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森【夜话,家书与情结】文海诗轩传媒倾情鉴赏

 文海诗轩传媒 2025-05-17 发布于安徽

家书一页,情牵两地

纸短情长,念意如丝

一纸家书抵万金,句句藏心,慰藉归心


   夜话,家书与情结   

文海

鉴赏


 前言 

时光迈入本世纪二十年代,我的弟弟和妹妹皆已到法定退休之龄。

2022年之前,弟弟一家一直定居于首都北京。前年春节前夕,他们南下旅游,于广东一座城市租房过年,并小住了一段时日。那山水相依、温暖如春的南国风光,让他们沉醉其中,心生愉悦与洒脱之意。于是,便萌生出侨居他乡的念头。夫妻二人经协商、实地考察、反复论证与深思熟虑后,毅然决然地做出定居的决定。三口之家仿若完成一场华丽的转身,将房产、户籍、学籍、身份,以及在北京打拼多年积攒的家业、人脉,还有家乡莱芜的家产,皆闲置搁置。一夜之间,他们在南方某城落地生根,成为当地一户平凡人家。

而妹妹也于今年正式办理退休手续。为照顾远在加拿大留学、工作的女儿,她不远万里办理签证,奔赴异国他乡。如此种种变化,让身为哥哥的我有了与他们家书往来的契机与素材。

在当今社会,现代化的交通与通信方式极为便捷,鸿雁传书已不再是传递情谊的唯一途径。我们无需担忧寂寞,亦不惧相隔千山万水。只需信手轻点,便能缓解因远方亲情而生的离别眷恋,以及内心深处的牵挂惦念。

值此之际,我以散文式的家书形式,用抒情的笔触将这些情感娓娓道来,只为表达我对弟弟妹妹的深厚情谊。毕竟,父母已然作古,世间唯有我们这一母同胞的至亲兄妹。


自然出众

与众不同

 ▼我心,对家书的理解 

儿时的我,总觉得邮筒是信件栖息的巢穴。

在我心中,书信是心意的承载,是真情的凝聚。它能送出希望,迎来温暖;能寄出家人们的牵挂,邮进游子们的心怀。

我时常遐想,信笺宛如灵动的信鸽。信鸽居于巢穴,一旦辨明方向,便会顺着理想与思念,载着期盼与遐想,振翅飞向那遥远的地方。

古人云:“一纸家书抵万金。”家书,是千里之外的温情问候,是战火纷飞中的刻骨相思,是新婚燕尔的深情嘱托,是几代同堂的浓浓牵挂,更是一位盼亲归来的使者。

鸿雁传书,是一个美好的比喻。它温暖着人们的心房,安抚着人们的情感;犹如一根无形的线,将两两相望的人紧紧相连。手握这根线,人们有说不完的家乡话,更能体验到重逢时的惊喜与感动。

如今,年近古稀的我,在这人生暮年,经历了兄妹间的亲情远隔。这份距离,却也让亲情连线,衍生出诸多话题。

夜话时分,我静静地诉说着亲情。谈及家书,虽兄妹远隔天涯,但亲情的连线从未中断。于此,我品味着相思的苦涩、泪别的感伤,亦感受着难得的欣慰。


自然出众

与众不同

▼ 送给,我的弟弟

每当想起弟弟,千言万语便哽咽在喉。遥想广东惠州,那是弟弟一家亲情扎根之地。

弟弟一家告别家乡,远赴他乡,只为追寻心中那份安逸。这是太平盛世中一种豁达的人生选择。一句“走,去舒适安逸的地方,过随心所欲的生活”,彰显出他们的果敢与洒脱,让我由衷钦佩。

正所谓“天涯海角皆为家”,无需过多惦记与牵挂。如今网络便捷迅达,即便无法相见,也能倾诉衷肠。一张机票,便能让相聚如同朝夕相处般自然。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亲情的纽带无处不在,我又有何放心不下呢?如此,我便不再牵挂。

▼送给,我的妹妹

妹妹此次远渡重洋前往加拿大,因外甥女这根“情丝”牵引,开启了退休生活的崭新篇章。

一瞬间,理解与心意相连,让母女间的情感愈发深厚。这情感承载着两人的心房,填满了妹妹的思绪。她奔波辗转、舟车劳顿,只为与女儿相聚。想象着她们见面的场景,是喜极而泣的相拥,还是缠绵不舍的依偎?我深知,那是母女骨肉间的心灵靠近与情感相连。

我在中国大陆默默祈祷,愿妹妹能顺利与外甥女相聚。我无需豪言壮语,唯有默默祝福:愿她照顾好女儿,为女儿的未来做好规划;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感受别样的文化,积累丰富的人脉。但请记住,我们的血脉相连,根永远不变,我们是龙的传人,一脉相承。

▼我心,所带来的祝福

我手中仅有一帧心笺……

我用它勾勒祝福,描绘美好;书写心愿,牵动遐想。这一辈子的嘱托,是心灵的呼唤。

无需寻觅信物留念,亦无需言语嘱托。从今往后,只需这永远扯不断的亲情连线,这永远念不完的深厚情谊。亲情与爱,将永恒不变;弟弟妹妹的爱,亦无限宽广。

你们,永远在我身边。

这份执念,深深扎根在我心底。

有时,一句“祝你生日快乐”,便是我对亲情延续的美好祝福与圆满期许!


文海华章  共沐书香    

高度 深度 态度 温度              

《夜话,家书与情结》宛如一首深情的亲情赞歌,以细腻温婉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跨越时空的亲情画卷。

文章质朴而不失典雅,抒情性强。作者善用比喻,如将信笺比作信鸽,把鸿雁传书喻为无形的线,生动形象地赋予家书灵动的生命力,让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语言表达流畅自然,娓娓道来,仿佛是在静谧的夜晚与读者促膝长谈,字里行间流淌着浓浓的温情。

情感表达上,更加细腻深沉。文章围绕家书展开,深刻诠释了家书所承载的亲情内涵。虽身处交通与通信便捷的时代,家书的形式或许不再,但亲情的牵挂与思念却从未改变。作者通过讲述弟弟南下定居、妹妹远渡重洋的经历,抒发了对兄妹的理解、钦佩与祝福,展现了血浓于水的亲情。同时,强调无论距离多远,亲情永远相连,“根永远不变,我们是龙的传人,一脉相承”,升华了文章的主题,让读者感受到亲情的永恒与伟大。

文海诗轩传媒总编:那年  



关于作者
柳森,网名:雨童雨尧。【文海诗轩传媒】常驻作家,1958年生于济南莱芜,2013年退休。写作信条:勤学苦练,笔耕不辍。

打开信封

就打开了彼此的缘分




因为有幸遇见  一切才变得不同


文海诗轩传媒精团队



社长总编:那年

副  社 长:若惜  风铃

社长助理:烟雨

编      委:若惜 红尘  刘洪涛  鹿晗  剑雄  蓝莲花  

                    暗香 听雨 风铃 紫嫣茜雪 念家乡 森林狼  

                    爱我中华  笑舒云袖

摄影部长:森林狼

宣传部长:杨彰  常贵佳人

金牌主播:沧海一粟 指尖轻语 风华正茂 彩衣纷飞

              婉彤  紫嫣茜雪  淡静若水  冷月  白贺

              翠翠鸟  天蓝蓝  沧海  知知

技术合成:若惜


投稿须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