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才则弟胜兄,论德则兄胜弟,此语吾敢承哉!召我我不赴,哭公公不闻,生死睽违一知己。 世治正神为人,世乱正人为神,斯言君自道了!功昭昭在民,心耿耿在国,古人期许此群臣。 ——左宗棠挽胡林翼 ![]() ![]() ![]() 左宗棠为胡林翼所写的这副挽联,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对逝者全面而深刻的评价,展现出两人之间非凡的情谊以及对胡林翼一生功绩品德的高度赞扬。 上联解析 上联“论才则弟胜兄,论德则兄胜弟,此语吾敢承哉!召我我不赴,哭公公不闻,生死睽违一知己”,以一种谦逊且深情的笔触开篇。“论才则弟胜兄,论德则兄胜弟”,左宗棠通过才与德两方面将自己与胡林翼进行对比,表面看似自谦,实则突出了胡林翼品德的高尚。他表示对于所谓才高于胡林翼这种说法不敢接受,体现出对胡林翼由衷的敬重。 “召我我不赴,哭公公不闻”描绘出一种天人永隔的悲痛与遗憾。胡林翼召唤时自己未能赶赴,如今哭吊时对方也再也听不到,这种生死之间的巨大落差,强烈地表达出左宗棠失去知己的痛苦。“生死睽违一知己”则直接点明胡林翼在他心中知己的地位,强调了两人之间情谊的深厚与独特,即便生死相隔,这份情谊也难以磨灭。 下联解析 下联“世治正神为人,世乱正人为神,斯言君自道了!功昭昭在民,心耿耿在国,古人期许此群臣”,从更高的层面、更宏观的角度对胡林翼进行了评价。“世治正神为人,世乱正人为神”,巧妙地提出在太平盛世,神灵以人的形态济世;而在乱世之中,有能力的人便如同神灵般拯救苍生,左宗棠认为这正是胡林翼一生的写照。在当时动荡的局势下,胡林翼以非凡的才能和担当,成为挽救时局的关键人物,如同乱世中的“神”。 “功昭昭在民,心耿耿在国”高度概括了胡林翼的功绩和忠诚。他的功劳显著,为百姓带来福祉,深深铭刻在民众心中;他一心为国,忠心耿耿,将全部精力与心血都奉献给了国家。“古人期许此群臣”则将胡林翼与古人所期望的贤能群臣相提并论,暗示胡林翼达到了古代贤良臣子的标准,是国家的栋梁之才,表达出对他极高的赞誉。 整副挽联情感真挚深沉,用词精准恰当,从个人情谊到对逝者一生功绩品德的评价,层层递进,不仅展现了左宗棠与胡林翼之间的知己之情,更让我们透过文字看到胡林翼这位晚清重要人物非凡的一生以及他在左宗棠心中的崇高地位,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