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教孩子:从错误中学习;再教细节:错题本整理的三个方向

 时间变成水 2025-05-18 发布于山西

错题本的重要性毋庸置,差不多是对应试来说,第一重要的学习方法了。

在微博上,我们写过数十篇相关文章。在这里,我们从最开始的使用思路开始讲起。

01

错题本的思路,可以早早用起来

我们推荐,最早三年级开始用错题本。因为一、二年级,孩子的手速还没有那么快,整理起来,也有点痛苦。其次,一二年级错题一般不多,错题先保留在试卷上、作业上或者教材教辅上,比较醒目,也容易让孩子直接联系相关前后的学习内容,没必要让孩子有一个从错题迁移到相关学习单元的过程。不过,有心的家长,可以把孩子的错题,拍照后,另外打印出来,孩子复习巩固相关单元后,单独重做,这是错题重做法。是我们特别推荐的。

虽然,三年级才开始用。但错题本的思路,帮助孩子学习,却是可以早早用起来的。

提供一个启发案例给大家:

小学一年级,孩子学了查字典之后,会经常练习查字典。我想:机会来了。就给她讲了我的一个方法。

当年我每次查字典,会在我查过的字的旁边,打上一个小圆点。

“如果我发现这个字,已经打了三个小圆点了。那我就明白了,这是一个我经常需要用到的字。于是,我就会拿出一个小本子,把这个字,认认真真抄上几遍。然后组词,造句什么的。以记忆深刻,真正掌握这个字的用法。

后来开始学英语,我也用同样的方法,巩固记忆我查过三遍的英语单词。

孩子听了,很高兴,觉得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也这么做了起来,每次查字典,就认认真真在查过的字上打上一个小圆点。但实际上,因为她的课外阅读走得很快,我们也不要求她碰到不认识的字就去查,这样太影响阅读体验了。精读的书,才要求认真查一查。其他书,只是偶尔有空了,翻书查一查。那基本上,不太碰不到三个小圆点的情况。

但我觉得,让她查字典的时候,更加认真了,目的就已经达到了。毕竟,第二个小圆点的时候,就会多看几遍,多读几遍。

而且吧,碰到多次不会的东西,说明我们很需要,是很重要的学习内容。就要自己整理整理,专门学习学习,这个学习思路,已经传达到位,就很好了。

接下来,学校开始听写,听写出错,或者考试出错,或者卷子上,发现自己不认识的很多关键字,我们就专门收集起来,定期听写。这就是真正的在用错题本了。

把我们不认识,或者写不对的字词,收集起来,专门练习,就可以学会。对付错别字如此,后来,我们不会的数学题,也是如此;错题本就这样自然而然用起来了。

错了没关系,不会没关系,我们集中力量搞定就可以了。这个学习习惯也建立起来了。虽然做不到完全闻过则喜,但至少,并不觉得,自己做错几道题,是什么大事情。很自然的:学习,就有这么一个过程嘛。

这就是错题本的第一种情况:整理不会的。

可不要什么错都整理啊。请看下面的一篇:整理错题的三个方向。

02

错题本整理的三个方向

也不是什么错题都整理到错题本上的。

有些考试和作业的错误,一望而知,或者就是小小的疏忽,就留在单元考试前和期末考试前,重看卷子的时候,再来过一过就可以了。没必要整理到错题本上,太浪费时间了。

第一类要整理的,就是同一个地方或者说同一类问题,反复出错

昨天讲的就是这个方面。这类问题,不只是用错题本,还应该找同类题目来反复练习,直到掌握。

昨天讲的,定期把常常出现的错别字,拿出来听写听写,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类就是定义概念等知识点及其外延理解不清的错误

这类错误,适合和课堂笔记整理在一起。所以,我们教孩子用康莱尔笔记法。因为留有空页,或者半个空页,正好整理在一起。印象深刻。

我还挺喜欢用这种方法的,因为笔记也用起来了,笔记是真正在用来复习巩固了。后来我成长了,从书上的定理,能外延出很多自己的定理,包活自己对教材内容的归纳总结,典型错题,放在一起,自己命名为精华本。这种笔记留白+错题补充的方法,一个本搞定一切,也不是不可以。

第三类就是完全不会,做题时候,没有思路的题

整理这种题的时候,老师的解题思路,要重点整理。然后还要标注上教辅Pxx页,标明有同类题。定期去重复看看错题本,再做一做教辅上的同类题。教辅一般题量大,每次做其中1-2题,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掌握。

甚至可以教孩子,这类题目,可以让家长拍照整理成文档,打印出来,让我们找机会,重做一下。

实际上,第三类,也能整理在笔记本上,何必太多折腾,就在某个单元考试,或者某次作业之后,整理在笔记本上即可。当然,也看孩子习惯,数学等理科来说,两个本,在中学,看起来,比较好一点,中学生管理能力强。小学生,数学笔记简单,错题也不多,和错题本整理在一起,也不是不可以,不要拘泥这点。

另外就是,整理错题本,也看孩子的情况。比如我家的英语,小学阶段,就从来没有用错题本,凡尔赛来说是次次满分。但其实偶尔作业也有错,红色的错误太醒目,她自己就很在意了。卷子上,同学们错的典型题,她也标注很清楚,以防自己出错。还经常给同学讲错题,这种情况,真就不用了。

03

错题重做法,有些情况下,要用用这个方法。

我们整理错题本,是为了复习巩固所学。是要马上或者定期找同类题来做一做,通过刻意练习,巩固搞定熟悉这一类题型的解题方法的。

但是吧,每个孩子不同。不到考前,不会去看一眼、遛一遍的是比较多的。

怎么办?

家长也别怪孩子,他律到自律,有一个过程

那我们呢,单元考试前,用打印机,家长重新抄写一遍这个题目都可以的。让孩子重新做一做这道题。就是这道错题,找同类题不适合这类孩子。本来我们就推荐一题三做,那正好,期末考试前,再让孩子又做一遍这道题。

如果本来就是这个单元考试中的错题,那就一周或者两周后,抽空让孩子做一遍。

当然,如果孩子有点反感,我们找到接近的同类题更好。因材施教啊。

他律到自律,有一个过程。

错题本的方法讲了之后,我们看孩子归纳错题后不用。那我们就教他这个用法,多次下来,孩子也会发现这么做的好处:考试分数高,自己有成就感。到初高中,已经习惯了,就会用坚持这个方法了。毕竟,考试过程中,碰到自己曾经不会某类题目,但考前练会了,这个刺激作用,是特别的大啊。

这个方法,我们也是针对孩子的情况的变通之道。毕竟,一开始就自律的,是很少的孩子。因材施教,换一换方法,本也是教育之道。中间节点的考察和示范,也是一种管理之道啊。

实际上,初高中的学霸,自己也会从错题本中挑选一些来重做,甚至多次重做,我们也算,提前给孩子,示范这个方法了。

顺便说一下啊,现在打印机很便宜了。有孩子的家庭,要准备一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