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十四届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在彭水自治县蚩尤九黎城隆重开幕,全县上万名穿着节日盛装的苗乡儿女,“同唱娇阿依、共舞踩花山”,歌舞流动,恰是一出风流盛宴。本次活动由中国民协、重庆市文联和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重庆市民协等承办。五一黄金周期间,蚩尤九黎城灯火璀璨,万人空巷。作为中国苗族文化的重要符号,“踩花山节”更以一场名为《踩花山》的沉浸式晚会,将千年苗乡风情与现代舞台艺术完美融合,为全国游客奉上了一台震撼心灵的民族文化大戏。 彭水县文化馆立足文化自信建设,以创新性传承为抓手,于3月中旬举办“踩花山”文化研讨会。在馆长兼艺术总监杜继臣的统筹推进下,邀请重庆铜梁龙舞、湖南苗鼓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来彭水授艺培训,联合本土文化学者,深入挖掘传统节庆文化内核,为进一步打响具有时代特色的民族文化品牌探索出可行路径。原馆长王映光受邀担任艺术指导,在保留苗族山歌原生韵味基础上,对歌舞编排等环节进行系统性优化。 夏冰,这位出生于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舞蹈艺术家,连续五年担任“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总导演兼总编导,始终对舞蹈保持敬畏心,并试图在舞蹈中将踩花山重造,材料不是砖石,而是舞蹈。她无数次寻觅、追思、想象,创新,更新、迭代,借助歌舞、情感、生命,让千年文明、万古花山在这代人身上发光流淌,串联起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时代记忆,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编织出一幅幅美好祥和的盛世华章。 2025年,夏冰编导以“结构再造”为创作内核,突破传统展会线性叙事逻辑,相较前年红色史诗的宏大叙事、去年古歌敬酒礼的仪式重构,本届踩花山节以“历史纵深-现实共振-未来想象”三重时空交织的立体场域,结合有生力量,紧凑实现艺术破局。夏冰直指内核:“踩花山的意象符号——花就是花,山就是山,男女踏春而舞,便是最本真的生命礼赞。” 观者触目见珠玉琳琅,如满汉全席,主次稠密,人间烟火,民俗妙哉,有序喧闹,节制热烈,精致风流,连呼过瘾。 我们邀请夏冰和大家谈谈,踩花山舞蹈中一眼动心,渐入高潮,如花山绚烂的三重美学境界。 第一重美学境界,花山炫舞破苍穹,山水泼靛贯长虹。 《炫舞欢歌映九黎》,情歌舞蹈立体多维,无远弗届。 第一篇章以《娇阿依》《踩花山》《郁江号子喊起来》等歌舞展现苗族青年的爱情活力与节日狂欢,心潮澎湃,辉映开场。 第一重破局:踩花山的虚实结合。《娇阿依》调子起得陡,情歌高潮处,200名舞台演员与几千名广场群众形成矩阵,激发丰沛汹涌荷尔蒙。娇阿依舞蹈,生于山野,俏皮且有着生命力的香,鲜亮的颜色相得益彰,姑娘在旺盛生命气息里放出自己,流淌对生活一片赤诚,神采飞扬。夏冰编导团队深掘苗族劳动美学,前后甩动的肩颈韵律,源自背负背篓攀爬山脊时身体与重力的对抗,俏皮摆荡的腰胯线条,凝练着穿梭田野的灵动轨迹。以解构手法提炼出甩、颤、等动律,嫁接现代舞的撞击等技法,在保留山野气息的同时,注入现代张力。当质朴舞步碰撞现代律动,这场跨界实验不仅实现了“山野荷尔蒙”的舞台转化,更让民族文化突破地域边界,在审美语境中完成基因重组。直切《踩花山》,花就是花,山就是山。惊动树枝上鸟雀轰然而起,像一把种子撒向田野,耀眼明亮。苗哥苗妹刹那清凉悸动爱情,凭着天赋灵巧,驾驭一只蝴蝶、一脉花香。农民原声骤起,再到《郁江号子喊起来》,山歌王的喉咙里淌着郁江号子,歌手呈平面亮嗓之后,二十个汉子在立体场里伴舞,张力更强。完成“专业-原生”的能量对流,飘渺不可触摸的心动,在花山轩昂。 夏冰破除“台上台下”的物理界限,构成“天地大舞台”的场域。从背景入手,给舞蹈演员讲解人物,真正从内心走近花山后再进入舞蹈排练,用有图有情感舞蹈展开,将氛围、感觉和味道凝聚,在踩花山“重启”,在盛大之中,提炼出璀璨夺目的歌舞板块作为灵魂所在,无论在大地上的舞蹈,如云似锦,蔚为壮观,还是蝴蝶台上的舞蹈,曼妙纤长的触角碰触,精美如花开深谷,飞蝶向天,都融入到花山生命体,饱满到没有任何一秒的空白点。以舞衔接的两个空间,既拥有广场舞的热烈气氛,又增加一层古典舞表达,让歌舞变得无远弗届、立体多维。镜头对准台上台下,演员通过细腻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将内心世界喷薄而出,每个人在自己的位置,雅俗共赏,把光彩释放。 第二重美学境界,飞龙直下惊云起,龙舞九天共和鸣。 《擂鼓腾龙闹花山》,非遗歌舞板块提炼内核精髓。 第二篇章通过《唢呐》《耍锣鼓》《狮牛狂欢》《祥龙献瑞》等民俗精粹突出民俗展演的丰富性与感染力,呈现族群文化的多元魅力。 第二重破局:龙狮鼓的非遗根系。苗鼓飞扬,文化符号龙、狮、牛陆续出场,芦笙阵阵,用伟大力量唤醒神性精神。铜梁非遗传承人率队操控9条龙(舞台3条+广场6条),秒级调度缔造“飞龙直下三千尺”奇观:2条舞台龙俯冲突降广场,1条广场龙逆势腾空,疾速穿越里,2条广场草龙炫舞,1条火龙掠过观众席的动线,英姿勃发,神威贲张,凝聚人心,天地人和;湖南苗鼓二代传人培育本土鼓手构建矩阵,齐声齐奏激出历史回音,鸣响着一种倔强精神,一种粗粝生存的刚毅,一种向上气概,实现技艺血脉传承、根系移植。狮子在舞台广场撒欢,威风凛凛、色彩斑澜,狮子或闪或扑,或趴或跃,扬蹄嘶鸣,斗牛角力,桀骜不驯,万物有灵。互动轻重缓急,章法有序,用精气神表达对另一种美丽生命的回应。中国人崇尚的忠义、刚正、智慧、纯朴品格再次击中心灵。 彭水苗族踩花山节已成功跻身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名录,夏冰和非遗传承人互动沟通,搭建盛典整体框架,突出苗舞踩花、非遗融合、传统与现代交织碰撞的特色,不只考虑作品的结构,而着意形成节奏、形成舞台空间的涌流,打破固有的审美经验,给观众带来跳脱之感,拓宽观众的观演享受,大调度破局,荟聚群英。非遗进学校,在彭水一中、彭水职校的传承基地,学生展演的龙腾空而起,将传统技艺与青春朝气完美融合;彭三小和馆办团苗鼓队在专业传承人精心指导下,呈现气势磅礴的苗鼓舞表演。通过非遗和教育结合的创新模式,当地青少年在传承中激发出传统文化的新时代生命力,为民族文化注入了蓬勃朝气。 第三重美学境界,苗歌与彩蝶齐飞,古今万象同归心。 《吟山咏水共苗乡》,传递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愿景。 第三篇章以《阿依恋歌》《欢乐苗乡》《苗乡等你来》《请到彭水耍一哈》压轴亮相,既展现当下文化生态保护成果,又以开放姿态向外界发出邀请,以呼应(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展”主题,不负热爱与生活,以舞为证。 第三重破局:水为媒的银铃乐章。借阿依恋水声,姑娘银铃美,苗族姑娘甩胸腰,甩头饰瞬间,结合远古蝴蝶妈妈虚拟意象,苗女甩头踏脚时银铃波纹与阿依河实景叠印,营造柔情似水、步步生花的沉浸路径。《欢乐苗乡》,苗乡儿女往舞台涌,妙趣互乐,花山所涵有的东方美学,一种平坦和辽阔,和地面恰恰平行着舒展,永远赛着向前伸。《苗乡等你来》,舞台剧和广场舞,歌舞演员齐唱娇阿依,忽然爆炸声,前排后排肆意汹涌“踩踩踩”,一种立体和多维,去爱,去舞蹈,踩出心中的花山盛世。收尾《请到彭水耍一哈》,互动通俗之中,围着篝火耍,接地气的民俗文化,花山之上,载歌载舞,万物蒸腾。令观者看到的不仅仅是绝伦的歌舞,还有夏冰对“美”的诠释:“美”不仅仅是外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与方式,是在不断追求美的过程中,成为了对生命充满热爱的美好的人。 好的歌舞作品是生长式的,经典重阅如初见。开幕式后五一文艺晚会是浓缩版的踩花山舞台,日均2场,舞台正午版与夜间版形成光影对仗。2条龙,6只狮,苗鼓、芦笙等几十人,集中展示了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正面向全国人民推介彭水的根:银饰叮当如星河流转,百面苗鼓震响山河;非遗传承人倾心演绎高台狮舞、铁炮火龙、耍锣鼓、磨磨秋等苗乡非遗;苗族芦笙、木叶声交织成民族交响乐;歌舞剧目、广场舞和非遗板块,阳春白雪舞台美,广场舞的通俗美,非遗突破舞台结构视觉美。阿依河把月光揉碎成冷蓝脉冲,天蓝冷色调服装入侵视野。衣袂飞扬与远山云雾、近水波光共谱生命韵律。状态饱满,热烈张扬,生命的激情如脉脉河水,又如蓝天白云,歌舞喧闹,龙飞到天上去。冷暖结合,是人的内心流动通过肢体外化的表达,是面对万事万物全部的理解,生态文明的哲思在山河肌理中自然流淌。五一游客打卡丰富多彩的节目,为游城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宛如穿越千年苗疆秘境,翻过一道道山,涉过一重重水,千秋今古在这开合之间。 节会搭台,文化唱戏,为了办好“一节一赛”,彭水从上到下都动了起来。政府层面,组成专班,推进开幕式及各类活动的组织工作;群众方面,39个乡镇(街道),20多个部门,组织民俗歌舞队伍,只为展示更加浓郁的彭水苗土文化。彭水县文化馆馆长杜继臣特邀重庆铜梁舞龙、湖南吉首苗鼓非遗传承人开展技艺培训,并组织干部深入田间采风,溯源民族文化根脉,“这些充满彭水地方特色的节目,先是深入田间地头挖掘,再召集专家、编导共同筛选和优化,才形成了这台充分彰显彭水辨识度和民族文化底蕴的开幕式盛典,相信会带给世界苗家儿女和网友以及游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副馆长秦娟作为执行导演,凭借丰富的艺术管理经验,以复合型专业能力精密调度舞台执行与后勤保障,紧盯服装统筹细节,队伍调集以及整个计划安排,以循序渐进节奏把控全局,既严守关键节点,又为创意调整留足空间,确保展演在对方协同中有序推进、高质量落地。副馆长刘淇境担任执行导演,作为国家级非遗苗族民歌县级传承人,凭借多年非遗保护工作经验,在第二篇章《擂鼓腾龙闹花山》中扛起统筹重任。非遗篇章涉及芦笙队、民间团体等多支队伍,人员调度复杂。他全程与总导演团队合作协调,精准把控排练流程,最终在舞台上得以精彩呈现,既展现了蚩尤九黎城的厚重历史,又传递出苗乡生活的鲜活气息。原馆长王映光赋能节庆文化创新,深耕节庆文化视觉表达,提炼民族歌舞艺术精髓,使民族节庆既保留文化本真又契合主流叙事。彭水县集结娇阿伊艺术团和全县各单位歌舞精英演员,历经一个月集训,会同广场舞形成百花丛中笑的震撼图景。百名鞍子歌手组成方阵,其高腔野性张力与现代共鸣,形成穿云裂石的艺术表现力。舞台编排构建的专业演员歌舞+万人广场舞团呼应的沉浸式场域,动作娴熟、会心情绪,交织成流动的苗族文化图腾。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湖北省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恩施州音乐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二级作曲杨军担纲音乐主创和音乐总监,今年新作品中原创歌曲占比达90%,其中《阿依恋歌》《欢乐苗乡》等作品融入阿依河、银铃等地域符号,以现代民族音乐语汇实现传统意象创新表达,时而优美抒情,时而高昂激越,恢弘优美、情深意长的旋律赋予歌舞灵魂,让古老民族音乐在新时代焕发出穿透时空的文化力量。获专家“高级感”、观众“入心田”的双重赞誉。 夏冰总导演兼总编导张弛有度,滴水不漏,统筹数千人规模的群众广场展演,数百人舞台,以及农民歌手百人团队及非遗展示矩阵,令“踩花山”等民俗活动焕发时代美感和群众生命力。 当最后一束追光熄灭,当最后一条火龙奔向天际,广场上数千双鞋仍在跟随苗鼓震颤,夏冰指着九黎城台阶上未散的舞步痕迹说道“你看那些被舞步磨亮的青石板,比奖杯都永恒。”这是最朴素的答案:传承破局,是让每个脚印长出根须,让每阵山风记得来路,把歌舞当种子,种在日月之上,千年之后,依然发芽。 夏冰,艺名夏毓曼,中国著名舞蹈艺术家,湖北恩施人,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民进会员、湖北省舞蹈家协会理事、舞蹈编导。八岁时练习体操,而后习练武术,十四岁时被恩施州歌舞团破格录取做舞蹈演员。曾任清华大学名誉顾问,武汉市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曾荣获“全国优秀教师”“武汉市三八红旗手”“武汉市巾帼英雄”“武汉市首届市长奖”等称号。 其学术论文《山丹丹》《舞台场记》《深化对舞蹈动作形态的认识》《言传身教、授艺育人》《用舞蹈艺术净化学生的心灵》《我深爱着的土地》《生命中美的内涵》《中老年舞蹈初探》《遵循艺术规律》等发表在《舞蹈》《成才》《教育研究》《美育》《时尚》《中国老年》《天鹅湖》等报刊杂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