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霸王别姬》在开元大剧院圆满上演。史姐姐、王玺龙第一次全剧合作, 和上京伙伴一起为西安观众奉献了这部梅派经典。 ![]() ![]() ![]() ![]() ![]() ![]() ![]() 王玺龙: 第一次演全部的霸王,心情非常紧张,怕后边文戏部分演不好,因为本身嗓音条件有限,还好有姐姐带着我一点点进入感情,如果以后能多演几次会更好。姐姐辛苦!演到“垓下歌”时我看到姐姐眼睛里湿润了,其实也不止这一处,演戏还是要走进去。 这是他们俩生离死别的一刻,感觉霸王再逞着绷着,这个时候也不行,因为没有人了,只有他们俩了,所以他才会说“虞兮虞兮奈若何”,他已经没有办法保护他最爱的女人,所以也流泪了。 ![]() ![]() ![]() ![]() ![]() ![]() ![]() ![]() ![]() 王老爷子第六次观看了史姐姐演出《霸王别姬》,写来了观后感,在此发布。在观看了美好演出的同时,资深的戏迷带给我们的感悟同样隽永。 王老爷子: 梅先生自1922年创编《霸王别姬》,已经103年了,依然深受观众的喜爱,成为传世的梅派经典巨作。 史依弘女士继承梅派艺术,她这出戏也在舞台上磨练了有三十年了!我今天看她的《别姬》是第六次了,而感受到的依然是常看常新,愈加精致。 京剧的老艺术家们,尽管可能没念过几天书,可对历史、文化、艺术、技能的追求和″讲究'是很精确的。依弘女士的好,就在于她深谙这个道理,因此,她的《别姬》着实不简单! ![]() ![]() 这出戏的戏核、戏理,也就是说难度在什么地方?我想武生大王杨小楼总结得就很精准:这出戏的核心就在这个″别'字上。″别'就是″生离死别',是悲壮的,是凄楚的。把观众带入这种气氛中并且感动,演员的表演才会是成功的。史大姑娘恰好做好、做足了这一点! 按说这出戏中的虞姬唱段有限(总共也就是二十来句吧),做工实则就是剑舞那么一段,念白却不少。因此,虞姬是念重于做,做重于唱。史大姑娘把控这一点是准确的。 虞姬出场打引子,″明灭蟾光'到″鼓角凄凉',她念得感情充裕,一下子就能让人融入戏中,让人有精神的带入感。后边,与霸王的对白,从关心、体贴、担忧直至最后的伤感,是一步一点集累变化而来的,富有层次感,循序渐进,是让观众慢慢体会到的。特别到了舞剑前的″贱妾出(献)丑了'时,把悲怆推入了高潮,这一点,我非常欣赏。 ![]() ![]() ![]() 这出戏的舞剑,往往会成观众瞩目的″焦点'。我们看到梅先生的电影影像,绝对不是″炫技',而是手眼身法步与人物的完美融合。眼中、手上、身上、足下,不是花哨与卖弄(当今很多演员真是把这段剑舞变成了″走秀'),而是情绪的外显。单纯去讲涮剑花、栽剑、刺剑,或者讲垫步、蹉步、躜步,不会很难,但这些技能的火候和劲头的把控却很难! 梅先生的剑舞是走柔的,不是武旦的劲头。李玉茹讲过,梅先生第一次看她的戏就是《别姬》,她为了给梅先生留下深刻印象,在舞剑时卯足了劲;结果梅先生看完后批评了她'孩子,咱武功再好,都不能使到这地方'。我觉得,史大姑娘的舞剑是火候劲头掌握得越来越好了! 我特别想说一点,有些观众把这出戏只盯着舞剑看,而且更是盯着看下腰,这不正常。去看看梅先生舞台艺术的电影吧!就会明白。 我对依弘女士这几十年在京剧舞台上的艰辛努力,始终是敬佩的(她真不愧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希望她能带给全国京剧观众更多的好戏! ![]() ![]() ![]() ![]() 史姐姐: 今天玺龙首演全本,发挥得不错,我觉得演得很好,蛮深情的,霸王和虞姬之间的交流很多,会用眼睛对视、说话,他有他的一套处理方式,会让人感动。如果有机会多演,相信会更好。 ![]() ![]() ![]() ![]() ![]() 感谢上京伙伴默契的配合! 感谢观众的热情和懂得! 感谢资深戏迷的品鉴和嘉许! 明晚《锁麟囊》再聚! ![]() / 推 荐 阅 读 / ![]() ![]() ![]() 依弘聊戏 说的就是跟 京剧有关的 那些事儿 史依弘 公众号:依弘聊戏 Wechat ID:yihongliaoxi |
|
来自: cxag > 《京剧名剧名段名家名票文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