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冷系统中,感温包不可以不绑扎,而且必须做好保温措施,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检测到的是吸气管的真实温度,保障制冷系统的稳定运行。或许不少刚入行的新人会感到疑惑:感温包究竟起着什么样的具体作用?如果不绑扎感温包,又会引发怎样的后果呢?本期内容将围绕感温包展开,详细介绍其核心作用,以及不使用感温包可能导致的各种问题。 一、感温包的核心作用 感温包在膨胀阀调节系统流量中扮演着核心部件的角色,它的正常工作依赖于正确的固定方式,以此确保温度采集的准确性。一旦温度采集出现偏差,整个制冷系统都将无法正常运转。 ![]() 感温包内部充注有与制冷系统相同的制冷剂。在实际应用中,它会紧贴于蒸发器出口的吸气管上,实时感知管道表面的温度变化。其内部压力会随着温度的改变而相应变化,这个压力信号随后会被传递给膨胀阀的膜片。膜片根据接收到的压力信号来控制阀门的开度,进而调节制冷剂的流量,最终使蒸发器出口保持稳定的“过热度”(过热蒸气温度与饱和温度的差值)。这一过程对于制冷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二、不绑扎感温包的直接问题 不绑扎感温包会引发一系列严重问题,主要包括无法准确采集温度、系统无法稳定运行以及存在潜在安全风险。下面我们将逐一深入分析这些问题。 1. 无法准确采集温度 当感温包不进行绑扎时,它与管道表面之间会存在空气间隙。空气的导热性能远远低于金属,空气的导热系数约为 0.023W/(m・K),而铜的导热系数约为 400W/(m・K)。这种巨大的导热差异会导致感温包测得的温度明显滞后于管道的实际温度,并且还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干扰。 例如,当环境温度高于管道温度时,感温包可能会误判为“过热度不足”,进而促使膨胀阀开大。这样一来,液态制冷剂就有可能流入压缩机,从而产生液击风险,对压缩机造成严重损害。相反,当环境温度低于管道温度时,感温包可能会误判为“过热度偏高”,使膨胀阀关小,导致蒸发器供液不足,制冷效率大幅下降。如果膨胀阀开度过小,还可能会引发排温保护,影响整个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 ![]() 2. 系统无法稳定运行 由于膨胀阀失去了准确的温度信号,它会频繁波动或无法进行有效的调节,进而引发一系列问题。 一方面,蒸发器会出现结霜不均或局部积液的情况,这会大幅降低换热效率,影响制冷效果。另一方面,压缩机的吸气温度也会出现异常,可能过高或过低。吸气温度过高会引发过热保护,同时可能导致润滑油碳化,影响压缩机的润滑效果和使用寿命;吸气温度过低则可能引发液击损坏,对压缩机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此外,系统长期在非设计工况下运行,压缩机需要额外做功来维持制冷,这会导致耗电量大幅增加,增加了运行成本。 ![]() 三、正确安装的必要性 为了确保感温包能够正常工作,保障制冷系统的稳定运行,正确的安装至关重要。 1. 物理固定是基础要求 必须使用金属卡箍、尼龙扎带或专用夹具将感温包紧密贴合在管道上,确保两者之间没有任何间隙。对于管径较大的管道(如管径大于 25mm),可能需要使用多个感温包配合使用,以覆盖管道周向的温度变化,确保温度采集的准确性。 2. 隔热处理 在将感温包紧密贴合在管道上之后,还需要用橡塑保温棉等材料将感温包与管道一起包裹起来,以隔绝环境温度的影响。 例如,在冷库等高湿度环境中,如果不进行隔热处理,感温包表面可能会结露。结露现象会进一步降低温度传导效率,导致感温包测得的温度不准确,影响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在高温环境(如室外机)中,如果不隔热,感温包会吸收环境热量,造成过热度计算偏差,同样会影响制冷效果。 ![]() 吸气管安装角度: 总结:感温包的安装是制冷系统调试的关键步骤之一。“不绑扎”感温包会从根本上破坏其信号采集功能,导致整个制冷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