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锥心之痛

 济宁文学 2025-05-17 发布于山东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锥心之痛

——娘啊,不知俺有多想您

作者:芦 苇

                                           

爹走后的第128天,娘也跟着去了。八十八岁的寿终正寝,在别人眼里是喜丧,可俺这六十四岁的儿子,却像被抽空了脊梁——从前回家喊一声“爹娘”,还有人应;如今站在老屋门口,只有冷风卷着落叶往屋里钻的嗖嗖声。

一、驮在背上的晨光

从前,天不亮就往乡镇赶的集日啊,如今成了扎在俺心头的刺。那时候,凌晨五点多的公交站台,俺踮脚眺望第一班车的身影,只为背回活蹦乱跳的鱼虾、挂着露水的菜蔬。那沉甸甸的背包压得俺腰杆弯成弓,可一想到泗水的软桃、鱼台的鲜鱼,只图爹娘能咬得动、吃得顺口,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儿。同村人笑俺“背得跟座山似的”,俺搓着勒得发白的双手:只要二老能吃得可口,俺累弯腰也心里甜!

后来爹娘渐渐挪不动步了,俺把冰箱洗衣机等大小家电运往老屋,把父母药费全扛在肩头。爹娘不敢间断的降三高药物,掏空了俺有限的医保卡。有人说俺“傻”,俺却想:孔子说“色难”才是大孝,俺连个好脸色都没能给全,这点苦算个啥?

二、冷铁栏杆里的冬月

龙年冬月,刚掩埋了老爹。翌日,妹妹去青岛看海,弟弟要回东营打工,俺咬咬牙把娘接到济宁。可四个月大的孙儿正要人看护,俺的血糖值也飙到20,眼冒金星实在支撑不住。跟娘商量去养老院暂住些日子,她攥着俺的手说:“你只管去看你的病。”哪曾想,这一松手,竟松开了娘的半条命。

俺在上海住院调病时,天天掰着指头算疗程,想尽早赶在年前接娘回家。半道上俺接到电话,说娘因脑梗摔伤了。等俺跌跌撞撞赶到济宁,却听风言风语扎耳朵——别有用心的人造谣说俺没付养老费,护工把娘打了。俺报了案、做了法医鉴定,盯着“脑梗致瘫”的白纸黑字,心窝子像被剜了块肉:俺护了一辈子的娘,临了还要替人背黑锅?

三、卡在喉头的“娘”

最后一回见娘,她怀抱俺递上的营养品,嗓门清亮地说:“下礼拜别忘早些来。”俺哪知道,这竟是永别。六天后,心梗带走了她,离爹走才四个月零八天。俺抱着她的遗像发愣:从前总嫌日子累,如今想累再也没了机会。

姊妹仨说好了按月轮值,俺给了妹妹四千块,想让娘在老地方养老。可咋也想不到,上次转身时娘眼里的盼,竟成了永远的空。

如今路过公交站,见头班车晃过,还会恍惚想赶大集——可买了最肥的鲢鱼、最糯的柿子,又有谁能坐在餐桌前,笑着说声“鲜”?

娘啊,俺总以为端汤捧药、嘘寒问暖就是孝。直到您走了俺才懂:这世上最痛的,不是压弯脊梁的菜篓,不是掏光口袋的药费,是想喊一声“娘”时,再也没有那声“哎”了。

您走后的每个清晨,俺摸着空冰箱、冷灶台,才品出啥叫“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锥心的痛啊,怕是要紧紧地跟着俺,相伴余生啦……


作者简介:

芦苇,体味人情冷暖,咀嚼朴实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