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的身世之谜,从曹雪芹的诸多描述上来看,秦可卿都不是一名简单的从育婴堂中抱养的弃婴,也并不是出身寒微,反而极有可能是康熙年间的废太子胤礽在二度被废之时产下的女儿,因不想让孩子与自己一同被圈禁,所以才秘密派人将其送出,一直寄养在贾府之中的。 贾府中人明显是忠义王府一派的支持者,而秦可卿作为忠义王老千岁的亲生女儿,送到贾府之中是有着其独特的政治身份的。所以她才在贾府之中活得如鱼得水,而且死后还有着极大的哀荣。单就在其死去之时,曾与王熙凤托梦一事也就足可见其端倪。 秦可卿曾对王熙凤说的话无一不体现出其远高于深闺女子的政治见解,秦可卿死时给王熙凤的托梦,她曾说过这样的几句话,一是”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还有一句话是”登高必跌重“。这两句话充分体现出了秦可卿的政治见解,或者说是得知内情,甚至有的红学家根据这么一番话,结合之前秦可卿死前所谓的张太医语焉不详的诊断和方子,推断出来秦可卿是死于无可奈何的政治牺牲。 而最后秦可卿还有一句话,同样值得人去推敲的,就是“三春过后诸芳尽, 各自须寻各自门”。这句话粗粗一看,并没有什么问题,她是警幻仙子的妹妹吗,死后归位了,得知前因后果,就来警告一二。但是大家忽略了一点,在警幻仙子传授贾宝玉云雨之事的时候,警幻仙子曾说她近日来接绛珠仙子,遇见了宁荣二府的英灵,也就是祖先,他们求警幻仙子先别去,因为贾府之中唯有宝玉或可堪成材,或可堪啊朋友们,可见他们虽然可能会知道实情的大致走向,但是细节是不能够掌控的。于是,秦可卿的这句三春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有红学家认为,这是在暗示秦可卿的真正死因。大家应该注意到,本该是在秦可卿死后就走下坡路的贾府还曾出现过更上一层楼的荣宠繁华,那就是元春才选凤藻宫。这件事情发生的时间节点太过凑巧,恰恰就在秦可卿死后不久。联系到秦可卿的政治象征,那么其身份的暴露,就极有可能是元春向圣上告的密。元春因向皇上说了秦可卿的真实身份,体现了其对皇上的忠心,才被封了贵妃。而事情在暴露后秦可卿自然是得到了相关消息,才会在张太医前来诊治后不久便上吊自尽了。 秦可卿的死亡,元春竟是最直接的元凶,这个结论也是十分令人意外了 |
|
来自: liuhuirong > 《紅樓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