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秀华诗歌《这样的日子适合生老病死》赏析

 陈巽之的图书馆 2025-05-17
余秀华诗歌《这样的日子适合生老病死》赏析

原诗

这样的日子适合生老病死

文/余秀华

以无法复述的纯净坐在这个下午,风一遍遍吹过

刚缝好的白纱裙从五月的素颜上滑过

这个鲜明的性别特征让我看待事物得以轻松

信纸和书本轻轻合上

我们以植物的心态祈祷一场雨水

接近黄昏,适合一场温柔的花事

一朵朵白在风里选择让自己得以安静的高度

在夕光里拉伸着影子

灵魂就在最前端等着,无声无息

无以衡量轻重

这样的日子,适合生老病死

适合从不同的门进进出出

我们不得不相信一种没有疑问的预约

正滑下斜坡,企及黎明,无病无灾

赏析

诗人余秀华通过这首诗,写出了一种生命状态,一种生命体验。人的一生不要虚度,要争取,要努力,以成就和努力慰安自己,慰安人生。

“这样的日子适合生老病死”,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以什么方式活好自己,直至活到死亡。诗人站在女性角度,站在自己诗人角度,描述了女性光彩的身着和行为。我“以无法复述的纯净坐在这个下午,风一遍遍吹,刚缝好的纱裙从五月的素颜上滑过”。诗的头一二句就把一位美丽端重的女人形象描绘了出来。“纯净”一词写出了一位女子的气质,她在五月的一个“下午”端庄地坐着,任风吹着“素颜的白纱裙”。从这位女子的装束和气质上,就表现了她生活的愉悦和心情的轻松。得闲,写下心中孕育好的诗篇,每首诗篇都带有“植物和雨水的”乡村气息。

就是在这样的生存和生活状态下慢慢活到老,活到“接近黄昏”。一生中有艰辛,也有“一场温柔的花事”,有“一朵朵”花“让自己得以安静”,并达到一定“高度”。有些努力,有些拼搏,有收获,但也有失败;人的一生有对有错,有对错难辨,有“无以衡量轻重”,我们不就是在这样磕磕绊绊的人生路上走过来的吗?不就是从“不同”方向的“门”进进出出的吗?直至“生老病死”,直至“企及”着一个个“黎明”,直至“滑下斜坡”,并不断祈祷自己“无病无灾”。

一首诗,写出了一个人的大体过程及感悟。谁不是这样过来的,大概都是吧!

作者

刘树仁,山东宁津人,市作协会员。诗是发现,是创造,每首诗都是在诗人思想土壤里生长出来的灵芝草。诗稿在《诗刊》《中国诗歌网》《文峰书院》《都市头条》《德州朗诵艺术团》《你在我风景中走过》《诗歌学人》等各级文学网络平台发布或在《山东诗歌》等刊物发表,出版诗集《夕阳拾趣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