还有志愿军官兵如何享受这项优待。

由于这些具体问题一时无法解决,军委通信部决定推迟使用军人贴用邮票。8月14日,谋部总参通发 16号电报通知各大军区、军委各部、各种特种兵、各院校、志愿军部队“军人免费邮票”“延期实行,何日开始,再行通知,望转知所属遵照执行”。9月3日针对中南军区后勤财务部增拔军人贴用邮票的要求,勤部总后财务部和军委通信部联合发出通中5302 号电报,指出“以前已拔去之邮票希暂时保存不要下发(何时使用将另行通知),“望各有关单位严格控制,缓期执行”。9月17日,邮电部件字第 1900 号函通知各邮局,军人贴用邮票“缓期执行”。

由于没有明确的停用指示,故这项邮票的印制及交货并未停止,印好的部分“黃军邮”发到了基层部队,故存世有信销票和实寄封。但随后的问题使谋部总参于8月14日电令“延期实行”,邮票随即停发,集中保存,后经核准销毁。“黄军邮”最早发到基层部队,故留存较多,“紫军邮”发到军区机关,未发到个人使用,留存相对较少,“蓝军邮” 没有下发,仅少量流出,故“蓝军邮”成为新中国最名贵的邮票之一。

紫军邮、黄军邮

全国山河一片红(撤消发行)邮票横双连

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撤消发行)横双联,带右上直角边,颜色鲜艳,齿孔完整,品相完美,极为少见

“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撤消发行始末

1968 年11月邮电部军管会计划发行《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一枚,画面上方是中国地图,下面是工农兵形象,票幅为30×40毫米,并按地图上标注的“全国山河一片红”字样,作为新邮票的名称,俗称“一片红”,计划于1968年11月25日正式发行。

1968 年11月23日,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门前邮亭提前出售此票,地图出版社编辑陈潮中午在邮亭买了几枚,发现邮票上中国地图的画法有问题,边界走向很不准确,当即向地图出版社领导汇报。出版社领导了解情况后,马上打电话给邮电部,立即引起邮电部领导重视。当日14时10分,邮电部一位副部长打电话通知邮票发行局:“全国山河一片红”的邮票图案有问题,赶快给各省局通知,不准发行,把票扣下,在省管局集中保存。发行局工作人员得到指示后,随即给各省、市、自治区邮电管理局打电话发通知,同时,邮电部军管会也以生产指挥部的名义发电报,通知各省局,由于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地图不准确,请立即收回封存,已经出售的要尽可能设法收回。

1968 年12月21日,邮票发行局向各省、市、自治区邮电管理局发出退回“全国山河一片红纪念邮票的函”,由北京邮票厂进行销毁。

1968年12月25日,外交部、邮电部军管会联合向主管领导写了请示报告。报告着重汇报了“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的设计和提前出售经过,检讨了邮票上中国地图出现的错误,说邮票上的中国地图是“象征性地图”,确与我国现行出版的中国地图边界线不符,报告认为,这枚邮票发行以后,会对我国造成不良的影响。邮电部已通知各地邮电局撒销发行,今后也不再发行,全部销毁。至此,“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问题终告结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