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蹙字不读zú,那正确读音是?蹙眉指什么?蹙怎么读,蹙字是什么意思?一个戚一个足蹙字念什么?

 昵称503199 2025-05-16 发布于湖北

溯源识字 辨字正音

Identify and distinguish

哈喽,朋友们!又来跟大家一起琢磨汉字啦!今天的笔记写的是“蹙”字,不是个能一下子就搞懂的字,一起来学学。

图片

造字本义

“蹙”字是由“戚”和“足”组成的。“戚”在构字中是声旁,而“足”则是形旁,表示和脚有关的动作。字的造字意图,就是想表达一种紧张急促的状态,就像被围攻时那种紧迫感。

字的本义,最初是指受围攻而紧张急促的动作,这在古文中比较常见。《诗经》里就有“今也日蹙国百里”,这里的“蹙”就是形容国家领土被压缩,形势紧迫。

后来,“蹙”字的意思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再局限于军事上的紧迫,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表情或者动作上的急促和紧张。

比如,我们说一个人“蹙额”,就是说他皱着眉头,显得很是焦虑或者烦恼。再比如“蹙頞”,就是形容人皱着鼻子,可能是闻到了什么不好闻的气味,或者是遇到了什么让他感到不舒服的事情。

图片

说文解字

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蹙”字的解释:“蹙,迫也。从足,戚声。”这里的“迫”意味着紧迫或逼迫,表示一种紧迫的状态或感觉。

“从足,戚声”则指出了这个字的构造:它是一个形声字,由“足”字旁和“戚”字组成,其中“戚”字提供了读音。

康熙字典

图片《康熙字典》中,“蹙”字的解释引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指出“蹙”字的基本含义为“迫也”,即紧迫、急促的意思。这里,“迫”字形象地描绘了事物之间紧迫无间、相互挤压的状态,与“蹙”字所表达的情境相契合。 

《康熙字典》还引用了《诗经》中的例句“今也日蹙国百里”,说明“蹙”字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被用来描述国土日渐缩小、局势日益紧迫的情景。这里的“蹙国百里”不仅是一个具体的量化数据,展现了国土缩减的严重程度,还通过夸张的手法,加深了读者对“蹙”字所蕴含紧迫感的理解。 

《康熙字典》还提到了“蹙”字的其他用法,如与“蹴”字相通,表示踢、踏的动作。这一用法虽与紧迫、急促的含义有所不同,但同样体现了“蹙”字在动作上的迅速与有力。

图片

读音

“蹙”字的读音为cù,与“促”字同音。《正韵》里对蹙字的注音为“七六切,音促”。不妨试着在你的输入法中输入这个字的拼音,这样就能快速找到它,实践一下,记忆更深刻哦。

含义用法

① 紧迫、急促:这是“蹙”的本义,表示事情紧迫或时间急促。比如在《诗·小雅·小明》中,就有“政事愈蹙”的用法,意思是政务越来越紧急,需要赶紧处理。🏃‍♂️

② 困窘: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或者感到尴尬时,也可以用“蹙”来形容。就像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描述的那样,“乡邻之生日蹙”,意味着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艰难。😔

③ 愁苦的样子:这个字还能描绘出一个人愁眉苦脸的样子。比如“蹙怖”就是形容一个人因为忧愁而显得恐惧的样子,而“蹙然”则是指一个人忧愁不悦的表情。😞

④ 局促不安的样子:当一个人感到紧张或不安时,也可以用“蹙”来形容。《荀子》中就有“蹙然衣粗食恶”的句子,描绘了一个人因为局促不安而显得衣着简陋、饮食粗糙的形象。😖

更多好文 点击下方【公众号名片】

汉字里的小秘密,等你来发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