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旌阳朱氏宗谱 - 卷之末 - 高祖志希公行略》

 朱岸峰的知识库 2025-05-17

内容录入、翻译及校对者:朱岸峰(朱旺村,良字辈)


一、原文(已句读和简体化)

高祖志希公行略

粤稽高祖讳志希公者,璡公之九世孙也。天性孝友,动履端方,敦仁佩义,群推有道之宗;习礼歌诗,争仰先民之范。涉猎书史,有儒士风;绍述箕裘,为克家子。谦冲持己,和易迎人。是以堂构巍峨,期依郑里;奂轮宏敞,窃慕于门。而且田连阡陌,常怀好礼之遗;谷积仓厢,每切指囷之谊。此真懿行可师,芳徽远播者也。

宏治间,岁大歉,朝廷下劝赈之典,郡县崇输粟之仁。公毅然创首,出粟周饥。此非市恩,亦非沽誉,盖由慷慨出自至性,慈祥原于秉彝也。斯时县以事闻上,乃锡之冠带。迄今家有轴在,像犹绘夫乌纱。

至若桥梁倾圯,公则修之,而远近无病涉之虞;道涂欹崎,公则理之,而士女免举步之苦。诸如此类,不可校陈。又若黄山古刹,仙隐遗庵,岁久谁为鸠工?几埋没于荒烟蔓草。公乃捐资建庙,遂庄严乎佛像金身。由是绀殿珠宫,瞻神光于天半;香花贝叶,悬法界于云中。此其隐德莫可终穷,而善行宁有涯涘哉?

迨至晚岁,优游余年,笑傲烟霞,移情泉石。庞眉皓首,克享遐龄;硕德高风,咸钦古道。诚令闻不朽,而奕世常新矣。呜呼!极盛难继,非所以承家;前美弗彰,非所以为孝。圻故谨按旧谱所垂,略叙遐徽所著。至云生卒娶葬,另有可稽,概详世次系图,兹不复赘。

大清康熙三十八年仲春之吉

曾孙圻薰沐端肃撰

二、白话文译文

高祖志希公生平略述

追溯高祖名志希公,是璡公的第九世孙。他天性孝顺友爱,行为端正,崇尚仁义,被众人推崇为道德典范;学习礼仪、吟咏诗篇,争相效仿先贤风范。他博览经史,有儒者风范;继承祖业,成为能持家的子孙。为人谦逊自律,待人温和。因此家中宅第高大巍峨,期望能如郑玄故里般受人敬仰;房屋宽敞明亮,暗自向往名门风范。此外,他拥有广阔的田地,常怀好礼的传统;粮仓充盈,每每慷慨解囊救助他人。这般高尚品行值得学习,美名远扬。

弘治(朱岸峰注:弘治是明孝宗朱祐樘年号,使用年代为1488年至1505年,前后共18年)年间,遭遇大荒年,朝廷颁布赈灾法令,地方官员倡导捐粮善举。志希公毅然带头捐粮救济饥民。此举并非为博取恩惠或名声,而是出于本性慷慨、天性仁慈。当时县官将此事上报朝廷,朝廷赐予他冠带荣誉。至今家中仍保存着画像,绘有他头戴乌纱帽的形象。

至于桥梁坍塌,他便出资修缮,使远近行人无涉水之忧;道路崎岖,他便组织修整,让百姓免于行路艰难。此类善举不胜枚举。又如黄山古寺、仙隐遗庵年久失修,几乎湮没于荒草之中。他捐资重建庙宇,使佛像金身重焕庄严。从此绀色殿堂如珠玉生辉,神光映照半空;香花贝叶装饰,佛法境界高悬云端。他的德行深不可测,善行更无边际。

晚年时,他悠然自得,寄情山水,白发苍苍却享有高寿。其崇高品德与风范,备受世人敬仰。他的美名永垂不朽,世代传颂。唉!极盛的功业难以延续,但若不继承便是有负家声;先祖美德若不被彰显,便是不孝。因此我(曾孙圻)谨依据旧谱记载,略述其光辉事迹。至于生卒、婚配、葬地等,另有资料可考,详见世系图谱,此处不再赘述。

曾孙:朱圻,沐浴斋戒,恭敬撰写

编写时间:大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二月吉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