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遗址属于整座城的地势最高处。石墙墙体宽约2.5米,保存最好处高出龙山晚期地面4米。整个外城的东南角与其相连,地势开阔,位置险要,堪称整个古城的枢纽地带。 曾在考古现场考察过的四川省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认为,从总体上讲,石峁古城打破了中国夯土筑城的传统认知,其东门遗址无疑是目前考古发掘所见最早的石城门,其功能和结构的复杂性尚有待探讨,其在黄河文明史、甚至人类文明史上的意义都是难以估量的,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地位堪称“华夏第一门”。 48个人头骨 此次考古发掘,首次考古发现7件玉器,其中完整的6件,主要是玉铲、玉璜等,最长的玉铲有18厘米长。不过,这些玉器出土的地点都十分奇特———在城墙里。石峁考古队队员邵晶此前听当地老乡讲,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大批玉器流散出来,出土的地点是就石头墙里面。“我们当时还有些怀疑。后来发掘证实老乡说的是对的,我们这些玉器出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倾斜的石墙里面,第二种就是在倒塌的石墙堆积里面。” 考古队认为,这也为流散在海内外的石峁玉器找到了确切的时代依据和文化背景,证实其有4000年历史。考古中另一个出乎意料的发现,是遗址下层地面下出土了48个人头骨———考古队找到了集中埋置人头骨的遗迹两处。这两处人头骨摆放方式似有一定规律,但没有明显的挖坑放置迹象,每处各有24个头骨。经初步鉴定,这些头骨以年轻女性居多,部分头骨有明显的砍斫痕迹,个别还有灼烧迹象。考古人员推测:这些头骨可能用于4300年前城墙修建时的奠基或祭祀活动。 改写中华文明的起源 2012年10月,中国考古学会、国家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国家博物馆等40余位考古专家,对神木县石峁遗址发掘现场进行了联合考察。“我看了以后感觉十分震撼!”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张忠培先生认为,该遗址的价值不是今天就能完全认识到位的。河套地区规模最大的石头城、用玉器来表现文化、黄河腹地二里头文化之外另一个重要遗址,这些都足以体现了遗址的重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