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仙月:1665年,康熙娶了年仅12岁的赫舍里氏。

 新用户8926AVU2 2025-05-17 发布于北京
不料,洞房时已经等不及的赫舍里氏自己扯下了盖头。康熙当场愣住,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她不停歇。


其实,康熙之所以与赫舍里氏有夫妻缘,根在顺治那里。
 
1661年,顺治突然去世,8岁的玄烨继位,依照大清传统,皇帝年幼,应由一到两位宗室亲王摄政,但因为顺治时多尔衮擅权的前车之鉴,孝庄决定改由异姓大臣共同辅政,于是就有了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共同辅佐的局面。
 
起初还好,四位辅臣权势相当,自然相处融洽,可时间久了4人之间权势就发生了变化,鳌拜的势力逐渐扩大,权势大了后便不把康熙和其他3位辅臣放在眼里了。
 
眼看鳌拜势力有增无减,孝庄为了控制局面,转而拉拢索尼父子意图对抗鳌拜,可拉拢总要拿出点诚意,孝庄的诚意就是让康熙娶赫舍里氏,并让赫舍里氏做皇后。
 
索尼见状,立马表忠心,愿意誓死效力。
 
两个老狐狸就这样达成了合作,之后就发生了开头的一幕。
 
康熙知道自己与赫舍里氏是有目的的联姻,也不是和自己心心相印的人就很排斥赫舍里氏,迟迟不愿掀盖头,赫舍里氏没办法,只能在洞房花烛夜自己扯下盖头,可即便如此,康熙还是走了。
 
那一刻,年轻的康熙并不知道,自己以后会爱赫舍里入骨。
 
年轻的赫舍里氏没办法,便回家找爷爷索尼。
 
老谋深算的索尼就给孙女提了三点建议:其一,知足,不抱怨;其二,沉得住气;其三,俘获皇帝芳心。
 
赫舍里氏将爷爷的话都听了进去,回宫后开始内修自己。
 
一天晚上,赫舍里氏看李煜词时刚好被康熙撞见,康熙就说,这李煜是个出色的词人,但不是个好皇帝。
 
赫舍里氏却说,他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谁念了都心疼。
 
康熙这才反应过来,是自己做的过分了,便略带怜悯地问了句:朕最近让你伤心了?
 
赫舍里氏因此打开了话匣子,说康熙娶自己是为了亲政,而自己嫁他,是想当皇上的女人。
 
康熙忙称自己从不敢怠慢她,只是一想到娶她是为了倚重索尼,心里就觉得膈应。
 
两个十几岁的年轻人,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说出了心里话。
 
敞开心扉的聊过后,康熙当晚就留在了赫舍里的寝宫。
 
1670年,赫舍里氏剩下嫡长子承祜,承祜出生后很受康熙喜爱,只可惜4岁便染病夭折了。
 
庆幸的是,康熙与赫舍里氏都年轻,不久后,他们便又有了好消息。
 
1674年的5月初三,坤宁宫内外忙碌一片,两位接生嬷嬷念着喜哥,站在宫内静候接生,首领太监挖好了掩埋胎盘的喜坑,可谓万事俱备只等皇子降生。
 
突然的一声啼哭,所有人脸上喜气洋洋,已夭折过5个儿子的康熙,更是喜不自胜,当即给刚刚降生的皇子取了个乳名:保成(即胤礽)。
 
然而,不幸的是,儿子保成了,22岁的赫舍里氏却陷入昏迷,尽管御医齐聚坤宁宫,还是没能为康熙留住她。
 
情绪由喜转悲的大跳水,将康熙击垮,他抱着嗷嗷待哺的胤礽,一片茫然。
 
赫舍里氏死后,不仅辍朝5日,更是连续二十多天在赫舍里氏梓宫前痛哭不已。
 
不久,赫舍里氏的灵柩被送至巩华城,康熙就迎着晨光直奔巩华城,在灵柩前独坐到星光满天,随从反复催促后才起身离开。
 
《康熙起居注》中记载:康熙十三年至十六年,玄烨共去巩华城80多次。
 
在康熙心里,没了赫舍里氏的紫禁城,再也没了颜色。
 
好在,赫舍里氏为她留下了胤礽,他能做的就是亲自抚养这个儿子。
 
因为赫舍里氏的关系,康熙对胤礽很是怜爱,胤礽不到两岁就被封为太子,既是清朝头一位皇太子,也是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太子。
 
尽管后来胤礽不争气,康熙无奈废了他,可废太子那天,康熙哭骂胤礽“生而克母”,并在当晚梦到去世34年的赫舍里氏。
 
不得不说,康熙虽然一生有过55位后妃,但22岁去世的赫舍里氏却是他一生的白月光。
 
她与康熙共同生活了10年,那十年是奠定大清朝康乾盛世基础的10年,可以说在赫舍里氏的辅佐下,康熙顺利度过了继位后的早期阶段。
 
康熙一直在上谕中,称赫舍里氏为贤后,端庄娴静。
 
在故宫博物院所藏的赫舍里氏的画像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年轻时端庄的模样。
 
赫舍里氏一生,纵然只活了22岁,却将生命璀璨的部分,留在了康熙的生命里。
 
俗话说,好女旺三代,悍妇毁一族。
 
的确,若赫舍里氏能如孝庄那样活到75岁,那么于康熙而言也会是一个旺三代的好女人。#我在头条重逢老友##宝藏兴趣创作大赛#
 
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关注我@九仙月,总有一个故事让你豁然开朗。
 
 
 资料来源:清史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