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隆重推介一下我的导师——清华大学会计系肖星教授 肖星教授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1994年获得机械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和企业管理专业第二学士学位,1997年获得会计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得会计学博士学位。 肖星教授现任清华经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会计系主任,兼任清华大学全球私募股权研究院院长。任职期间,她曾先后赴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威斯康星大学商学院和台湾东吴大学学习和担任高级访问学者,并入选2011年度富布莱特学者。 她的主要学术兼职包括全国会计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会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副主编。 她目前担任理想汽车、芒果超媒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曾经担任中国农业银行、歌尔股份、华熙生物、首钢集团等公司董事,并多次受邀参加全球最大50家企业女性股东与董事公司治理圆桌会议。 她的主要研究兴趣为公司治理、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和私募股权投资。 畅销书《一本书读懂财报》,豆瓣评分8.7,欢迎大家直接扫码一键下单。 肖星老师喜马拉雅APP上的财务公开课,累计点击播放量近900万人次。 ![]() 引言---会计是什么? ![]() 1.财务,其实是一种语言,这种语言描述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状况。 ![]() 企业的照相机---资产负债表 ![]() 1.资产负债表是时点的数据,反映企业某一时点的数据。 2.企业一辈子只做三件事: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 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4.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5.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存货、其他流动资产。 6.其他应收款,如公司/个人之间的临时拆借,跟一般应收账款不同,不是销售商品所得,属于“其他应收账款”。 7.存货,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手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8.各项流动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是按照它们各自转换为现金的速度来排序的。 9.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的差异就在于是否能在一个循环之内就将自己完全变成现金,通常一年为一个循环周期。 10.流动资产通常不需要计提折旧,因为它们预期将在近期内被转换或使用;相反,非流动资产则需要计提折旧,以反映其在使用寿命内的成本分摊。 11.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12.股权投资中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所进行的不具有控制权(67%以上有绝对控制权,51%以上有相对控制权),也不能施加重大影响的投资被列入金融资产。 13.固定资产不仅需要满足使用时间长这一条件,它还需要具有较高的价值。 14.固定资产,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15.折旧,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16.应计折旧额,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 17.固定资产在计算折旧前,应当估计残值,从固定资产原价中减除,残值比例在原价的5%以内,由企业自行确定。 18.土地使用权,是一项非常特殊的无形资产(其他国家大多是所有权)。 19.资产和费用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就是都得花钱,但如果这笔钱可以换来一个对将来有用的东西,那它就是资产。 20.低值易耗品在资产负债表中列入存货。 21.现行会计准则只将有效期长于一年的待摊费用列入待摊费用,并且要在前面加上“长期”两个字,即将其称为“长期待摊费用”,而将有效期少于一年的待摊费用直接记入相关的费用项目。 22.企业里的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不归企业所有,因此都不能算是企业的资产,航空公司飞行员转会,下家将此科目计为“长期待摊费用”,上家将此科目记入“营业外收入”。 23.不配种的公鸡,记入存货;母鸡和配种的公鸡,记入生产性生物资产。 24.历史成本: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25.对于资产增值这个问题,会计上提出并贯彻了这样一个解决方案:如果这个资产升值,就当作没看见(很明显,资产的当前价格是更能体现资产的真实价值的,但是因为很难为这个资产的当前市场价格找到一个客观的标准和依据,会计们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地选择了历史成本);如果资产的价值减小了,就把这个减值记下来。 26.金融资产,比如股票,它的市场价是多少,全世界都看得到,因此,采用当前的市场价格来计价(会计上称之为“公允价值”)。 27.公允价值,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28.用于出租或出售的投资性房地产,也按公允价值计价。 29.除了金融资产与投资性房地产之外,大多数资产都是按照历史成本来计价的。 30.历史成本的两层含义,一是只有花了的钱才能记在账上;二是增加资产价值的唯一途径是发生一个新的交易。 31.财产不一定都是财产物资(如应收账款、预付款项),财产物资也不一定都是资产(比如代销的某类产品,,租赁的办公楼),资产和财产物资之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32.今天的资产其实就是明天的费用,在很多情况下,资产和费用只存在时间概念上的不同。 33.负债: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引发的公司、企业的现有债务,这种债务需要企业在将来以转移资产或提供劳务的方式加以清偿,从而引起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 34.流动负债,指企业在一年之内(含一年)必须支付的负债。 35.一般情况下,长期应付款会跟一种交易有关---租赁。 36.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应交税费、其他暂收应付款项、预提费用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 37.一般来说,有限公司习惯叫所有者权益,上市公司习惯叫股东权益。 38.流动负债:在一份资产负债表中,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偿还的债务合计。 39.正常营业周期通常短于一年,在一年内有几个营业周期,但是,也存在正常营业周期长于一年的情况,如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用于出售的房地产开发产品,造船企业制造用于出售的大型船只等,往往超过一年才变现、出售或耗用,仍应划分为流动资产。 40.股本和资本公积,是从外面拿来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公司里留下的。 41.并不是每一家公司都有资本公积,上市公司以及溢价股权融资的企业才有。 42.盈余公积:企业按照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内部、具有特定用途的收益积累。 43.资产负债表左边说的是,钱被拿去做什么了;右边告诉我们,企业的钱是从哪儿来的?哪些是股东投入的,哪些是银行借款,哪些是欠供应商的应付账款,哪些是应付职工薪酬,哪些是应交税费。 ![]() 利润表:企业的摄像机 ![]() 1.税金及附加,指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及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相关税费。 2.费用:一般用于描述公司为销售而发生的各种成本支出、杂项管理,利息、税金,以及其他影响利润表的项目。 3.不同类型固定资产的折旧属于不同的科目,门店的折旧属于销售费用,办公楼的折旧属于管理费用,而厂房的折旧属于生产成本。 4.营业收入不包括增值税。 5.实行新税制后,会计上规定应交增值税不再计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项,无论是一般纳税企业还是小规模纳税企业均应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中单独反映。 6.应交税费,列入资产负债表“负债”科目。 7.按照新会计准则,“研发费用”从管理费用中单列出来。 8.财务费用,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或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9.当应收账款转为坏账时,需计提坏账准备,假如得回的账款超过了之前计提的坏账准备,这一部分超收的金额就归入信用减值损失科目。应收账款转回的处理,需要借记坏账准备,贷记信用减值损失。 ![]() 财务报表的诞生和内在逻辑 ![]() 1.如果在产成品库存积压的同时,毛利润也提升了,那么这个毛利润的提升其实是不可信的;反之,毛利润和产品库存同时减少的情况,也是不真实的。 2.企业的研究支出应被记录在管理费用当中;产品开发阶段的投入,如果满足一定的条件,可以被记录在无形资产当中。研究,是指技术的研究;而产品开发是指技术研究成功后,企业为了将技术应用到产品制造中,设计、制作磨具等所产生的花费。 3.我国会计准则对研发费用处理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研究阶段发生的费用及无法区分研究阶段研发支出和开发阶段研发支出的,全部费用化,计入管理费用;二是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证明符合无形资产条件的支出,全部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分期摊销。 ![]() 解剖现金流量表 ![]() 1.现金流量表分为主表和附表(即补充资料)两大部分。主表的各项目金额实际上就是每笔现金流入、流出的归属,而附表的各项目金额则是相应会计账户的当期发生额或期末与期初余额的差额。 2.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3.对已纳进口关税的进境货物,在境内经加工、制造或修理后复出境时,海关退还全部或部分原已纳关税税额,称为复出口退税。 4.溢征退税是一种行政行为,指的是海关在某些情况下将实征税额大于应征税额的部分追还给纳税人。 5.服务出口退税政策是指,对于境内企业对外提供的一定范围服务,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享受国家退还部分出口税款的优惠政策。服务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增加企业的出口业务收入,提升国家贸易竞争力,促进经济国际化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6.退税,国家按规定对纳税人已经纳税额的退还,优惠退税是税收支出的一种形式,即国家为鼓励纳税人从事或扩大某种经济活动而给予的税款退还。 7.债务融资:是指通过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或发行债券等方式融入资金,包括直接债务融资和间接债务融资,直接债务融资如发行债券,间接债务融资如银行贷款。 8.筹资活动中,有一些特殊的项目,如租赁。租赁分融资性租赁和经营性租赁。融资性租赁,其实是一种分期付款的购买行为。 ![]() 活用三张报表,打通财务数据经脉 ![]() 1.利润表是一张主要描述经营活动的财务报表。 2.资产负债表虽然与经营活动有那么一点点的关系,但和投资、筹资活动才算是真正的“血亲”。 3.不同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是站在风险的角度,揭示企业的风险状况和持续经营的能力。 4.现金流量表描述了一家企业能否生存下来,即所谓风险的视角;而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则展示了这家企业能够继续生存,它将是什么样子----有多少家底,又有多少收益,即所谓收益的视角。 5.股东权益=资产-负债,购买股东权益也就意味着同时购买了这家公司的资产与负债。 6.或有债务就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必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总额不能可靠地计量。 7.通过对利润表进行同型分析,企业可以得知自己是怎样一步步实现从营业收入到净利润的过程;通过对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企业可以获悉自己资产的构成和资金的各项来源。 8.从时间维度,拿企业和自己的过去相比,这就是趋势分析;从行业维度,拿企业和别的企业相比,包括竞争对手、行业标杆,或行业内的平均水平,这就是比较分析。趋势分析和比较分析,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9.趋势分析:将实际达到的结果,与不同时期财务报表中同类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和变化规律的一种分析方法。 10.比较分析: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经济指标的对比,确定指标间的差异,并进行差异分析或趋势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11.除了同型分析,还有比率分析,现金流分析,这些都是财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12.判断一家企业的盈利能力如何,不仅要立足于效益,更要立足于效率。 13.按照杜邦分析法,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总资产=(效益*效率)=(净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收入/总资产)。 14.总资产报酬率,英文缩写ROA,用以评价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 15.效益可以用毛利率和净利润率来表现,效率可以通过总资产周转率来表现。 16.一般来说,用营业收入,除以某项资产就得到该资产的周转率,这里的该资产,一般用期初和期末金额的平均值。 17.营运能力:企业的经营运行能力,即企业运用各项资产以赚取利润的能力。 18.流动比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19.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减去存货的差,除以流动负债,就是速动比率,用于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可以立即变现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的指标。 20.流动资产,扮演两个角色:一个角色是为企业偿还流动负债做准备;另一个角色是为企业的日常运营提供流动资金。 21.在中国,企业往往不需要靠变现流动资产来偿还短期借款,而是举新债还旧债,借款本身实现了自我循环,相当于短期借款变成了长期借款的一种替代方式。在这样的模式下,除非它所在整个行业都完蛋,银行突然停止贷款,否则它还是能活得好好的,需要通过变现流动资产来偿还的负债其实不包括短期借款。 22.息税前收益:扣除利息所得税之前的利润,英文简称EBIT。 23.利息收入倍数,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用于衡量企业偿还借款利息的能力。 24.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占企业资产总额的百分比,反映企业举债经营的能力。 附:财务分析方法汇总 1.同型分析 资产负债表的同型分析为用资产负债表的每个项目除以总资产,利润表的同型分析为用资产负债表的每个项目除以营业收入。 2.比率分析 (1)盈利能力 毛利率=毛利润/营业收入 净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 (2)营运能力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应收账款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流动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期初固定资产+期末固定资产)/2) 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5/固定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 总资产周转天数=365/总资产周转率 (3)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利息收入倍数=息税前收益/利息费用=(净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通常用财务费用代替利息费用) 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 (4)投资回报 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 另一种计算总资产报酬率的方法是: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收益/((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 净资产报酬率=净利润/((期初股东权益+期末股东权益)/2) ![]() 找出影响财务数据的因素 ![]() 1.企业与企业之间财务状况存在差别,至少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1)企业外部环境存在差异; (2)企业战略定位存在差异(多元化,还是单一业务路径;成本领先战略,还是差异化战略) (3)战略执行能力存在差异。 2.一家企业的投资回报取决于效益和效率两个方面,毛利率下降了,意味着市场环境恶化了(效益变差),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压缩成本、节约费用方面来减缓净利润受到的影响,另一方面,企业还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入手(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成本和费用压缩的空间非常有限,企业还是要把调整的重头戏放在效率上) 3.毛利润率是一个容易受企业战略定位影响的指标,它直接受企业降低或提高价格的影响;而净利润率则并非仅仅受到企业战略方面的影响,还受到管理水平、营销模式等因素的影响。 4.成本领先战略,一般体现为低毛利率和高周转率,主动牺牲效益来换取效率的战略,是一种效率制胜的战略。 5.差异化战略,是指企业想方设法把自己的产品做得有声有色,使之跟市场上的所有产品都不一样,一般体现为高毛利率低周转率,是一种牺牲效率来换取效益的战略。 6.所谓战略,其实就是策略地舍弃一个方面去换取另一个方面。 7.规模经济:由大规模生产引起的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具体是指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事实。 8.现实商业中,一些企业舍弃了该舍弃的,但却没有换来想要的东西,那是公司的战略执行出了问题。 ![]() 怎样的公司才算好公司 ![]() 1.影响企业财务数据的主要因素,一般跟行业大环境、企业战略定位和战略执行能力有关。 2.总资产报酬率,是用净利润除以总资产得到的,它被用来描述企业债权人和股东的综合投资回报,或者说企业整体的投资回报。 3.净资产报酬率,净利润除以股东权益,它被用来描述股东投资获得回报的情况。 4.投资资本是一个比总资产“小一圈”的概念,它比总资产少了一些负债,就像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之类不需要向债权人支付利息的负债。 5.税后净营业利润和净利润的差别:净利润是扣除银行利息和企业所得税的;如果只扣除企业所得税,不扣除银行利息,就得到税后净营业利润。税后净营业利润衡量的是股东和债权人的税后投资收益,反应了公司资产的盈利能力。税后净营业利润,包括股东获得的收益,也包括债权人获得的收益。 6.投资资本回报率=税后净营业利润/投资资本。 7.超额收益率,就是投资资本回报率,减去投资人投资资本成本(可能是贷款利率)。如果超额收益率大于0,那这家公司的投资资本回报率就是及格的,反之,则不及格。 8.经济利润:有时也被称作经济增加值,具体是税后净营业利润中扣除包括股权和债务的全部投资资本成本后的所得,计算公式为“经济利润=超额收益率*投资资本总额”。经济利润是一种全面评价企业经营者有效使用资本和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的指标。 9.资本成本: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 10.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 11.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英文缩写是WACC,具体是指以企业获得的各种资本在企业全部资本中所占的比重为权重,对各种资金的资本成本加权平均计算出来的资本总成本。 12.利息越高,所得税越少,这被称为“利息的税盾效应“。 13.税盾效益,是指企业如果选择向债权人而非股东募集资金,实际上可以少缴纳税费。 14.债务融资具有杠杆效应,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放大收益,税盾是额外的好处。但杠杆是双刃剑,而且债务是刚性的,资产是可以减值的,所以杠杆的度需要掌握好。 15.经济利润是把债权人和股东这两部分资本都扣除之后的余额,即扣除行业平均盈利水平后公司额外赚的那部分钱。 16.一家好的企业,首先是一家赚钱的企业,从短期看,赚钱是有正的经济利润,从长期看,赚钱是为股东创造价值。 17.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取决于投资资本回报率和投资资本成本之间的差。 18.采取任何战略都可能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问题是能不能有效地执行战略。要想成为一家好的企业,首先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战略,然后有效地执行它。 19.净资产报酬率=资产回报率*权益乘数=(净利润/总资产)*(总资产/股东权益)=净利润/股东权益。 ![]() 给自己的公司照镜子 ![]() 1.资金密集型行业:是指在单位产品成本中,资本成本与劳动成本相比所占比重较大的行业。 ![]() 控制风险的要诀 ![]() 1.净利润与现金净流量的差额和非现金资产变化的数额相等并不是巧合,这其实是三张报表中非常重要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净利润和现金净流量之间的差额,永远等于资产负债表上除现金之外其它资产和负债的变化。 2.净利润=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企业所得税 3.当我们谈到利润最大化的时候,本质上是在说企业追求收益的重要性;而我们说现金为王时,则是在说企业需要关注风险。 4.在一家企业遭遇巨大风险时,关注风险是第一位的,现金流对它来说更重要。当企业经营活动的风险在相对可控的范围内时,利润就显得更重要。 ![]() 结语 ![]() 1.说到投资决策,不能不提的便是它要遵守的最重要原则,同时也是基本的原则-----净现值大于0,,它的经济含义就是收益大于成本。 2.资金的时间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资金的价值增值,这个增值源于投资收益,不同时间点的资金不能简单相加。 3.贴现:将未来的资金折算成当前资金数额的过程,未来资金数额/(1+贴现率)=当前资金数额。 4.净现值:投资项目未来收益贴现之后的总和,减去投资资本成本之后的差额。 陈辉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MBA专业,清华大学2022级EMBA,领云航务创始人,浙江宁海和南京老山越野赛百公里大神,第9届亚沙赛33Km男子冠军,第10届亚沙赛70Km男子第7名,第11届亚沙赛EMBA组别男子季军,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重走西南联大路云南站80Km越野赛冠军队成员,交大安泰职业导航委员会秘书长,交大创业学院宣怀班校友联谊会会长。平时爱好阅读、运动以及育儿方面的研究,是一名生活自律、充满正能量的人,期待有机会能够经常跟大家进行思想交流,相互学习,一起进步,以不辜负这个美好的时代,不虚度我们美好的青春年华。 |
|
来自: 新用户8168ftZw > 《智鑫投资小知识智研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