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联评 资北 其形栩栩,竞出陶埏,问何时初运钧甄,泝古灶之遗尘,绳贝丘之遐迹; 斯境芃芃,克传薪槱,于此处细论人物,熙者汉唐气象,健者岭峤风仪。 点评汇 孙虹:上联溯古,以形铺开笔墨,下联说今,以境拓展联脉,用词别致古雅,结构血肉丰满,完美地表达了佛山陶文化既承载了汉唐气韵又张扬了岭南风骨。欣赏! 刘薇:从工艺的历史说到所展现的风土人情,词句见考量。 韩超:喻人而不露,是为蕴藉,赞颂而不谀,不失雄劲。 韩奕:差可称文质彬彬,下结略带谄气。 文伟:下字古雅考究,然此剑双刃,宜慎为之。 兰台 抟河洲土,塑以形容,承岭峤风,资其神韵,待燎灼焚燔后列展缤纷,记当时焕彩凝华,曾向海槎争玮艺; 故国衣冠,俱成妙肖,仙台仪范,各见婆娑,于星迁世易中重瞻休美,知几度酒阑夜静,翻随沈梦到珂乡。 点评汇 孙虹:全联如陶器之缤纷釉色相映,在隔句对仗中逐步铺开、升华,记当时对故土的深情回望,知几度对陶艺永恒传承之敬畏,直至争玮艺到珂乡,有力收束,足见笔力。 刘薇:待燎一句可酌情缩句,休美亦可酌。 王永江:陈述较多,结句稍微游离的感觉。 杨志峰:立意高迈,内容饱满,遣词华美,气脉流贯。 韩奕:上比及下起四句允切周全,结二句转有我仍略急促,但亦能说通。 文伟:略感拖沓。 一曲红绡舞 盛美疑明霞落,飘飖见古人来,陶火溯前缘,任千秋风雨消磨,沧桑犹塑山川骨; 庄严合仙佛心,自在契渔樵梦,红尘观世相,看百态悲欢幻化,眉眼同开岭峤春。 点评汇 刘薇:下联有些疲顿,语句泛泛。 王永江:放到大的时间和空间中去架构立意,结句能收回来。 杨志峰:内容丰满,行文通贯,架势稳当,大方自然。 白国成:喜下联,腰冗赘。 文伟:下结骨骼清奇。 林杉 埏埴而为器,燔烧乃塑形,知窑变即豹变时,有万类传神,观之栩栩; 融乎岭海风,施以丹青釉,识匠心作赏心事,供千家清玩,乐此陶陶。 点评汇 刘薇:立意端正,语言简明。 王永江:第三句的叠字递进蛮好的,可惜结句弱了。 白国成:自然活脱。 韩奕:切题、照顾皆好,惜不着力。 文伟:非独陶陶出彩,皆可赏玩。 爱到深秋 播舜帝龙窑薪火,效曹公虎帐仪形,更塑人间市井,百态亦奇,休说泥胎无慧骨; 取禅城花月迷身,化道气烟霞栖侣,尽藏尘界大千,一陶而治,何须釉彩泼天青。 点评汇 孙虹:此联甚切题旨,既有金石铿锵之韵,又得云水逍遥之趣,将陶艺渊源、匠人创意在起笔宕笔收笔中,用精巧的对仗,顺畅的脉络,一一点化出人文哲思。喜欢! 杨志峰:取材典型,生发自然,节奏紧凑,收束唯美。 白国成:比兴得体。 韩奕:摇曳多枝之作。 文伟:铺陈详略得当,收束灵动有神。 凭栏独自 抟尘泥质铸金玉形,借山作骨,借水为神,借英雄千古显名,火劫刀攻,仪神终自磨中出; 将素朴材寄浑淳意,愿天有情,愿人无恙,愿风物四时得趣,岁和年好,瑞气先从案上看。 点评汇 刘薇:起句过近,中间对仗有想法,结的不错。 王永江:中间错落自对让人读来畅快。 杨志峰:立意中正,遣词朴质,气息通畅,说理自然。 韩超:“山作骨,水为神”如娲皇造人,将和泥一事如此文雅表达出来,可见笔力。欲取最高分时,注意到两“神”重字,甚为遗憾,但长联重字总是难免。 韩奕:善祷善颂之作。 醉花兮 绘众生以一刀一笔为功,遥参造像浮屠,得淬窑烟成玉质; 寄高咏在亦读亦耕之际,胡谓凡胎泥塑,试听瓦缶起雷鸣。 点评汇 孙虹:以一刀一笔功完成匠道合一的艺术境界,于亦读亦耕际描述陶匠精神领域的文化滋养,心源物本相辅相成,尾结淬和听两个动词升华了题旨,使整副联极具张力。 刘薇:寄高咏三字可替,玉质二字可酌。 王永江:都不错,但“雷鸣”总觉得略过了。 白国成:出幅本寻常手段,对幅见方家功夫。 文伟:收句心裁别出,振起全篇。 不一 掬珠崖水,拢粤峤尘,二千年陶土重匀,一技允描新世相; 挥郢匠毫,奋良庖笔,三百里窑烟未散,九天独厚老雕虫。 点评汇 刘薇:良疱笔不得解,总体还需拓展。 王永江:不蔓不枝,没扯那些没用的,干净清爽有味。 杨志峰:立意老到,遣词个性,韵味独特,下结醒目。 白国成:启承铺排自然,结尾振起有力! 韩超:此联整体写匠人功夫,不脱离题目本质。下结余味悠长,令读书人倍感欣然。 韩奕:陈中出新,笔体立意恰成映照。 文伟:不蔓不枝。 秋千 彩章如花开燦,素面式人道初,故涉世持泥尘性,纵水火煎,一以贯之惟本色; 迭朝翻民俗新,名匠夺天工巧,试营生凭瓦砾身,成珠玑器,百无殆者必殊伦。 点评汇 孙虹:这副联内涵深邃,通过意象描绘展现匠人精神,从而实现瓦砾身到珠玑器的升华,尤其典故的使用,更增添了联意的厚重感。个见:煎字待酌。 杨志峰:对比鲜明,述论允当,见自家境,收束有力。 白国成:嫌拖沓。 韩超:就题目器物类而言,扣题甚为精准。颇喜起句自对,“彩章”与“素面”各有神韵。不太懂“窑变”,这里上结本色大概是呼应“彩章”与“素面”,水火煎来,无论如何变化,彩仍是彩,素仍是素吧。 韩奕:文字组织能力尚可,论意脉则不可细考。 文伟:营生二字可酌。 小田 或塑兮江渚渔樵,或琢兮山间花鸟,瑶器合考工四有,写意传神,长自艺林呈世相; 所嫌者谓之朴陋,所好者谓之本真,素胎淬窑火千年,弃华守拙,每从太璞认同俦。 注释:《考工记》认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点评汇 孙虹:此联比较中规中矩,铺陈议论娓娓道来,犹如素坯上釉,在塑形与传神、匠心和造境中逐步递进,个见:后两句耷拉了点! 杨志峰:立意含括,行文雅厚,架构考究,说理深笃。 白国成:所谓工整,得之失之。 韩奕:上比得颂赞之体,下比方之太璞,仍可斟酌。 文伟:尽管此类重字在前人联作里非孤例,然而并非和尚摸得,我也摸得。至少参赛时,需考虑评委对此包容之程度。以作者文字功底,换一个谓之举手之劳而已。 一笑沧浪 出百越蜕浊泥铸清骨而来,纵是凡胎,何辞浴火; 此一生聆琴籁近书香已足,元非灵石,岂慕补天。 点评汇 孙虹:这副联采用拟人手法,十一字长句起笔铺开意象,接着笔势陡转,牵出深思与设问,进而将工匠精神与文人理念融为一炉,充分体现了岭南人的低调与闲情。很佛系的一副联! 王永江:上联更贴切,下联说到“补天”,有些关联,但不大。 白国成:遗貌取神,殊有寄托。 文伟:出不离而对不即,纵改既则表达更佳。下若夫子自道,寄托遥深。 十伊 继形从河宕遗风,抟土衍娲皇旧法,经浴火千年,但教凤骨涅槃,龙纹吐瑞; 素手绘浮华世相,青窑纳芥子乾坤,任泥钧百态,犹看釉身淬彩,瓷魄生香。 点评汇 刘薇:上联富于想象,下联有些脱力,下结无甚滋味。 文伟:结句末八字宕开来写更佳。 辣斋 掌上运经纶,便撷来东江水绿,南海霞红,毫厘沁彩无遗憾; 尘间有悲喜,不过是世态千年,人生一味,方寸凝形见本心。 点评汇 孙虹:在南海霞红与东江水碧之釉彩交织下,在世态千年和人生一味的形神互鉴中,陶器在匠人用生命煅烧里,完成了艺术向文明转化的无遗憾。联脉清晰,然个别炼字稍欠火候。 刘薇:总体过松,未能凝聚气力。 王永江:表达比较疏朗,读来轻松可嚼。 韩奕:东江绿水,南海红霞,亦是貌实而虚之笔,下幅亦虚写,终究是太不着力了些。 王祖惠 缤纷补小闲余,五百载蔚岭南风,不负烈火襟期,泥沙冀望; 青白夸颜色好,一枝花映石湾水,如见丰年酒盏,花月春烟。 点评汇 孙虹:此联以色彩缤纷,历史传承,生活品味多维度展现,勾勒了一幅犹如烟水般虚实相生的意境,语言清逸,意境圆融,架构亦精坚,起句尤其亮眼,然,花重字了。 杨志峰:不拘具象,选取典型,行文利落,辞采颇佳。 白国成:贵在不沾,味道较好。 韩超:结句雅致而有韵味。 韩奕:二分句脱略。 yangts 缩方寸现世相时情,君不见灶火南风,犹捧陶砂资旧咏; 藏大均在奇胎彩釉,今试论故材古法,正宜陈土作新裁。 点评汇 刘薇:落脚点在陶瓷作法上,在立意方面可以拓展一下思路。 白国成:喜极了结尾。 韩奕:尚可更切些。下结见风致。 ![]() |
|
来自: 昵称29604659 > 《待分类》