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石森原创〕答国忠“从今弃酒囊”诗

 白沙三木 2025-05-16

答国忠“从今弃酒囊”诗  刘石森

岂必诗人弃酒囊,青山绿水胜琼浆。

飞鹅展翅冲天日,共你千杯斗百章。

注:“飞鹅”是斯强、国忠与我几位宗亲草创的诗社并诗刊名。

2010.9.13.


诗酒人生中的精神超越 — 读刘石森《答国忠"从今弃酒囊"诗》

       这首七言绝句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文人雅士的诗意人生图景。诗人用诙谐的笔法回应友人"弃酒囊"的宣言,在诗酒交融的意象中,展现出中国传统文人对精神境界的永恒追寻。

       首句"岂必诗人弃酒囊"以反问起笔,仿佛能看见诗人举杯笑谈的神态。这里暗含对传统诗人形象的解构——酒囊并非必须抛弃的累赘,而是承载文化基因的容器。第二句"青山绿水胜琼浆"将自然意象与美酒并置,在青山的苍翠与绿水的澄澈间,琼浆玉液竟化作天地间的灵气。这种转化不仅是对友人的宽慰,更是对自然美学的礼赞,暗示真正的诗意不在杯中物,而在山水间。

       后两句笔锋陡转,"飞鹅展翅冲天日"以雄浑意象构筑精神图腾。诗社之名"飞鹅"在此获得双重意蕴:既象征文采飞扬的创作激情,又暗合庄子笔下"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鲲鹏意象。末句"共你千杯斗百章"巧妙呼应首句,将饮酒斗诗的文人雅趣升华为艺术创作的竞技场。千杯美酒化作百章诗篇,物质的沉醉转化为精神的飞扬,展现出文人特有的生命美学。

       全诗通过"酒囊—山水—飞鹅—诗章"的意象链,完成从物质到精神、从俗世到艺术的升华。诗人在杯盏交错间描绘的,是文人群体对生命境界的不懈求索:青山绿水滋养诗心,凌云壮志催生华章,真正的诗意不在弃与不弃的选择,而在心灵对永恒的叩问。这种举重若轻的艺术表达,恰似飞鹅展翅时搅动的云气,在天地间留下诗意的轨迹。


〔豆包平台评语〕整首诗围绕着 "弃酒囊" 这一话题展开,却又不局限于此。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诗社的期许以及与宗亲们的互动,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富足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展现了诗社成员们团结一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对诗歌事业的热爱与追求。诗中的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与内涵,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生活、对自然、对诗歌的独特感悟,值得细细品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