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和父母不亲的人,都有这些共同点

 谢耳朵馆长 2025-05-16 发布于四川
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种渐行渐远的趋势
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主观想离开父母和家乡,而是经济和个人发展因素导致他们不得不在大部分时间在北上广打拼
他们像候鸟一样,在节假日短暂地“飞”回原生家庭,然后又匆匆返回自己大城市的小窝。
这种现象引发了很多人对亲情本质及其培养方式的深刻思考。
2025年劳动节假期的第四天,北京西站的电子屏跳出“今日到达旅客75.8万人次”字样
其中35%是返岗务工人员,约26.5万人主要来自河北、河南、山东等省份。他们平均在京停留时间长达10.8个月。
有网友表示:每年过年都像是一场梦,在回家见到父母时开始,离乡的一刻结束。
图片
当下的亲情与亲密关系
亲情是人类最原始、最纯粹的情感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众多年轻人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亲情与日常生活中的亲密关系之间的联系似乎变得不再那么紧密。
年轻人与父母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共同话题越来越少,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亲情成为了一种“例行公事”般的存在
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高压力工作环境,使得年轻人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经营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他们往往忙于工作、社交和娱乐,而将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压缩到了极致。
有时腾出时间和父母打个视频电话,有时则只是简单发个短信。
这种生活方式自然导致亲情在日常生活中出现明显缺失现象,导致年轻人与父母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
图片
血缘与亲情:相关却不相等
尽管血缘是亲情的基础,但它并不能直接决定亲情的深浅。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紧密、相互扶持的例子:
比如《我与地坛》史铁生和母亲的动人亲情,史铁生残疾后,母亲始终小心翼翼地维护他的自尊,从不说“你为我想想”之类的话。
她默默承受儿子的痛苦,甚至“情愿截瘫的是自己”;
但是也可以看到许多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疏远、甚至反目的例子。
这充分说明,血缘并不能保证亲情的存在,亲疏远近仍然需要情感的培养
从情感角度深剖,那些和父母“不亲”的孩子们往往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情感联结的断裂(The rupture of emotional connection)。
这种断裂可能源于父母的忽视、冷漠或过度控制,也可能源于孩子自身的性格特质和成长环境。
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不到足够的关爱和支持时,他们往往会感到孤独、无助和失望;
从而逐渐关闭自己的情感世界,与父母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美籍华人作家李翊云因童年经历来自母亲的情感暴力(如殴打、辱骂),导致自身抑郁并引发两个儿子相继自杀;
形成了一条“创伤传递链”,导致代际关系进一步断裂。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家庭功能的弱化也是导致父母与孩子关系疏远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家庭结构的多样化和社会竞争的加剧,许多家庭面临着经济压力、教育压力等种种挑战。
比如,《隐秘的角落》中的朱朝阳,由于父母离异,母亲又常年忙着工作,自以为能够为孩子提供一切;
却实际上加剧了自己与儿子之间的距离,也是朱朝阳“黑化”的情感基础。
类似挑战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变得越来越少,家庭的功能也逐渐弱化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系也变得越来越脆弱。
有亲缘关系却不亲密的后果就是导致子女和父母“不亲”,他们都是有一定特点的。
图片
“和父母不亲的人”都有哪些特点?
1.代际认知差异显著
代际认知(Intergenerational cognition)的差异是导致父母与孩子关系疏远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和社会经历的不同,父母与孩子之间往往存在着明显的认知差异。
这种差异导致双方在沟通时难以产生共鸣和理解,从而加剧了关系的紧张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当今社会常见的“催婚”“催生”现象就是这种因素的典型体现。
中国青年报的数据显示,76%的95后表示被催婚催生导致家庭矛盾。
生长于不同年代的人们因为彼此认知差异而无法达成一致,一旦协调不好就会加剧“不亲”的程度。
2.逐渐被消磨的情感
情感的淡漠(Emotional indifference)是那些和父母“不亲”的孩子们的共同特点之一。
由于长期缺乏与父母的沟通和互动,他们对父母的情感变得越来越淡漠。
他们可能不再关心父母的喜怒哀乐,也不再愿意向父母倾诉自己的心事
某书的一位网友表示,自己早在上了大学之后就几乎不再和父母商量任何事,因为父母“无法提供我需要的情绪价值”
这种情感的淡漠不仅加剧了关系的疏远,也影响了他们自身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总的来看,和父母“不亲”的现象并不罕见,甚至在当今社会还比较常见。
从我们自己的视角来看,好像是长辈的“不理解”和晚辈的“不妥协”共同导致了这种现象;
但请不要忘记,再年轻的人也总有成为晚辈的一天,亲密的情感离不开尽心的维护
-The End -
作者-木易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