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KYOCERA 230-AF

 择机而行 2025-05-17 发布于重庆

去年在跳蚤市场捡到的这台没人要的230-AF,浑身都是毛病。拆开后发现,里面一些塑料齿轮有断齿,找出一台配件机,拆拆换换让其复活。

装电池测试一些正常,满以为问题解决了,于是就装胶卷开始实拍。然而,出来的片子中不少都有遮挡的痕迹,初步判断是反光板没有完全抬起。难道反光板传动系统的齿轮也有问题?算了,不折腾了,几十块的机器实在不值得再一次大动干戈。

这一放就是大半年。

前段时间有点空又把它翻出来,觉得还是应该找出原因,多次观察它的工作状态,发现居然是打板!也就是说当镜头调焦在无限远位置时,反光板升起会碰到镜头的后组镜片。原装的机身和镜头不匹配,简直无语。正当我准备骂KYOCERA收购YASHICA后一蟹不如一蟹时,发现该机反光板脱离反光板支架下滑了约两毫米。看来问题应该就出在这里。

于是,我决定把反光板拆下来重新粘接。

该机的反光板粘接非常结实,花了好多功夫才拆下来,重新粘接后,一切正常了。

和影友讨论起这事时,有机主表示他的机器也存在这个问题,他觉得是粘胶受热滑下来了。这种情况肯定存在,然而,我拆该机的反光板时非常仔细观察了反光板以及反光板支架上的粘胶痕迹,根本就没有任何下滑的痕迹。也就是说滑出来的部分均没有曾经存在过粘胶的痕迹。

本着防患于未然的原则,我又给该机的反光板加装了限位卡板,算是把问题根治了。

KYOCERA 230-AFKYOCERA1983年合并YASHICA后,于1986年推出的一台AF单镜头反光相机。作为日本第四家推出AF单反的公司,KYOCERA比较保守地在出口型号上继续采用YASHICA的名称,毕竟KYOCERA在相机制造领域根本没有任何品牌号召力。

从外观看,该机受MINOLTA α7000的影响非常明显,特别是用当年很潮的按键取代拨盘,然而,该机的按键实在是太小,不太好操作。同时该机采用了2CR5锂电池,比起MINOLTA α70005/7号电池来,增加了爱好者的使用成本,而且,我在实际使用该机时发现耗电巨大,不得不说已经有些负担不起的感觉。独创的机顶附加闪光灯虽然仿佛很方便,但外观也变得突兀、庞大。点测光和自动曝光记忆设计在一起也是一大败笔。

由于KYOCERA推出AF单反后采用了全新设计的带电子触点的镜头卡口系统,所以以前YASHICAC/Y卡口镜头是不能用在该机身上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新机身可以使用包括CONTAX一系列高素质镜头在内的C/Y卡口镜头,KYOCERA专门设计了一款1.6倍的AF CONVERTER。通俗点说就是,通过机身马达调整这个1.6X增倍镜的镜组和C/Y口镜头镜组的距离,达到调整整个镜组(C/Y口镜头和增倍镜组合后的镜头)焦距从而在相机法兰距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相距获得对焦清晰的图案。这种增倍镜其它厂家也有制作,比如NIKONTC-16A。从实际使用看,KYOCERA1.6X AF CONVERTERNIKON的好用,而且体积比较小,同时由于NIKON后期卡口触点的一些变化还导致TC-16A需要做技术处理才能用在后续的机身上(关于TC-16A的详细情况,以后有机会再专篇详述)。

然而,就我使用1.6X AF CONVERTER的出片效果看,充其量也就聊胜于无。画质有所下降,镜头焦距和最大光圈也需要相应乘以1.6。相信使用高品质CONTAX镜头的爱好者一般是不会看得上这个AF增倍镜的。

KYOCERA 230-AF配套的定焦镜头不是很常见,高素质的更没怎么遇到过,手上这枚AF50/1.8也是当垃圾收来的,擦洗干净后实拍,感觉还行,毕竟是标准镜头,不会差到哪里去。




自冲自扫,仅供参考
胶卷:FOMA分装ISO100
冲洗:D76
扫描:minolta DSM

前期没有修理反光板,导致出片产生遮挡,只能裁剪成伪宽幅:

部分没有遮挡的片子,看上去成像还将就。
使用1.6倍的AF CONVERTER搭配yashica ML50/2镜头的效果(均为最大光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