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好干姜,能够让苦寒之药免伤脾胃

 tnj660630 2025-05-17 发布于江苏




干姜善于温暖中焦,令水谷得化,人体中焦脾胃就像锅鼎一样,灶下火足,锅中水谷就易熟,灶下火力不足,锅中水谷,就清冷难熟。

所以中医治腹中冷痛,完谷不化,泄泻等病症,用的是温壮之法,把灶下火点起来,令水谷得化,寒气得散。
 
所以碰到脾胃虚寒,胱腹冷痛的病人,单用一味干姜也管用。《外台秘要》就单用干姜研末送服,治寒邪直中脏腑引起的腹痛、冷泻。

脾胃寒热不调,形成痞满之证,我也经常用寒热搭配法去治,有些病人吃凉饮,伤了脾胃,又吃了燥热上火之物,也伤了脾胃,长期饮食久伤,导致脾胃升降失常,这样寒凉的东西吃不了,热的东西也不敢吃,稍微吃饱一点都消化不开,这该怎么办呢?

这类病人,临床见得最多,也是中焦寒热错杂,升降失司最常见的脾胃病。 这时你得寒温并用,升降同调。

有个病人,有慢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听人家说,这个蒲公英是天然抗生素,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慢性胃炎管用,于是就买了蒲公英回来泡茶喝。大家学了中医,既要有偏方秘方思想,但也不能够尽信偏方秘方。凡物都有两面信,尽信方不如无方。

蒲公英是对于胃热上攻的胃炎效果好,但你如果长期久服,矫枉过正,就容易苦寒败胃,导致胃中虚冷,口泛清水,这病人连喝了半个多月的蒲公英茶,也不知道什么叫中病即止。

吃到胃中虚冷,直泛清水。问我该怎么办?我跟他说,赶紧把蒲公英茶,过犹不及啊!于是我给他开半夏泻心汤,重用干姜,把他中焦暖起来,少佐黄连、黄芩,是起到降胃浊的作用。

这样脾得干姜就能温升,胃得芩连半夏就能苦降,中焦又有人参、大枣、甘草固护着,提供气血能量。 这样吃了几付半夏泻心汤,以前胃胀的消失了,口中泛清水也没了。

临床一般用干姜的时候,要配伍大枣,干姜属阳,大枣属阴,所以用干姜的时候加入大枣,干姜就不至于在那里“干烧”。所以干姜配伍大枣,虽然干姜性热,但是有了大枣,这个热也就变的“温柔”了。也就可以更好的顾护脾胃,让患者吃了药以后舒服。

以前在治一位中耳炎的患者,用了清热排脓汤,吃了以后中耳炎是有改善,但是胃很不舒服,于是就在原方加上干姜和大枣,患者胃就舒服多了,喝了几剂中耳炎就好了。

通过这位患者的反应,让我更加知道要重视脾胃。同时在用苦寒或寒凉药的时候要加干姜、大枣,甚至党参、炒白术,这都是重视脾胃的体现。

吃药最主要的就是脾胃,只有吃了药脾胃没有不舒服,这才是吃药的基础。所以为什么《伤寒论》里面那么重视脾胃,很多药方都有生姜、大枣、甘草,如果脾胃虚弱的严重,再加人参或党参,这就是顾护脾胃的四大护卫。无论是外感和内伤,只有顾护好脾胃,才有治病的底气。治外感病的时候,脾胃之气强,就可以更好的抵抗外邪,就像是有一个强大的后勤一样。治内伤病的时候,脾胃之气强,就可以更好的运化药力,协助正气修复人体,疾病才能向好的方向发展。所以顾护脾胃很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