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走走中津浮桥,逛逛台州府城 ![]() 五月的天,气温逐渐攀升 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 迎来了一波波旅游热潮 值此之际,台州府城满怀诚意 向所有台州市民发出邀请 2025年5月17日至25日 台州市民只需携带本人身份证 即可免费畅游 长城与东湖两大景点 无需繁琐手续 随心所欲,说走就走 ![]()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跨越灵江的灵江大桥和望江门大桥建成之前,“中津浮桥”是连接两岸交通的重要通道。祖祖辈辈的老临海人,都曾在桥上留下足迹。 浮桥不仅是通道,更是生活剧场。渔民在桥边撒网捕鱼,孩童在一旁围观嬉戏,商贩挑着担子穿梭叫卖。对于周边的老百姓而言,浮桥早已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他们无尽的欢笑与温情。 《嘉定赤城志》记载,“中津浮桥”由台州郡守唐仲友于南宋淳熙年间始建。唐仲友经过调查研究,在府城的上中下三个渡口中,选择了中津渡口架桥。理由是“城临三津,其中最要,道出黄岩,引瓯闽,往来昼夜不绝”。它不仅是台州第一座浮桥,也是中国浮桥建筑中的一件杰作,被收录进《浙江桥梁》和《中国古桥技术史》。从此,两岸往来“如履通衢”,无“招舟待济”之愁、“命寄毫发”之忧。 随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望江门大桥等现代桥梁的落成,浮桥在完成800年使命后悄然隐退。 ![]() ![]() ![]() ![]()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2025年4月21日,浮桥以“尖头渔船”造型桥脚舟合龙灵江,复原宋代“舟楫相连”风貌,全桥由14节桥脚舟和7节浮箱组成,脚舟可自由拆组,可有效减少潮汐对桥体冲击,以钢结构为主体基础、辅以木饰,在风貌统一保留浮桥韵味的同时,最大程度保障了通行安全。浮桥串联府城景区与南岸文旅集散中心,形成“一江清水环绕古城,十里灵江,十里画廊”的景观轴线,推动灵江南岸产城融合。 台州府城墙,又称江南长城,被誉为“江南八达岭”。始筑于东晋,扩建于唐朝,定型于宋,完善于明清,是北方明长城的“师范”和“蓝本”。构造之独特,形制之规范,保存之完好,为全国罕见。 朝代更迭,岁月变迁,这里一砖一瓦凝集的历史气息未变,临海古城里的人间烟火味依旧。长城东起揽胜门,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烟霞阁,于山岩陡峭间直抵靖越门,面朝灵江,延伸至巾山西麓,有瓮城、马面、城门、好汉坡、双层空心敌台、望天台、城隍庙、烟霞阁等景点。登顶揽胜,可俯瞰古城全貌;徒步城墙,亦可感受历史沧桑! ![]() “杭州有西湖,台州有东湖。东湖之胜,小西湖也。”走进东湖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亭台楼阁,湖山辉映,园内绿树成荫,曲径通幽翠竹夹道,小桥亭台勾勒出一幅古朴风雅的画卷,一切都充满了岁月静好的韵味。 湖中筑有两条长堤,呈东西走向,将东湖分为前湖与后湖。公园由湖东景区、湖心景区、后湖景区三部分组成。其中,湖东景区包括依水山庄、荣兴堂、东湖碑林,湖心景区包括湖心亭,半勾亭,骆临海祠,樵云阁、樵夫祠遗址,后湖景区包括琪水园、小鉴湖、海礁苑。藏自然山水美与人工美于一体,含古今之胜,东湖园林的形制之美、风景之秀,台州来说独一无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