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问另一个问题:刘姥姥此行,给王夫人丢脸了吗?给任何人丢脸了吗?如果没有,那何来“嫌她丢脸”之说? ![]() 刘姥姥当然没有丢脸。“彼时宝玉姊妹们也都在这里坐着,他们何曾听见过这些话,自觉比那些瞽目先生说的书还好听”。要知道,“他们姊妹们都不大喜欢人来坐,生怕脏了屋子”,这些女孩子们,多少都有点儿洁癖的,并不止黛玉一人。而这个“彼时”是“凤姐便令人来请刘姥姥吃晚饭”、“知道合了贾母的心,吃了饭便又打发过来”、“鸳鸯忙命老婆子带了刘姥姥去洗了澡,自己挑了两件随常的衣服令给刘姥姥换上”之后了。如果宝玉姊妹们嫌弃刘姥姥,完全可以回避,干什么非要听她讲故事? ![]() 而刘姥姥无心讲了个故事,“这老奶奶只有一个儿子,这儿子也只有一个儿子,好容易养到十七八岁上死了,哭的什么似的。后果然又养了一个,今年才十三四岁,生的雪团儿一般,聪明伶俐非常,可这些神佛是有的。”要知道贾珠是“不到二十岁”“一病死了”,宝玉现在也正十三四岁,也生得白净漂亮,也聪明伶俐。这故事不是恰好吻合了贾府的情况吗?刘姥姥的故事里,之所以能有后面这个儿子(孙子),是因为“他天天吃斋念佛,谁知就感动了观音菩萨”,“观音送子”来的。所以“这一席话暗合了贾母王夫人的心事,连王夫人也都听住了。” ![]() 随便讲的故事,暗合了老太太、太大的心事,刘姥姥丢脸吗?是很长脸才对呀。 王熙凤鸳鸯合谋捉弄刘姥姥,很多读者认为是“人格的侮辱”,其实真不是这么回事。理由很简单:“凤姐忙笑道:'你可别多心,才刚不过大家取笑儿。’一言未了,鸳鸯也进来笑道:'姥姥别恼,我给你老人家赔个不是。’” ![]() 以王熙凤和鸳鸯的地位,就是侮辱刘姥姥了,她能怎么样?用得着赔礼道歉吗?肯赔礼道歉,就说明她们并不是“侮辱”刘姥姥,只不过是打趣罢了。 此外,还有一个细节,很多人都忽略了。刘姥姥第一次来贾府,是为打抽丰而来。这第二次,却是“今年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菜蔬也丰盛。这是头一起摘下来的,并没敢卖呢,留的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人家是来送礼来的! ![]() 当然,刘姥姥来送礼,可能也怀着“上次空手上门,还给了二十两银子呢,这次送些菜蔬,一定又多给些银钱”的心思。可不管怎么样,人家都是带着好几口袋的枣子倭瓜和野菜来的。这样的穷人也知道知恩图报、受惠还情,作为亲戚,王夫人应该觉得脸上有光才对吧,有什么丢人的? 不管刘姥姥是王夫人的亲戚,还是谁的关系,她这次来贾府,都没有什么丢脸的地方。既然不丢脸,“王夫人嫌她给自己丢脸”当然也就无从说起了。 ![]() 至于那句“再别求亲告友”,不过是普通的应酬话。就好像鼓励小孩子“要好好学习”,就是批评他从前不好好学习了吗?这也太多心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