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 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 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 白叟黄童:唐代韩愈《元和圣德》诗:“黄童白叟,踊跃欢呼。” 颜巷陋:说的是孔子门生颜回的典故。颜回生活困顿但乐观豁达,孔子认为其是贤人。语出《论语·雍也》“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意思是说,颜回吃的是一竹筐饭食,喝的是一瓢凉水,住在偏僻的巷子里,别人忍受不了这种贫穷,颜回却不改变他快乐的心情。颜回呀,真是个贤人! 阮途穷:说的是魏晋时的著名隐士阮籍的典故。阮籍生性好酒,常常独自驾着牛车,载着一坛好酒,边行边喝,有时前面没路了,阮籍便痛哭一场,再转向其它道路继续前行。典出《晋书·阮籍传》:“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 濯足水:《孟子·离娄》篇云,孔子曾听到有孺子(小孩子)歌云:“沧浪(láng)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沧浪、濯足,都是表示隐士高志的意象。 打头风:元伊世珍《琅嬛记》引《江湖纪闻》:昔有商人尤某,娶石氏女,情好甚笃。尤远行不归,石思念成疾,临死叹曰:“吾恨不能阻其行,以至于此。今凡有商旅远行,吾当作大风为天下妇人阻之。”后因称逆风﹑顶头风为“石尤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梁书·武帝本纪》记载,梁武帝萧衍常赴同泰寺讲《金字三慧经》。南朝梁武帝萧衍,少年英才,在位早期政绩显著,晚年崇尚佛教,大兴寺庙。曾下令在皇宫(今南京)旁修建同泰寺,还曾亲赴同泰寺,脱御服、换法衣出家当和尚,连日讲经。甚至上演了三度出家,三度让朝廷和群臣花费数亿巨资,“赎回皇帝菩萨”的奇葩剧情。为显示虔诚,梁武帝还不近女色,不吃荤,并要求全国效仿,从此开了中国佛教禁食荤腥的先河。痴迷佛教后,使得他没有精力再理朝政,重用的人也出现了奸臣,造成朝政昏暗。 汉皇置酒未央宫:《史记·高祖本纪》:未央宫成。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 七弦绿绮:指古琴。古琴有七弦。绿绮,琴名。《西京杂记》云:“司马相如作《玉如意赋》,梁王悦之,赐以绿绮之琴,文木之几,夫余之珠。琴铭曰'桐梓合精’。” 百炼青铜:唐代扬州贡镜很有名,有江心镜、百炼镜等名目。白居易《百炼镜》诗曰:“百炼镜,镕范非常规。日辰处所灵且祇。江心波上舟中铸,五月五日日午时。琼粉金膏磨莹已,化为一片秋潭水。镜成将献蓬莱宫,扬州长吏手自封。人间臣妾不合照,背有九五飞天龙。人人呼为天子镜,我有一言闻太宗。太宗常以人为镜,鉴古鉴今不鉴容。四海安危居掌内,百王治乱悬心中。乃知天子别有镜,不是扬州百炼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 芳池鱼戏芰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 野叟:即村野老人。古时城邑以外叫作郊,郊外叫作野。 溪童:在溪边嬉戏的儿童。 鬓皤:两鬓发白。皤,白色。 眉绿:眉毛乌黑。绿,乌亮,乌黑色。 齿皓:牙齿洁白。皓,洁白。 浩浩:形容广阔宏大的样子。《诗经·小雅·雨无正》:浩浩昊天,不骏其德。 融融:形容日光和暖,明媚的样子。 野渡:荒郊或村野的渡口。《滁州西涧·韦应物》: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芰:四角的菱角。古人把两角的菱角叫作菱,四角的叫芰。菱角是生的水生植物,故与荷并举。《鄂州南楼书事 · 黄庭坚》: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白鹿洞二首 · 其二 · 王贞白》:一上西园避暑亭,芰荷香细午风轻。《采莲曲 · 贺知章》: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新月:古人诗文常以纤眉比喻新月,《赋新月 · 缪氏子》: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或以新月比喻纤眉,《越女词 · 其一 · 李白》: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 |
|
来自: 新用户18968888 > 《声律与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