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581篇章 | 田雪航:用劳动续写神话的人《绍兴晚报》发表

 作家邹佩zoupei 2025-05-17 发布于陕西


用劳动续写神话的人

文/田雪航

中国的创世神话里,从来都伴随着劳动者的身影。盘古自混沌中用斧头劈开天地清浊,他的身体化作最早的自然秩序;女娲补天时,“断鳌足以立四极”,用巨龟的腿骨撑起倾颓的天空,她自己却留下了受伤的身影。到了大禹时代,他“身执耒臿以为民先”,扛着农具走在治水队伍最前面,常年泡在泥水里的双腿“股无胈,胫无毛”,连皮肤都被河水泡得开裂。这些神话英雄的身体,承载了劳动的行为,也烙下牺牲的印记。
2000年的冬天,我第一次随父母回陕南安康。长途客车在秦岭的羊肠小道上颠簸了一整夜,车窗上结着冰花,月光下的秦岭像一堵深灰色的铁墙,仿佛永远翻不完,让人没来由地心中沉闷。我所乘坐的是一辆双层巴士,每个人像沙丁鱼罐头里的鱼一样挤在巴士的床上。睡梦中,妈妈指着远处影影绰绰的山峰说:“想来大禹为了治水,凿开的就是这样雄厚的山。”那时的我还不知晓,就在群山深处,一群现代“凿山者”正在书写新的神话。
8年后的春节,我们开车通过新贯通的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车灯照亮洞壁的瞬间,我突然想起神话中“大禹凿龙门”的画面——眼前的隧道足有四车道宽,混凝土衬砌整齐如积木,顶部的LED灯带连成银色的星河,有时还会闪烁成红色、白色,隧道两面不时地变换成其他图案,有晚霞、有蓝天。爸爸说,为了打通这条18公里的隧道,工人们在秦岭“肚子”里整整钻了5年,有人在掘进时被岩爆打伤,有人错过了孩子的出生。“他们和大禹一样,都是把'大家’扛在肩上的人。”我的心中倏然浮现出这样一个画面,仿佛神话里的英雄突然落在了我的面前。
前年中秋,弟弟在富平高速工地给我们发来了视频。镜头里的拌合站灯火通明,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鸣盖过他的声音:“贯通节点卡在这里,过节回不去了。”我看见他宿舍墙上贴着工程地图,红色箭头标着“富平段施工区”,他的脸已经全晒黑了,黝黑里透着红,我都有些认不出他了。这让我又想起了古籍里大禹“手足胼胝,面目黎黑”的记载——原来千年前的劳动印记,至今仍刻在每个筑路工人的脸上。
视频中,工地上的风卷着粉尘灌进他的领口,让我无端想起普罗米修斯被锁在山上时,呼啸而过的山风也曾带走他的体温。但他盗取的火种让人类得以繁衍生息,而工人们凿开的隧道,一旦贯通就永远躺在秦岭的腹中,成为照亮归途的光。
如今再走秦岭隧道,总会在灯光交错的瞬间想起那些未曾留下姓名的凿山者。他们不是神话里的英雄,却做着和英雄一样的事——用炸药代替耒耜,用盾构机代替神斧,把“秦岭,天下之大阻也”变成“三小时通达”,让陕南的蒸面能在清晨摆上西安的餐桌,让打工者的乡愁能在夕阳未落时抵达家门。
这让我忽然明白:神话从未远去。盘古倒下后,他的呼吸化作风云;大禹离家后,他的耒耜变成通途;普罗米修斯被缚时,他盗取的火种坠入人间。而在秦岭的群山里,在无数个灯火通明的工地上,现代的凿山者们正用青春和离别续写着同样的故事——他们没有被写进传说,却让每个普通人都成了“被神话眷顾的人”。
人类最动人的神话,从来不是神力,而是凡人用双手的劳动构建的神迹比肩神明。

点击视频,链接美好~

点击上方,遇见邹佩
#学员代表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