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篇章回小说《古镇侠踪》连载12

 缠丝拳会馆 2025-05-16
(重庆荣昌 廖正伦 著)
…………
十二、武术场上展风采 新老两代庆团圆
自从李念功请假回家审视父母后,一直没有回到河包场陈一峰处学习武功,李念功对家中人说去护镖,然后也出走未归。张琦舒也向姚三根请假回家审亲,也是去后未归。
陈自禅因与姚静嫄之婚事未能谐和,除练功外,终日里闷闷不乐。恰好本地有一教书先生,家庭虽不富裕,但还能过得去,此先生姓诸,名亭渊。家中生有一女,名叫湘楠。随父读书,学习诗词,现在已是文采出众,而湘楠本人也长得人才出众。经媒人张合举与陈一峰提起,欲与陈自禅与诸湘楠联姻,陈一峰经过再三考虑,认为人才、年龄均相差无多,而湘楠生得美丽大方,知书识礼,有文采。同时,也可弥补陈自禅未能与姚静嫄婚配的遗憾,使陈自禅重新振作起来。因此同意了这门婚事。陈自禅迫于父命,也是出于无奈。婚后,湘楠对自禅很好,随着时间的推移,与静嫄之事也逐步淡出。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时代总是向前推进的,而历史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个人的命运也是如此,陈银山、吴鹏程,乃至于姚三根、陈一峰也相继故去。东坡先生在一首词中也曾说过:浪花淘尽英雄。
千钧霹雳开新宇,万户呕歌唱和谐。历史的长河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历史展开了新的一页。
路孔河姚静嫄、周超然组成家庭后,也各自过着自己的生活。陈自禅、诸湘楠家庭也是和谐。两个家庭从来没有往来,从此三家人各在一方,互相的情况也不知道,也没有互相打听对方的情况。
历史像一本书,一篇一篇地往下翻。荣昌县举办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届传统武术比赛大会,这是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下,举办的盛大运动会。在运动会开幕前的半年,县内各区镇就开始组建“武术运动队”。提前两个月,共有十八支武术运动队报名,全是青少年,并统一将十八支运动队集中到县城集训。

这一天早晨,各运动队队员均在各自的领队或教练员带领之下,在绿草如茵的运动场上进行锻炼。练跑步的、练基本功的,打拳的、舞刀弄剑的,热火朝天,各自施展本领。集训队总教练伍朝盛、副总教练成澄二人早已在集训场中。他们二人是来看一看这十八支武术运动队的情况。一是看这些运动队的水平处于一个甚么状态;二是发现是否有好苗子,如果有好苗子,就作为建立县武术队的基本骨干队员,在今后参加省级武术运动会选拔人才,输送人才。伍、成二教练看过各队情况后,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概。下午,各队领队、教练开会,伍朝盛在会上讲:“明天各队队员均要上场,每个队员表演一套拳术和一套器械,上午表演拳术,下午表演器械。我和成澄教练现场观看,做到心中有一个概况。”散会后,各队自去传达和准备明天的训练表演去了。
广播里播出了运动员进行曲,十八支运动队迈着整齐地步伐进入场内。每个运动队有队员8名(其中男5、女3)。共有队员144名(其中男90人,女54人)。这次比赛按团体取前6名,个人取前12名。运动员围绕比赛场的石梯坐下,然后每队进行单个演习。伍、成二教练在台上观看,不时用笔记录。十八个队的水平不一,也有一般的,也有中等的,也有好的。这时,工作员按名单叫名字上场表演,此时正进行到吴家镇运动队男队员李又新上场,表演了一套洪拳“挂印”,此拳共有104个动作,其风格特点是高、中、低桩共用,快、猛、狠夹有变化。李又新上场行礼后“朝天一柱香”亮相,变“金鸡独立”,“反腿铲锤”……最后一个“童子拜观音”收势。104个动作快而连贯,夹有难度动作,演习完毕后不虚不喘,博得了全场热烈掌声。

伍教练用笔记下了名字,过了一会,由路孔武术队女队员周芸云上场,她上场表演了一套传统的缠丝拳“滚龙桩”套路,此拳翻腾滚跌,手腿并用,难度很高,“弓步缠子”起首,最后“后空翻接扫腿”收势。她的表演,博得了场上的掌声,伍教练用笔记下了名字。表演继续中,过了一会,是河包场武术队男队员陈韫上场,他表演了“洪门手”,其拳来势凶猛,变化快速,翻腾闪跃中夹有高难度动作。他表演完后,全场响起热烈地掌声,伍教练又用笔记下了名字。到下午,传统器械演习,依然是这三个少年排在前几位。李又新使出了一手“七星杆子”,技法出众,如“穿山之豹”,着实凶猛又有实用性。而轮到周芸云上场,她使动“滚膛双刀”,跌扑翻滚,双刀呼呼风生,真说得上“刀似猛虎”。轮到陈韫上场,所练是“虎头双钩”,双钩舞动,银光闪闪,飘洒灵活而自如,如同“游龙戏凤”。通过总教练伍朝盛、副总教练成澄的选拔,有十多位男、女少年已进入了两教练所记的名单。
在离全县第一届传统武术比赛大会还有半个月了,各运动队都在全力以赴地忙训练。这一天清晨,月亮都还在天上,林中小鸟还在梦中。然而一些少年武术队队员则起床在草坪上练功。在慢跑中,由于天未明,月亮进入了云中。陈韫在跑步时,忽然被人撞了,互相都跌倒在地。陈韫心中一时火起,跳起来指责对方:“你跑步没长眼睛吗?真是个瞎子!”对方也发话了,听声音是一个少年女子:“你是干啥子的,你没长眼睛还来说我!”互相都是年青气盛,互不相让,互相指责对方。

这时,月亮又从云中穿了出来,女子是周芸云,互相这时也看清了,但谁都不让谁,乃至于动起了拳脚。芸云上步盖捶,直取陈韫面门,陈韫左手上架,下面一个“白蛇吐信”直奔芸云前胸,芸云左手往下一掛,左拦式化开来拳,顺势一弹腿向陈韫肚皮踢去,陈韫以腿还腿,化开来腿。二人在训练场打了有十个回合,忽然听得一声喊:“不准打!”从中窜出一个少年来,此人正是李又新,用“二指分牛法”将两人分开,两人打得正起劲,不分上下,却被李又新分开,心中不服,两人同时向李又新发起招数。李又新左遮右挡,战有四、五个回合,一一化开两人的攻势。
这时,伍、成二位教练其实早已看见,没有及时上前,是有原因的,主要是要看一下他们的功力,同时也看一下民间传统武术的技击精华。当看到三人斗在一处时,伍、成二教练看后更为精彩,认为可以在这基础上,排练出一个表演项目“三人对拳”。一会,伍、成二教练才上前止住了这场争斗,将三人喊到办公室去教育了一番,并说明了团结的重要性。经过多方开导,三人终于和解,成了好朋友,互相握手言欢而散。

传统武术比赛大会终于开始了,体育场中,万人争看青少年的风采。不少运动员的父母都赶到体育场中,找好自己的位置观看。对各个运动队中运动员的精彩表演,都报以热烈地掌声。比赛完毕后,大会主持人根据裁判人员的评议,在十八支队伍中,选出了团体前六名,而在前三名的是河包镇队、路孔镇队、吴家镇队。接着又宣布个人比赛的前十二名,陈韫、周芸云、李又新又是十二人中的前三名。同时,又宣布个人前十二名组成“县武术队”,送体育学院武术系培训三个月,然后参加省里举办的武术运动会。这时,场内一片欢呼之声不绝于耳。十二名获奖运动员的父母都按压不住内心的激动,拥到主席台来亲热自己的子女。
此时,坐在台左侧的周超然、姚静嫄从人群中跑出来最先到台前向周芸云祝贺;几乎同时,台右侧人群中,陈自禅与诸湘楠也到台前与陈韫祝贺;而在台中间方向的人群中也出来一男一女,直奔李又新面前,此人是谁?正是多年不曾露面的李念功,张琦舒。这时,几对人已经互相看见了,都感到非常吃惊又非常激动,顾不得少年在场,互相拉着手,互相问候,回顾多少年来武林中的经历,都流下了热泪。陈韫等三少年同时问道:“原来你们早就认识呀!”

李念功与张琦舒当年迫于各自师傅的压力,经商量,吸取了姚静嫄与陈自禅的教训,外出避祸,到内江、资中、资阳一带镖行中当保镖。在新中国将要成立之时,二人回到吴家镇,经亲戚的帮助,在吴家镇定居做小生意,同时教育儿子。
三个家庭,九个人此时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之中,陈自禅说道;“我们三个家庭,数十年来的悲欢离合,应该好好聚一下,我建议到餐馆去共同吃一顿团圆饭。”李念功、姚静嫄均表示赞成,于是,一行九人来到“义合居”聚餐,以示庆贺。
正当大家沉浸在一片欢愉之中时,伍、成二教练也赶来了,给大家“锦上添花”。伍教练拿出了三位少年的获奖证书和奖金,发到了陈韫、周芸云、李又新手中,同时又将组成县武术队,并到体育学院短训的通知也给了他们。

经周超然建议,大家到路孔古镇他家中去住几天,于是大家共同上路。此时,濑溪河边一抹夕阳斜照在沿河两岸的翠竹上,阵阵和风袭来,河上起了轻轻地涟漪,又轻轻地淡去……
有诗一首说道:
苍凉古镇觅前踪,剑影刀光侠义崇。
岁月鼎新传统继,承先启后曲和中。
古镇侠踪至此叙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